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天爷一直都在看着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老天爷一直都在看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2章上天在时刻关注人类
    今天的中国读者应该很了解玄幻电影,小说类作品。
    鲁迅先生在很早的时候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一位身怀抱负的贫苦少年,带着家破人亡或被侮辱的仇恨,踏上了习武之路。可惜他身世平平,手头拮据,尽管有些聪明才智也难以投入到仙踪大门派,同时少年被逼着退婚,或者逼着还债,或者逼着嫁妹妹,也有一些包括生命限制的原因接踵而至。
    一天,在某某圣山采药或者被仇敌追杀时,掉进了万丈深渊,仇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于是狂笑而去。但实际上,少年却死里逃生,在一个山洞里,遇到一个神一般的灵魂。灵魂叮嘱他,如果答应为她报仇并匡扶正义,扶弱惩强的侠义大任,那么少年便可拜其为师,并获得神一般的传承。少年答应了这个正义的灵魂,于是他摇身一变,习得了旷世武学,离开深渊山洞后他替父母报了仇。也洗刷了自己曾遭受的耻辱。
    接下来,他投身到灵魂的未竟事业当中去了,然后不断地猛攀高峰,向邪恶挑战,最终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强人。
    中国现代创作者的这种创作意识来源于哪里?其实这灵感完完全全来自中国上古时代的诗经,也来源于司马迁流传千古的史记。
    曾有人戏称史记也是一部玄幻历史小说。因为《诗经》说周朝的始祖是神赋予他母亲在缺少父亲的情况下生下了他,并说秦国人的始祖也是如此,而且大汉国刘邦的出身也类似于此,就连周幽王的美人褒姒也不是正常人母亲生下来的,这一切都是上天有意的安排。
    这些相似的内容全都记录在《史记》中,司马迁解释,古代中国人其实想表达的是这些人有“天命精诚”的意思罢了。说来说去还是上天有意的安排。
    《诗经》说汤的先祖叫契,有一天契的母亲和姐妹一起在玄丘的水中游泳,一只燕子衔着一颗蛋坠落下来时,恰好被契的母亲捡到了并把蛋含在嘴里,她不小心吞了下去,于是契便出生了。
    诗经赞美了这个故事。原来,殷商的国土面积十分广袤,上天于是命令神燕降落,并托人母姜源生出契,建立了商朝。
    商朝的“商”的含义在这里不是商业,经商的意思,而是质补的意思。
    商朝之后的周朝始祖叫做后稷。后稷的母亲一天出门在野外遇见了一只巨人的足迹,觉得很神奇,于是,姜源便用脚去踩足迹,结果怀了孕,生下了后稷。一开始她嫌后稷没有父亲而丢弃他在道路旁边,却惊讶的发现牛群和羊群竟然绕他而行,连鸟都衔着食物飞过来喂他吃,姜源见状大惊,料定此子并非凡子,必有大德,于是把他抱回家中,抚养成人并给他起名叫弃。后来这个孩子成了周朝的王,他就是周文王。
    周文王姓姬,而姬是本源的意思,这代表上天的意志。
    后稷的统治持续了很多年。周朝在他的玄孙公刘时代开始兴盛繁荣起来。公刘致力于耕种,并根据土地的实际状况灵活行事,从漆水,曲水的下流,再通过渭水到终南山采木,加以利用。
    在公刘时代,出行在外的人有盘缠,居家的人有储蓄。老百姓感恩于他,诗人还为他配乐,歌颂他的德行。公刘去世后,他的儿子庆节将周朝都城建于邠邑(陕西旬邑县东北25里)。
    到了古公亶父时代,中国北方的戎狄部族中有一支叫做薰育的前来攻打周朝(自古以来,中国最大的麻烦就来自北方边境外,这些草原上的民族不断的骚扰中国,持续了几千年。)理由是想要些财物。古公善意地答应了他们,但不久,他们故伎重演,再度来犯。老百姓很气愤,请求出兵作战。
    古公却说:“民众之所以拥护君王,是君王会以民众的利益为重,他们来无非是想占有一部分土地和民众,民众在我这里和在戎狄那里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为了我而大开杀戒,战死者都是为我而亡的,我不忍心这么干了。”
    于是,古公带着私家子弟度过漆水,沮水,越过梁山,并在歧下定居下来。原先邠地的人听说古公的这个故事后,纷纷迁移到歧下来投奔他。这样一来,四面八方的部落,家族全都向他涌来,古公为此废除了戎狄部族不好的旧习,修建城池,房屋,安排他们居住。
    古公执政期间,建立了司法。司马,司空,司事,司寇五种官府机构,老百姓就此安居乐业。
