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那烤馕与烧羊肉便都分给了阿兰,阮恬只尝了尝味道。
也亏她还吃了早餐,竟还能塞得进去。非但如此,好似肚子里还有余韵。
阮恬不由往她的肚皮上看一看,感慨今日穿的幸亏是高腰裙,要是穿了齐腰裙,阿兰的肚子都要暴露了。
不过要是穿齐腰裙的话,也能克制点食欲不是?
不不不……她转念又一想。要真的是条齐腰裙,阿兰肯定要找个没人处,将腰带松一松。
要真的是那情形,那才是没眼看了。
阮恬打了个抖,实在不忍心幻想这样的画面。
大瓦子的吃食可真不少,店铺也多。但如一些酒家,如食店和食摊的,却不算多。想来这里平日作为娱乐场所的话,平常人并不会选择在这里就餐。但因为食摊流动性大,赶上新年,这才跑到附近来。
阮恬之所以如此猜测,也是因为曾路过大瓦子一回,可没见着这里有这么些烟火气。倒是因为附近有不少茶楼的,平日里也会说书。还有几家戏楼子,虽然街市上没那么热闹,但各家的店铺里也算是没断了生意。
就说钱氏闲暇的时候,也会过来听听戏,或是听段书。可见对于郢州百姓而言,日常的娱乐生活还是很丰富的。
吃吃喝喝了一路,还买了些小玩意儿。等回去后,腆着肚皮是不能动弹了。
因要去庙里,或许还要吃一口寺庙里的素斋。他们进门后,钱氏他们还没回来。
大家都吃的饱饱的,肚子里也腾不出空荡装别的,便各自梳洗后,又都聚在院子里。
阿闹搬出打马的器具,要和阿兰玩一局。
阮恬不懂这个,便看了几眼。后来看两人玩的热闹,打了个哈欠,回去睡个午觉。
准备过年的她都要累死了,加上今天在路上逛了大半天,脚底板都疼了。
另一头,钱氏牵着秦小妹的手,对着满殿的神佛潜心祈祷。
今天是元日,也有不少人来给故去的家人点灯。
佛前供奉的灯随着寒风摇曳,微弱的烛光半明半暗,却始终坚持不断。
钱氏摸了摸秦小妹的发顶,让秦升照料她。
“你和爹爹在这儿玩一会儿,娘一会儿就回来。”
送灯,自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送一盏灯做礼物。而是送灯祭祖,不少地方都有此习俗。一般是选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的晚上。夜幕降临时,便可以前往祖坟祭拜亡灵。送去灯盏,表示后继有人,让故人无需担心家中事宜。
这灯还需要是自家人亲手做的,不管是精致还是简陋,必须是自家人经手。
但在大越,还有另一种习俗。要在寺庙中替死去的亡者点一盏灯,希望他能够在去往阴间的路上走得安安稳稳,来年能投个好胎。
于大越的百姓而言,这也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今日是元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有不少人便在佛前供奉,一方面是为亡者祈福,也有为神佛送上礼遇。
钱氏亲手挑了一盏灯,用香点燃。看着孱弱的火苗从闪烁,到凝实,她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
秦小妹牵着父亲的手,一步三回头。她总觉得娘有些奇怪,却又说不好究竟哪里奇怪。
“爹,咱们不等等娘亲吗?”
“不了……”秦升回头看了眼,轻轻摇头。“咱们就在这儿等她,她一会儿就过来了。你看这天多好?听说乌桓还是突厥的,这几年不老实。好在我大越男儿威武,才能保咱们平安。”
秦小妹年纪还小,尚且不懂这些。也知道因为有军队的保护,才有他们安安稳稳的生活。
“兄长就是去保护国家了对吗?”
秦升微叹一声,摸了摸她的发顶,柔声道:“对,你兄长他……是个好孩子。我们阿诺是喜欢现在的兄长,还是以前的兄长?”
秦小妹抿着唇认认真真的思考了一会儿,“都喜欢。就是兄长以前好忙,都没有时间陪我玩。”
“那后来呢?”
提到秦煜,秦小妹的话就多了起来。“他教我识字,教我孝顺爹娘,还让我好好学习,将来要出人头地的。”
秦升嘴角动了动,终究只吐出了句:“那是很好。”
秦小妹歪着头看了一会儿,愈发纳闷了。
不仅娘古怪,爹也很奇怪啊。明明说好了今天是元日,一家人要来寺中祈福的,怎么爹娘好像心事重重的?
“爹,一会儿咱们也去给兄长求个平安符吧。边关苦寒,他一定很辛苦的。”
秦小妹年纪还小,还不能理解征兵是怎么回事。她只知道兄长离开家乡,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至于什么是死亡,那是此时的她还不能参透的秘密。
她相信总有一天,兄长会回到家里。到时候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就像在下洼村那样。
又过了一会儿,钱氏归来。
除了眼睛有些红,倒也看不出什么异常。
秦升拍了拍她的肩膀,擦了擦她眼角的泪痕。
“别让孩子们看到。”
钱氏抿着唇点头,还是忍不住泄漏了一丝呜咽。
与马柱子一家人汇合时,李氏纳闷,几步便走到她面前。
“怎么了这是?”她小声道。
钱氏轻轻摇头,心酸道:“只是想到了长安,心中难过罢了。”
李氏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劝道:“你们夫妻俩是有福的,孩子也是有福的。”
当初征兵令下来,是他们家铁锤幸运啊。那名册上刚好没他的名字,否则也要去前线送死啊。听说那征兵去的,十个有九个回不来。仅剩下回来那个,要不是被吓傻了,不然就是身有残疾。
虽然知道这些年轻的士兵们是为了保护国家,但谁愿意自家的孩子好端端去送死。都是做娘亲的,谁又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阿蒲也是个苦的。这才成婚多久,长安就被征走了。”李氏微微一叹,不觉说道:“都怪那该死的田家人。一肚子坏心肝,见不得别人的日子过得好,竟做出更换名册的恶事。这种人,就是老天爷都不会保佑他。迟早有一日,他要自食恶果。”
钱氏握着拳,恶狠狠的说:“你说得对,这种恶人必定不会长命!”
她已经失去一个儿子了,竟又要失去第二个。
田家人不得好死!
李氏看到她眼里的恨意,只当她是因为田家换了名册,并未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