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八章:徐大人要咬舌自尽!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八章:徐大人要咬舌自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天津乡野,几道飞驰而过的快骑扬起了官道上的阵阵尘土。
    房山深处大田旁的普通农房外,露天摆放着一张老旧木制茶桌。
    茶桌主位,坐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花甲老人。
    茶桌的另一头,却坐着一名高鼻梁、金发碧眼的番人,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番人只有30多岁光景,身穿传教礼服,行为彬彬有礼,对主位的老人甚是恭敬。
    这两位,分别就是徐光启与汤若望。
    茶桌上,出了两盏热腾腾的茶水外,还有几张草图。
    此时的汤若望,几年前从欧洲远渡到澳门,学习了汉语,就来到了北京。
    他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东方国都,更想接近朝廷,完成自己的传教使命。
    而整个朝廷中,只有一位兼容并包的官员,对西方传教士和技术人才礼遇有加。
    所以他听说徐光启在天津,便马不停蹄的跑来拜访。
    汤若望盯着手中的一张草图皱眉,用不算很流利的汉语说道:
    “大人,恕我直言,这种种植方法对产量提升并没有多大用处。”
    “这种种植方法,我们的母国都很普遍,但是粮食产量并没有提升多少。”
    “毕竟中国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种植技巧也沉淀了几千年,但是产量从未本质上有过飞跃,不是吗?”
    徐光启听完,那双曾经被岁月的沧桑深深埋藏了的眼睛里,顿时失去了方才的光彩。
    半响后,他才缓缓的抬起头,失望的说道:
    “这些年来,我大明灾害连连,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于是我后半辈子放弃了天文理学,一心苦苦研究各类种植技巧和方法,希望能让农民多收一些粮。”
    “让老百姓不至于在肆虐的各种天灾中活活饿死,但是到头来,我并没有改变些什么。”
    “我还想着趁还没有死之前,写一本关于农业种植技术的书籍留给当世。”
    “当做我对大明和百姓们做的一点点贡献。”
    徐光启摸了摸爬满皱纹的额头,一脸愁容:“可笑啊可笑,我竟然专研了半辈子却没弄出个名堂来,有负皇恩,有负天下百姓啊!”
    汤若望痴痴的盯着徐光启,略有些尴尬,不知道怎么安慰。
    “大人谦虚了,光凭您的《几何原本》以及《泰西水法》,流芳后世,足矣。”
    徐光启摇了摇头,苦笑道:“又有何用,在大灾大难面前,这些不过是大多人眼中的银技奇巧罢了。”
    作为整个大明难得的全才,徐光启在官场上混了大半辈子,深知朝堂水深水浅。
    当他还是个小庶吉士的时候,就大力在各级机构奔走推广西式算学和水利水法,结果碰得一鼻子灰。
    各机构官员明面上都对新式技术夸赞不已,但一谈到推广实施的时候。
    都不约而同的摆出一副苦脸,指着空荡荡的荷包——没钱。
    唯有天文学,通过西式算学对日食月食进行了精准预判,得到了皇家的重视。
    大明与后金鏖战,他又引进了西式火炮,立下了大功。
    于是被任命监察御史负责操练新军。
    正好遇到东林党与阉党之争日盛,他没有选择站队,自然被遭到了两方的弹劾。
    诬告他操练新军是为了骗取官饷,误国欺君。
    无奈之下,他只有辞官回乡,远离朝堂,开始了他农学技巧的专研。
    好不容易完成了个草本,还把精心设计的各类种植方法一一画了出来。
    然后邀请了在北京的专家汤若望来看看成效,没料到结果被淋了一盆凉冰冰的冷水。
    他很失望。
    汤若望有些不知所措,赶紧喝了一口茶掩饰自己的尴尬。
    说实话,这些年在中国的游历,他也知道大明的现状是举步维艰。
    可是他又能改变什么呢,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在各地传教,给受苦受难的百姓们进行洗礼。
    气氛顿时有些沉重。
    “哒哒哒......”
    一阵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打破了缄默的气氛。
    不一会,一行快马就踏到十米外,两名腰挎绣春刀,身穿飞鱼服的官人翻身下马。
    匆匆到后面搀扶着一名太监轻轻落地。
    徐光启瞳孔一放,心中大惊——锦衣卫!
    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他们来这里,还能干什么!
    呵呵,看来老夫气数已尽,魏阉小人,为了把持朝堂,定是要将大明能臣干将赶尽杀绝!
    徐光启摇了摇头,端坐在主位上,正气凛然,缓缓的闭上了老眼。
    汤若望也大惊失色,面色惨白。
    回头看着闭紧双眼的徐光启,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浑身控制不住开始颤抖。
    来到澳门教会的第一课就是看图识人。
    锦衣卫的装扮,他再熟悉不过。
    主教告诫过他,锦衣卫就是中国的死神。
    最好一辈子别碰到。
    要是遇到了,只能闭上眼睛向上帝祈祷吧。
    汤若望颤抖的手摸了摸挂在胸口的十字架,嘴里哆嗦着念念有词。
    屁股坐着的板凳下,慢慢浸出了一些液体,滴答滴答落在地上。
    “哼,这番人,竟然吓尿了。”
    被几名锦衣卫簇拥过来的宦官一手捧着旨,一边蔑视的斜眼看了下抖鸡般的汤若望清声说道。
    几名锦衣卫忍不住暗笑,同时忍不住捂了捂鼻子。
    心里暗骂,这臊味重得.....
    “李公公,我们到了,请!”
    锦衣卫毕恭毕敬的施礼道。
    宦官正是李永贞,他强忍着气息对着主位瞄了一眼,缓缓清唱道:
    “徐大人,陛下手谕,召您回京,跟奴家走一趟吧。”
    徐光启面不改色,正襟危坐,眼皮都不抬一下,丝丝凉风吹动了他花白的胡须。
    他嘴角挤出了冷笑,蹦出话来:
    “哼,你们来这里能有什么好事!”
    “陛下手谕?恐怕是魏阉叫你们来赶尽杀绝的吧!”
    李永贞好像并不生气,似乎早料到有此场景。
    又缓缓的清声唱:“徐大人,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陛下手谕,莫非您要抗旨不成?”
    徐光启听着这失去雄性特征的腔调,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眼皮都懒得睁开。
    “别啰嗦了,老夫自问忠于陛下,忠于大明,更忠于我大明百姓。”
    “如今东林乱政,宦官专权,朝堂乌烟瘴气,百姓却民不聊生,老夫却无可奈何。”
    “就在这里动手吧,你们也死了这条心,老夫宁愿咬舌自尽,也不会跟你们去昭狱的。”
    说完,徐光启摆正好了年迈的身躯,一幅引颈受戮的姿势。
    汤若望抖得更厉害了,嘴里慌忙叨叨听不懂的预言,座位上滴落的液体逐渐成线浸入地面。
    李永贞见状不禁一手捏住了鼻子,一手朝锦衣卫挥了挥手。
    两名锦衣卫不顾汤若望哭爹叫娘的呼喊,直接从座位上拖了下来,跪在一旁。
    李永贞冷笑一声:“徐大人,你不信,可以看看奴家手中的圣谕。”
    徐光启仍旧高冷。
    两名锦衣卫实在忍不住了,走上前去,按住了徐光启的肩膀。
    李永贞正准备上前摊开展示手谕,其中一名锦衣卫突然大声喝道:
    “不好!徐大人要咬舌自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