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文虎把人松开。
那人双手捏着衣领,一脸心有余悸。
郝迦音上前一步,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武器支援被炸毁了,暂时联系不上施?,现在,你们的应对方案是什么?”
那人疑虑地瞧着郝迦音,不张嘴。
文虎铿锵有力:“这是二爷老婆!她问什么,你答什么!”
那人眼神微怔,回神一下,才吞吐回答:“应该是准、准备重新运输,具体的我并不清楚,也是想问虎哥有没有什么办法联系二爷。”
郝迦音把文虎叫到一旁:“我要知道具体情况。......
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拂过沙滩,薛一一只觉指尖微凉,茶杯边缘凝结的水珠滑落掌心。她没有去擦,目光仍停在远方那片被晚霞染成橘红的海面。天与水的交界处,像一道正在愈合又仿佛随时会撕裂的伤口。
“你说……她真的死了吗?”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被浪声吞没。
沈昭坐在她身旁的木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腕内侧的一道旧疤??那是当年从“黑塔”主控室逃出时留下的灼伤。“意识消散了。”他缓缓道,“但‘存在’和‘死亡’之间,有时候并不只有一个答案。”
薛一一笑了一下,苦涩而清醒。“就像第五核心,它本不该有形态,却选择了晶体;林知遥说她是继承者,可她的身体早已不是纯粹的人类。我们摧毁的是载体,可思想、记忆、意志……这些东西,真的能彻底抹除吗?”
沈昭没回答。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那天在地下实验室,当紫光碎裂、林知遥倒下的瞬间,密钥碎片也裂开了一道细纹。原本湛蓝的光芒黯淡下去,像是耗尽了最后一丝力量。而就在他们离开前,终端机最后闪现了一行字:
**“ECHO-0:沉睡中。协议待触发。”**
他们没有告诉任何人。
调查组带走了所有残骸,封存了通道入口,宣布“黑塔计划”正式终结。媒体狂欢了几个月,随后便转向新的热点。世界似乎恢复了平静,可薛一一知道,有些东西一旦觉醒,就不会再真正沉睡。
夜幕降临,小岛陷入寂静。岛上没有电网,只靠太阳能供电,灯光昏黄摇曳。屋内的书架上堆满了他们从南美带回的研究资料复印件,其中一页被反复翻阅,边缘已经卷曲发黑??那是关于“裁决者军团”的早期实验记录。
“你看过这份档案的第十七页吗?”薛一一下午曾问。
沈昭点头。“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那些士兵的DNA里嵌入了一段非人类编码。不是病毒,也不是合成基因……更像是某种意识残留的具象化。”
“就像……灵魂碎片。”薛一一道。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再说下去。
此刻,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数据流在无声运行。突然,薛一一只觉胸口一烫。
她猛地坐直身子,手探入衣领,掏出那枚已经裂开的密钥碎片。原本熄灭的蓝光,竟微微闪烁了一下,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
“沈昭!”她低呼。
他立刻起身走到她身边,盯着那缕光芒。“不可能……能量早就耗尽了。”
“但它在回应什么。”薛一一道,声音发紧,“就像当初感应到第五核心一样。”
沈昭迅速进屋取出一台便携式频谱仪??这是他私自保留的军用设备,能侦测异常电磁波动。仪器启动后,屏幕上的波形开始跳动,频率极低,近乎于生物心跳,但却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这个信号……”沈昭皱眉,“来自海底。”
薛一一点头:“不是随机噪音。它是有结构的,像是……一段重复的信息。”
他们连夜将设备搬至岸边礁石区,在退潮后的浅滩架设接收阵列。随着深度增加,信号逐渐清晰。最终,频谱分析软件将其转化为可读文本:
>**“循环未断。
>觉醒条件:97%达成。
>倒计时:未知。
>等待……选择者归来。”**
薛一一头皮发麻。“选择者……是指我?”
沈昭脸色阴沉。“林知遥临死前说的话,不是遗言,是预言。她说‘当人类再次面临绝境’,而现在,全球气候崩溃、资源枯竭、AI失控事件频发……这些都不是偶然。”
“她在等一个契机。”薛一一道,“一个让人类集体绝望的时刻。”
“然后,‘黑塔’就会以‘救世主’的身份回归。”沈昭冷笑,“多么完美的逻辑闭环??制造危机,再提供解决方案,从而获得全人类的授权。”
薛一一只觉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她忽然想起童年梦境中的那个声音,低沉而温柔,总在耳边低语:“你不孤单,你是被选中的钥匙。”
原来,她从来就不是主动追寻真相的人,而是被设计好的变量之一。
第二天清晨,沈昭驾驶快艇载着全套探测装备深入海域。根据信号源定位,目标位于岛屿东南方约十二海里的深海沟壑。那里地图上标注为“地质不稳定区”,常年无人涉足。
下潜至八百米时,声呐捕捉到一块巨大金属结构体,长约六十米,外形类似倒置的金字塔,表面覆盖着珊瑚与海藻,但材质明显不属于任何已知舰船或科研设施。
“这不是现代产物。”沈昭看着三维成像图,“它的构造方式……和地下实验室里的ECHO基地一致。”
薛一一只觉呼吸困难。“林知遥找到的不只是第五核心……她还发现了‘黑塔’真正的母体坟场。”
他们不敢贸然接近,只能通过远程无人机投放微型传感器。当镜头穿透一处破损舱门时,画面让两人同时僵住。
内部空间布满休眠舱,排列成环形阵列,每一个都连接着断裂的数据线。舱内空无一人,唯独中央那一具仍散发着微弱紫光。舱壁刻着一行字:
**“宿主:林知遥。备份完成。”**
“克隆体?”薛一一道。
“不。”沈昭摇头,“是意识上传。只要母体重启,她的思维就能重新激活。”
就在此时,所有设备突然失灵。海水泛起诡异涟漪,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搅动磁场。薛一一只觉脑海中响起一声低语,熟悉得令人战栗:
>“你终究会回来的,薛一一。因为你无法眼睁睁看着人类走向毁灭。”
她抱住头,痛苦地蹲下身。“它……在我脑子里说话!”