    司寇就是法院的意思,管理刑法和刑罚。到了周穆王时代,他的辅相甫候奏请他修订专门的刑法,周穆王同意了,但要求选用贤德的人管理刑狱以安定老百姓,并建立五刑制来确定是否量刑和量刑的幅度。
    五刑就是指邢狱官员要通过观察人的“辞,色,气,耳,目”五个方面来审理案件(说白了就是要观其言,察其行)。并根据查案的结果规定了五种刑律进行判决,还建立了罚金制度。
    周穆王还规定要敬天威,不要轻易乱判并尽量的从轻处罚,这种刑法叫做《甫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法律是否公平,是百姓生活是否幸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
    周穆王在位55年,周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但他的儿子共王并未能维持这种繁荣,周王室开始走下坡路了,传位到周厉王的时候,这个王已变成一个十分贪财好利的王。
    于是大夫芮良进谏:“嗯,大王,钱财这种东西,天地间自然而然便产生了,如果一个人想独自占有,便会带来灾难,并且祸害无穷。因为天地间人人都想拥有财物,于是,人们会为了财务争执。当君王的首要任务是引导民众获得财物,并把它们均匀合理的分发给全国上下所有的人才行。让神,人以及各式物品无不得到最适合的位置,这样一来就不必提心吊胆,害怕怨恨的到来了。”
    同时,他还告诉周厉王说:“《大雅》说,先王普遍赐福成就了周家,这就是先王的功绩。现在,您想想,普通人独占财物叫强盗,君王您若这么做了,谁还来归顺您呢?”
    但是周厉王不听劝。反而任命宠臣掌权,他的作为导致天怒人怨。他的臣子召公穆公虎进谏说:“百姓都受不了您的暴政呐!”周厉王十分恼怒,去卫国找来一名巫士,并让他去监视议论的人,还把议论他的人通通杀了,如此一来,没两年功夫,老百姓再也不敢发表意见了。
    周厉王得意洋洋地对召公说:“你看,再没有人敢对我说三道四了吧?”召公说:“这是堵塞了言路,防言论超过了防范水患。治理百姓的办法应该是想办法让宣泄者的言路畅通,所以君王在处理政事的时候,要让三公九卿到一般官员都要献上诗词歌赋,讽刺政治,让低贱的民众向君王表达意见,如此这般,君王再善于采纳好的意见,疏导言论才能长治久安,天下太平。”
    周厉王不听,继续封杀言路。
    三年后,人民发动叛乱袭击了周厉王,周厉王出逃到彘地(山西霍州),后来,周厉王的儿子宣王被戎狄一族的将士击溃,周朝彻底衰落了。
    到了周幽王的时候,大臣伯阳甫相信五行阴阳学说。他认为,周家天下即将灭亡,因为天地的自然秩序已经乱了,证明人干扰了他,阳气伏在下面,受到阴气的逼迫不能上升,于是,地震便会发生了。现在有三条河流区域都发生了地震,是阴气征服阳气的缘故。于是,河流源泉被堵塞,而河流的源泉堵塞,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从前伊水,洛水枯,夏朝亡。黄河枯,商朝亡。现在的周家德运跟夏商差不多,渭水,泾水,洛水三条河都已经枯竭了,岐山必然崩塌。
    周幽王在位的时候淫乱无为,宠幸宠妃褒姒,而且废掉太子立褒姒的废物儿子做太子。各地诸侯趁机纷纷壮大自己的实力。其中齐王齐桓公,宋王宋襄公,晋王晋文公,秦王秦穆公,楚王楚庄王势力最大,被称为春秋五霸,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到来。
    春秋时代的起始日,在公元前770年,是周幽王死后的第二年开始的一种全新的时代。这一年,周幽王的太子臼迁都到洛邑,称周平王。历史上称为东周。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正是春秋五霸崛起做大之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褒姒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是神话般的传说。传说夏后氏在位时,两条神龙降落在宫廷,他们自称是褒国的两位先王。夏帝占卜后,决定将龙的唾液保留下来,并用匣子收藏,匣子后来传给殷商王朝,商纣王亡国后又传给了周王,周厉王末年,匣子在宫中被打开。唾液完全流落到宫中地板上,不能去除。周厉王让妇女们光着身子大声的吵嚷,唾液为此变成一只黑色的类似蜥蜴的动物并进了周厉王的后宫,撞上了才满七岁的童妾,也是周厉王的一个女仆。
    这个小女仆成年后没有丈夫但莫名生下了一个小孩儿,她十分害怕,将小孩抛弃在道路上,一对夫妇听到小孩子的哭声,觉得特别可怜,便收留下来作为养女,这就是褒姒的来历。
