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33章 群情激愤!朱高炽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33章 群情激愤!朱高炽真该死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33章群情激愤!朱高炽真该死啊!(第1/2页)
    建设岭北,还是朱高炽旗帜鲜明主张的。
    这片被规划成军屯、商路枢纽的土地,士绅缙绅连半分利润都沾不上——商路归军方护卫,榷场由朝廷直管,屯田收益全归边军,就连岭北的土地也全他妈是不能耕种的贫瘠荒地!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武将勋贵借着筑城、练兵、管商路的由头,权势一天天坐大,手里的兵权、财权越来越实,相较之下,文臣手里的笔杆子越来越轻,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至于开办军校、皇帝兼任山长,这更是朱高炽的恶毒伎俩。
    他明着说是为了“强兵”,实则是硬生生给武将勋贵铺设了一条传承之路——以往武将想让子孙接班,要么靠世袭,要么得走文臣门路,如今有了军校,武将子弟能系统学兵法、识政务,毕业后直接入军伍,还顶着“天子门生”的名头,再也不用看士绅脸色。
    这等于从根本上动摇了文臣“垄断传承”的根基,让他们世代引以为傲的科举优势,变得不再独一无二。
    这一系列事情加起来,桩桩件件都在剜士绅缙绅的肉、断他们的根、抢他们的权。
    远征倭国破了他们的海贸垄断,东海贸易分了他们的财源,建设岭北壮了武夫势力,开办军校断了他们的后路!
    每一件事,都精准地打在他们的痛处,每一步棋,都在瓦解他们赖以为生的权势网络。
    士绅缙绅又如何不恨?!
    这种恨,不是对政见不合的怨怼,而是对断人生路的刻骨仇视。
    在他们眼里,这个胖殿下朱高炽,简直是天生来跟士绅作对的煞星,他的每一项提议、每一个举措,都在将他们推向绝境。
    这个胖殿下朱高炽,是真该死啊!
    若不是他横空出世,江南士绅还能垄断海贸,士绅缙绅还能攥着朝廷的钱袋子,武夫勋贵还得乖乖听文臣号令,他们的好日子还能一代一代过下去。
    可现在,全被这个死胖子搅黄了,不除了他,难消心头之恨!
    骂声渐歇,书房内又陷入沉寂,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响,将众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忽长忽短。
    先前被怒火冲昏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脸上的愤懑也被浓重的焦虑取代——骂归骂,狠话谁都会说,可真要动起手来,才发现这胖子根本啃不动。
    朱高炽如今深得圣心是明摆着的,皇帝看他的眼神,比对其他皇孙多了几分纵容与倚重,还得了“洪武金牌”,朝堂上但凡他开口,皇帝多半会颔首应允。
    更要命的是,他刚在北伐中立下生擒北元大汗的奇功,这份泼天的军功足以让满朝文武侧目,连那些最桀骜的武将都对他多了几分佩服。
    有圣心加持,有军功立威,他在朝堂上的根基早已扎下,想要动他,谈何容易?
    更何况,这死胖子还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竟是天生神力。北伐时亲上战场,一锤便砸死了北元最凶悍的大将,那等勇武,寻常武士都望尘莫及。
    想靠刺客暗中下手?简直是痴人说梦,怕是刺客还没近身,就被他反手拧断了胳膊。
    硬得不行,软的也难。
    他既不贪财,靠着工业区产业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又不好色,才屁大点娃好什么色,想抓他的把柄都找不到由头。
    那士绅缙绅该如何是好?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一步步壮大,把他们的路全堵死吧?
    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个人都在心里盘算着,却找不到一条可行的路。
    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这个死胖子,把他们世代经营的权势一点点蚕食干净?这种无力感,比刚才的愤怒更让人煎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3章群情激愤!朱高炽真该死啊!(第2/2页)
    而且最令人恐惧的是,这个死胖子现在才十五六岁啊!
    这般年纪,本该是埋头苦读圣贤书,或是在藩王府里锦衣玉食、不谙世事的年纪,他却已经能在朝堂上战群儒,能为皇帝规划出东海贸易这般庞大的财源,能在北伐时阵斩敌将、立下奇功。
    这份心智,这份手腕,这份胆识,再加上自身勇武,哪里像是个半大孩子该有的?
    这他娘地,现在的他都让士绅缙绅难以招架了——费尽心思阻拦的事,他三言两语便能说动陛下;苦心经营的利益,他轻描淡写便能分走大半;视作根基的传承,他一句话便可能动摇。
    继续任由他这般作妖下去,等他再长个十年八年,羽翼丰满,对朝堂的掌控力更深,对士绅的手段更狠,那日后士绅缙绅还会有好果子吃吗?
    怕是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世代积攒的家业、权势,被他一点点拆解、吞噬,最终落得个任人宰割的下场。
    一想到这里,满室文臣的心都沉到了谷底,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让他们连呼吸都觉得沉重。
    詹徽端起凉透的茶盏,一饮而尽,眼底闪过一丝狠厉。他沉默半晌,忽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咱们得想个法子,把这朱高炽赶出京师。”
    众人闻言一愣,随即纷纷看向他,眼神里带着询问。
    “他朱高炽是什么身份?”詹徽缓缓道,“燕王朱棣的嫡长子,如今已经成年。按照我大明宗法礼制,藩王之子成年后,要么留在封地侍奉藩王,要么前往皇帝赐下的封地就藩。他倒好,成年了却赖在京师不走,还频频插手朝政,这本身就不合规矩!”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笃定:“咱们何不钻这个空子?联名上奏,就说‘宗法有制,藩王之子成年当赴封地,以全孝道’。陛下最重礼制,又素来提防藩王势力渗透中枢,咱们拿‘宗法’说事,他便是想护着朱高炽,也得掂量掂量。”
    “倭国可是个好地方!”詹徽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里地广人稀,正需要他这样的宗室大才镇守。倭国那边一直不太平,时常有倭奴反叛,咱们便趁机奏请陛下,念及朱高炽有‘经世之才’,特将其封往倭国,让他去坐镇倭国镇军府,既合‘宗室镇守边疆’的祖制,又能让他‘施展抱负’,陛下难道会不答应?”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纷纷抚掌,脸上露出喜色。
    “高!詹大人这招太高了!”刘三吾赞叹道,“倭国远在海外,离京师万里之遥,朱高炽一旦去了那里,再想插手朝堂之事,难如登天!”
    “以‘宗法礼制’为名,以‘镇守边疆’为实,既占了理,又堵了陛下的嘴,就算他心里不愿,也不好明着驳回!”
    “对!就这么办!宗法礼制是咱们文臣的强项,量他朱高炽再能言善辩,也驳不倒‘礼制’二字!”
    “事不宜迟,咱们今夜便回去写奏章,明日一早便联名上奏!务必要一击即中,让他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先前的颓丧一扫而空。
    众人七嘴八舌地商议着奏章的措辞,如何才能更贴合“宗法”,如何才能让陛下无法拒绝。
    詹徽看着眼前群情激昂的同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朱高炽啊朱高炽,你一个藩王之子,也敢觊觎朝堂权柄?这京师,不是你该待的地方,滚去那蛮荒的倭国,永世不得回来,才是你最好的归宿!
    夜色渐深,詹徽府邸的烛火依旧亮着,一份足以搅动朝局的联名奏章,正在这些文臣的笔下,悄然成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