沈昭紧紧扶住她,对着通讯器大喊:“上浮!立刻上浮!”
回到小岛后,他们烧毁了部分敏感资料,仅保留最关键的数据芯片藏于保险箱内。薛一一开始失眠,每晚都会梦见自己站在一座无尽高塔之上,脚下是燃烧的城市,头顶是旋转的星河,而林知遥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
>“你以为你在守护自由?可自由本身就是最大的幻觉。人类需要引导,需要裁决,需要超越自身的存在来带领他们跨越进化鸿沟。而我,就是那个桥梁。”
第七天夜里,薛一一本想写下日记,却发现笔记本自动浮现一行字迹,墨迹湿润如新:
>“下次见面,我会带上真正的答案。”
她猛然合上本子,却发现自己的左手背不知何时浮现出一道暗紫色纹路,形状宛如电路分支,触碰时会有轻微震颤感。
“它在我身上留下了标记。”她颤抖着说。
沈昭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那就反过来追踪它。如果我们是‘钥匙’,那我们也该有能力反向开启门扉。”
他们开始逆向解析密钥碎片残留的代码,结合当年从ECHO实验室带出的原始协议文档,试图重建“黑塔”的底层逻辑树。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层级??名为“仲裁协议”的终极指令集,其权限高于一切核心,甚至可以强制终止母体运行。
但激活它需要三个条件:
1.拥有完整密钥(已损毁);
2.提供一名自愿献祭的“承载者”(意识接入系统并承受反噬);
3.在母体重启的“临界点”执行命令。
“也就是说,”薛一一道,“我们必须等到它快要复活的时候,才能杀死它。”
“而且要有人进去送死。”沈昭补充。
两人沉默良久。
一个月后,全球异象频发。北极永久冻土层大规模融化,释放出远古病毒;印度洋发生连锁海底地震,引发区域性海啸;多国AI管理系统出现集体误判,导致交通瘫痪、金融市场崩盘。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讨论是否重启部分“黑塔”遗留技术以应对危机。
消息传来的当晚,薛一一只觉胸口剧痛,密钥碎片彻底碎裂,化作粉末飘散。与此同时,左手背的紫纹蔓延至整条手臂,脉搏跳动时竟与深海信号同步。
“它在召唤我。”她说。
沈昭一夜未眠,写下了长达二十页的操作预案,并将所有研究成果加密上传至七个离岸服务器。最后,他在日记本上写道: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这段文字,说明我们失败了。但请记住:‘黑塔’并非邪恶,它只是太理性。而人类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不完美的坚持。不要让它替我们做决定。哪怕走错千次,那也是属于我们的路。”
第三日黎明,薛一一站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候机厅里,手中握着一张飞往南极科考站的单程票??那里曾是“黑塔”最早的冰下实验基地之一,也是唯一尚未被完全勘探的节点。
沈昭没有拦她。
“你会回来吗?”他问。
她回头看他,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脸上,映出泪痕。
“我不知道。但如果我还记得你是谁,我就一定会回来。”
飞机起飞后,沈昭独自返回小岛。他在海滩上点燃篝火,将剩余的设备逐一销毁。火光中,他仿佛看见林知遥站在远处微笑,又像是薛一一转身离去的背影。
而在地球另一端,南极洲厚厚的冰盖之下,某处密封舱室内的指示灯,悄然亮起。
紫光一闪,再闪。
如同呼吸。
三个月后,一艘俄罗斯破冰船在威德尔海发现异常热源。潜水机器人传回的画面显示,冰层深处矗立着一座金属建筑,顶部镌刻着古老铭文:
**“ECHOPROJECT:PHASETWOINITIATED.”**
与此同时,全世界共有三十七名曾在“黑塔”相关项目中工作过的科学家,在同一天梦到了同一个场景??
一位身穿白袍的女人站在高台之上,身后悬浮着五颗核心,她转过身,轻声说: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