首页
第 166 章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 166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汉王刘邦深深吐了口气,他自语道:“接下来有场硬仗要打了啊。”
    张良笑了笑,“可这也是最后一场了。”
    刘邦笑了,豪迈的撕了一个大鸡腿,咬嚼着,“好!好!好!”
    干他娘的项羽,他还怕他不成,赢了乃公就皇帝,天下之主好吧,当年看着始皇说出大丈夫当如是的话那就是佳话,而不是口出狂言。
    连天幕都说他能赢,他民心所向,他会赢!
    【说完项羽,李一停顿一下,似乎在思索什么,然后又突然开口:“董仲舒,一个很难让人评价的儒家大佬。”】
    儒家。孔子眼神一动,放下刻刀,拢了拢衣袖,一本正经的看向天幕。
    天幕说了那么多人,倒是难得说起儒家。
    唔,后世儒家似乎发展的不错。孔子边听听思索,就是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了,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时代在向前,事物在推陈出新,按说学说也有所变化不同是挺正常的,但儒家怎么说呢。”
    李一摸了摸下巴,“让我用一个词形容儒家,那就是妖魔化。”
    “斯宾塞.约翰逊说过: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这实在是至理名言。”
    “两千年多前的孔子恐怕都没有想到儒家在历史中会有怎样的地位,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起伏跌宕,而他自己又变成什么样的象征。
    当然,这种事情想不到是正常的,如果不是往前看,谁又能想到呢。”
    “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时代的主角,但是孔子和儒家一定是最有存在感的配角吧,当然,如果以话本角色来说,那就是主角的贵人大佬之类的角色才对。”李一捂嘴笑道。】
    很多严肃的老夫子都眉心一跳,这天幕未免太无礼,怎么能把话本这种不入流的东西和圣人还有儒学相提并论。
    偏偏他们又拿李一没办法,最后'只能气恼的骂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孔子与他的儒家那就是历史上的常青树,都说没有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可实际上呢,世家也有覆灭的时候,而儒家才是真正的长盛不衰。
    在今天,国家弘扬传统文化,孔子得到正名,儒家作为历史上份量及其重的学说,又怎么可能真的舍弃呢?
    哪怕有糟粕,可是传承几千年的儒家学说思想,却早已在国人心里根深蒂固,人们的一举一动,人们的思想观念依然被影响着。”
    “从儒家起来以后,除了建国前被极端的批评过,何曾跌落呢?
    可那个特别的年代,极端尊崇西方文化,极端批评本土文化,归根结底都是爱国者在无望的黑暗中寻找出路罢了。哪里是真的要抛弃自己的根呢。”李一感叹道,然后就意识到自己又扯远了,忍不住咳了两声。
    害,反正也是讲故事,哪个时期的也不是很重要对吧。
    咳咳。
     “总之儒学作为华夏文化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因此孔子的地位一直是崇高的。”】
    孔子想,天幕的形容词是真的听着不太对。
    【“但是事实上儒学一开始也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其一罢了,是显学,但是没办法独占鳌头。
    儒家真正意义改变,是自董仲舒开始。”
    “董仲舒,一个说起儒家就难以绕过去、不可或缺的人物。”
    “他成就了儒家,也为儒家的骂名埋下后患。”】
    刘彻眼神一闪,哼笑道:“按天幕的说法,不应该是朕成就儒家吗?”
    他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其他人却都神色一凛。
    卫青心知,那位董大人怕是讨不了好,除非……他看向天幕,依照天幕的意思,只怕以后儒家会裹挟君权。
    陛下以儒家为利器,却不是让这利器来伤己的。
    董仲舒严肃的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遗憾,陛下是独断专权的皇帝啊……
    【“对董仲舒的评价,汉代最权威的两位史学家、两部史书,却差异巨大。
    班固的《汉书》对董仲舒极尽称赞,而司马迁的《史记》却近乎轻描淡写,甚至多含讥讽。
    当然,这可能是司马迁和董仲舒同辈,所以不能正确认识到董仲舒对汉朝乃至往后千年的影响。
    而班固是东汉时期的人,是后辈,在儒家学说已经影响深远的时代,所以?董仲舒推崇备至。”
    “学说是需要时间考验的,而董仲舒所推出来的儒学,已经在历史证明过。”
    “那么两千年被推崇备至,一朝骂名加身,董仲舒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孔子拧眉,所以他就是个名头吗?
    孔子觉得有点好气又好笑,又好奇儒家在后世,在这董仲舒手里变成什么样。
    至于学说有所变动,因时而异,因地制宜,这样的道理他自己人也懂。
    大周和现在那也是不一样的,后世和现在不一样出现变换也正常。
    当然,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在当时谁也不能肯定,但是孔子希望的好的。
    只是,从天幕来看,可能不太乐观。孔子摸了摸胡须,无声叹了口气。
    再看看吧。
    儒学是他的心血,他周游列国,希望自己的主张可以得到君王的重用,却始终不得结果。
    他走到哪里都是座上宾,而是在诸国征战的时代,列国都不需要儒学。
    这是他人生的大憾事,可如今听到后世儒家独占鳌头,他却没有觉得多高兴。
    一叶而知秋落,他观天幕也当知道儒家走上他都不能预料的道路。
    妖魔化......孔子垂眸,拿起刻刀,他得好好想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