    后来,她进宫成了周幽王的宠姬,但她不喜欢笑。周幽王为了让褒姒大笑而传令点燃烽火台的烽火,假装遭外敌入侵的信号,各地诸侯见到烽火纷纷带兵来,发现只不过是周幽王的一出闹剧,从此,诸侯们对周幽王失去信心,导致周朝灭亡(今天有部分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史记虚构的,中国古代人有一种习惯,将无能的君王的统治导致国家的灭亡都归咎到女人身上,说红颜祸水,殃国殃民。)。
    中国古人的思想意识与西方完全不同,西方人认为,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后,便不再插手人类和世界的自由发展。而东方中国人却相信,当一个贤明的君主诞生时,一定是上帝的旨意,上帝会通过特殊的手断让这个人获得与众不同的神通,并拥有高尚的品德,令老百姓臣服。
    如果一个朝代要灭亡了,上帝又会再插手,比如制造褒姒这样的女妖精来灭掉这个朝代(朝代是某个家族的王国,中国到公元前221年才建立第一个帝国。今天有学者认为秦王建立秦朝帝国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逐渐结束。而成为中央集权专制帝国)而另择贤良成立新朝代。
    这种意识的最初来源,正如司马迁说的,是为了让民众和大臣产生“天命精诚”的心里感觉,以便君王可以更加名正言顺的成为一国之王。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君王有意加大对这种天命使然的概念的宣传,导致普通老百姓在内心里面形成了定势,将这种玄幻色彩的朝代更替视为理所当然——天命所归。
    伏尔泰曾经对一位聪明的人说:“我知道人人都是平等的,但你千万不要告诉我的仆人,否则他们会把我杀了呀。”如果中国新的天子找不到自己能站得住脚的、上天的意志的理由,王位又如何保得住呢?
    中国古人在宗教概念上比西方更推进了一步,西方人说,祭司并不是神,但他们能沟通神的旨意,因此,祭司首领是神在凡人中挑选的一位智者。而中国不同,中国天子便是神特别赐予了“仙气”的超人,而这个超人正是帝王。并且这个王被老天爷认作干儿子。
    因此,这样的干儿子自然与老百姓不同了。
    周朝繁盛时期,政策极其开明,允许老百姓自由言论,包括责骂政府的错误,这是极其民主的。可惜,这种民主并未形成法律加以确认,执行不执行,完全看当朝君王的个人态度。另外,周朝时执政者实际上相信阴阳五行学说,他们认为,宇宙和地球的自然运行规律会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兴亡,朝代的政令必须符合某种自然的规律,如周朝符合土德。也就是符合金木水火土的运行规律中的土的运行规律。
    但周幽王周厉王违背了土德,因为土德要求宽厚仁义的政令,所以周朝必亡。总的来说,到公元前771年周朝灭亡时,中国古人的思想很简单:老百姓要无条件顺从君王,君王要仁爱民众,并节俭度日,切不可荒淫无度。这种制度深得孔子的推崇,以礼乐为根本的,视为正道。
    在下一章,我们要进入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那时你会发现,这一套制度变了,从春秋五霸的秦国开始,计策,谋划层出不穷,以功利为主要目的的思想登上了政治舞台,用通俗的话说不达目的不罢休,为达目的什么手段都可以实施,这种思想将影响后世中国人几千年,并将成为真正的主流思想意识,国家,民族,集团,民众概莫能外。
    孔子推广周朝德、宽、仁的政治社会形态,根本不适合春秋及其之后的战国。秦朝足足存活500多年,孔子的思想基本无人问津。直到汉朝,董仲舒才重新审视孔子思想中存在有利于朝廷利益的那一部分。直到今天,周朝的这种“上天在看着你”的意识,在中国己深入人心,常常作为民众对人,对事,对政策不满的一句牢骚话。
    “上天在看着你,你会遭报应的。”中国人常常对那些坏事做尽的人这么说。这些话源出于老子的道德经。而现在的人认为它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
    对于因果报应,佛教将它视为宗教的核心灵魂思想。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说坏人会遭到因果报应,其实是一种出于无奈的感慨,由于封建时代,法律和政治管理制度的漏洞或者不严谨,或者有意为之,造成了很多坏人,干尽了坏事,却没有得到惩处,老百姓心中不满又无能为力,于是祈求上天能够帮助他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