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这个年过的委实忙碌了些。
除了新年那几日消闲些,之后更是忙碌。就连上元节花灯都没时间去看,实在忙疯了。
好处则是赚了一笔银子,沉甸甸心里满足。但累的半死,还没享受到过节的快乐,阮恬甚至都有些后悔开门迎客了。
上元一过,天气立马就跟着暖和起来。
眨眼间,春耕节便到了。
农耕时代,关于耕种的祭祀活动是很频繁的。
如春耕节,便要大肆庆祝一番。
在下洼村的时候,已经敲锣打鼓,敬畏土地神灵。而在郢州,春耕节的祭祀更是盛大。
清早,便听到了外面的喧闹声。家家户户也早早起床,要去往祭坛里丢稻谷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钱氏擦着手从后厨出来,笑眯眯道:“和齐州的习俗倒是不同。”
“娘,您怎么不多睡会儿。”
“每日都叫你准备早膳。我这手艺也不算好,但是做些简单的吃食还是可以的。”
钱氏的手艺并不差,甚至可以说很好,在下洼村都是有名的。
可阮恬有秦煜给她开小灶,功力自然不同,钱氏比不上也不奇怪。
早饭也简便,就是些粥水饼子,还有一碟豆腐乳。
吃的是南乳,味道没那么浓厚,微微有些甜,配粥配馒头都成。
不过家中配的是蒸饼,也很是不错。
此时的蒸饼,说的可不是馒头的祖爷爷,而是一道蒸制的饼。中间涂了油酥,蒸好后就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分层。有讲究的人家,会在油酥那层涂上各种如甜,如咸的,不用配豆腐乳也美味的很。
但自从家里做食肆后,吃食的样式也多了起来,这才多准备了些。
除了有那豆腐乳,还有各式小菜。
小米粥最是美味,熬的稠稠的,米油在上面飘着,味道那叫一个好。
不光自家人喝的好,就是在食肆里售卖,那也是很受欢迎的。谁叫饮酒的人,饮一碗热乎乎的米粥,浑身舒坦。然后,又能多喝一杯。
对此,阮恬不做评价。
春耕节这日,她起的有些迟,身子也不是很爽利。
自上回那王老五后,阮恬果真没找到贩鹅人。
按理说城中贩鹅的人虽然不多,但每家买几只也是够无名居使用的。可是,这些鹅就像消失了似的,毫无影踪。
阮恬疑心有人捣鬼,奈何身体力行实在跟不上。
约莫是这段时日累着了,这次小日子一来,人实在是不舒服。不仅小腹坠坠的疼,还有点儿低烧,浑身乏力没劲,更是没有胃口。
才去灶间待了会儿,便要呕出来。
“娘子!”阿兰惊叫了声,将险些栽倒的女子扶稳。“可是头晕?”
她不说还好,一开口阮恬便觉得眼前黑一阵白一阵的,喉咙里直泛恶心,只能不住的吞口水。
钱氏一看这情形,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忙让阿兰把人送回里屋去。
“赶快歇着,这女人来了小日子可不能马虎。”
对这个,钱氏有经验。当初她家两个闺女,就被吴氏那老虔婆磋磨,来了小日子也好用冷水洗衣裳。结果每到小日子时,便疼得死去活来,后来吃了汤药调理了一段时日才算是治好了。可还是烙下病根儿,大女儿成婚多年,去岁才生了个儿子。而二女儿的肚皮至今没有音讯,实在难堪。
的亏亲家不好说闲话,也不嫌弃。可亲家好,他们也不能把这不当回事儿啊。这要是没个子嗣继承家业,可是要让人笑话的。
钱氏晃了下神,又看着小儿媳一脸惨白,忙让人去准备热水。
阮恬迷迷糊糊的,怀里就被塞了个汤婆子。
迷瞪瞪的睁开眼,便对上一双关切的眼。
“娘……”
“你这孩子就知道逞强,小心要把自己给累病了。我让阿兰照顾你,铺子里不要关心,有我们在。”
一句话就把阮恬的担忧堵了回去,她也不好说自己不放心。
可钱氏都看在眼里,摸了摸她的发丝道:“你身子不适,就歇着吧。今日就只卖些简单的菜色,如那火锅的,交给铁锤他们就成了。这几日他们跟着你学,看也看会了。何况,那骨汤还是你亲自熬的。他们要连这个做不好,那就是个棒槌。”
阮恬笑了下:“大家聪明着呢。”
又饮了一碗热辣辣的姜糖水,感觉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阿兰唯恐她冷,还将炉子给生了起来。一时间,室内暖意融融,阮恬缩在被子里,小腹上抱着个汤婆子,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期间好像有人进来过,她困的紧,想要撑起眼皮,可都失败了。
秦二姐从屋里出来,要去灶上煮一锅粥吃。
“我看阿蒲胃口不好,便给她煮个八宝粥吧。多加些糖,放些枣子。就算吃不下多少,也当饱。”
钱氏点了点头,说:“要是今日还不好,就请位郎中过来。”
李氏正在洗菜,闻言帮腔道:“无名居全靠阿蒲支撑,打从齐州过来,大小事都由她来操持。唉,这孩子是个要强的,也不肯叫一声苦。都是你心疼银子,大过节的开什么铺子,多休息几日也好啊。昨天还听阿蒲和阿兰说没看成灯会实在可惜呢。”
钱氏低叹:“是我的错。阿蒲这孩子啊……”和他们还是不太亲近。
她转身往阮恬的卧房看了眼,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不怪阿蒲,不怪她。这孩子啊,心里也苦。
藏着那么多事儿,又没法对别人说。这憋着憋着,就出毛病了。
李氏不明所以,还以为她担心,便安慰说:“咱们这么多人顾着呢,阿蒲不会有事儿的。前边儿不是有铁锤和阿黎照料,你就安心吧。”
钱氏勾了勾唇,“也是。”
“娘,糖没了,我上街去买,家里你看着点儿。”
自打来了郢州后,秦二姐对食肆也上手了,经常是忙得不可开交。偶尔也要去前边招待客人,这胆子就练起来了。她毕竟是钱氏的女儿,骨子里就有股反叛的劲儿。时间久了啊,还真是生出几分豪情来。
“去吧,路上小心着点儿,别把钱掉了。”
秦二姐挥挥手,好笑道:“我都多大的人啦。”
“就算你七老八十了,也是我钱秀秀的闺女。”
惹得李氏羡慕不已:“这生小子有啥用,笨的哟,一点儿都不知道疼人。好在还懂得疼媳妇儿,不然啊,我非要气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