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百章宜吃角黍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百章宜吃角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如阮恬猜想的那般,甜豆花与酸辣粉的搭配广受好评。
    甚至有人专门过来,就为了吃一碗甜豆花。
    也有许多小娘子害羞,不敢进店里来,只叫人买了碗端回去吃。
    阮恬往店里看了看,舔了舔牙。
    得,她这店里可都是以男性顾客作为主力。偶尔有女性客人,也大多是站在窗边买些豆腐、豆腐皮的。
    没想到一碗豆花,倒是打开了女性市场。
    这日,林旭又来。
    “阮娘子,快端豆花来。”
    阮恬看着他摇头,好笑道:“明日就是端阳节,你怎么这么清闲。”
    林旭摇了摇头,一脸无奈。
    “我爹他衙门里,事情繁杂,端午也归不得家。我娘她说与人去看龙舟赛,早早便计划上了,这会儿还和人在铺子里买首饰。我嘛,又没课业要做,自然就得闲。”
    他探头往柜台里瞅,见一个木盆里叠放着不少角黍,舔了舔唇。
    “没想到阮娘子也做了角黍。”
    角黍便是粽子,可以做各种馅料,有甜有咸。想当然,又要勾起甜咸党们一番剧烈斗争。
    阮恬做粽子也是应景,也没图着买几个钱,便只做了豆子、红枣、与咸肉的。
    糯米本就可做主食,做咸味没什么奇怪。她是甜也吃,咸也吃,不过最为喜欢红枣。也许,这个才是接近她童年回忆的味道。
    煮粽子费工,若加了枧水,颜色也好。不过她就是随意做做,也没费那个事。
    “那便给我一碗豆花,再要个……”林旭犯了愁,是要甜棕,还是咸粽。
    正巧沈亦文进门,一看居然又有新品,大手一挥,给他表演了一番什么叫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他选择全部。
    好在这粽子也不大,林旭便要了一个豆子,一个咸肉。
    阮恬以前遇着人不爱吃咸粽,其实是受不了肥肉。不过这个在这里倒是不成问题,而且少了猪油的加持,米粒又哪有那种特殊的清香。
    粽子是昨夜就煮好的,这会儿早就凉透。
    因放凉,表面的米粒变得更加粘腻,扯开包裹的若叶,还能拉扯出长长的丝线。伴随着箬叶的离开,粽子的真容暴露出来,那浓郁的香气,也在空气中蔓延。
    明日就是端午节了,店里的客人没有往日的多,阮恬总算得了会儿清闲。
    “阮娘子的铺子明日可还开?”原来是沈亦文,他真在剥粽子,也不知怎么弄的,满手都是。
    要不是阮恬不想费那个功夫,早就把剥好的粽子盛在盘子里,因此这会儿就当没看见。
    “门上不是写了,端午节休假。”
    “啊——”他哀叫一声,“那我明日要去哪里吃。”
    “城中又不是就我一家食肆,还管你去哪里吃。”
    沈亦文眨巴着眼睛,倒是有几分可爱。
    “可他们都没有阮娘子这儿的豆花和酸辣粉啊。”
    阮恬看了看他脸颊上起了两个痘痘,忍俊不禁。
    昨天还听沈亦文和人说,他去瞧了大夫,人家说他火气重,叫他少吃那些燥热的。可他前脚从医馆离开,后脚便又来了她这儿。
    不过想到巨食先生,倒是对沈家的家风略有了解。
    她把铺子搬进巷子里后,巨食先生来的次数便少了。起先她还当巨食先生不喜这种小店,更喜欢街边小摊。直到沈亦文一次随口说:“我祖父他一把年纪了还不服老,非要和人比什么吃瓜的。这下好了吧,冻着了肠胃,连床都不来。”
    于是,阮恬明白了。敢情是这位太能吃了,吃了太多冰西瓜,结果上吐下泻卧病在床。
    但他这话说完没几天,她便在店里见到了老先生。看他脸上虽有病色,可一双眼睛精光闪烁。唔,盯着是她家煮粉的锅。
    如此沈家人,倒也挺可爱的。
    沈亦文来的次数多,阮恬对沈家也小有了解,知道他家里有两个兄弟,还有一个年级还幼的宝贝妹妹。
    每次提起自己的妹妹,沈亦文都一脸陶醉:“整个齐州都找不到第二个比囡囡更可爱的小娘子。”
    啧,还是个妹控。
    送走了最后一拨客人,阮恬也终于可以打烊了。
    刚将锅灶收拾好,门外便进来一人。
    她头也没抬的说:“不好意思,小店已经打烊了。”
    “那就来一碗白水。”
    熟悉的嗓音温和之中又带着一丝笑意,分明是秦煜。
    她一怔,“你怎么来了?”
    “外面下雨了,便来接你。”
    天公不作美,端午节前一日下了小雨。好在雨势不大,就是淅淅沥沥的好让人心烦。
    秦煜撑着一把绘了青竹的油纸伞,手里还拎着个包袱。
    看她还在收拾,便过来搭了把手。
    有路过的邻居,偶然看了一眼,便打趣:“这就是你家郎君?”
    阮恬也不害羞,大大方方的朝对方点头。
    秦煜将手擦干,把包袱递给她。
    “走了,回家。”
    知道今天人肯定不多,加上明日又是节令,钱氏便连豆腐也没做。只在家中收拾着,准备明日过节。
    古人对节令向来慎重,如这些和祭祀有关的,愈发认真对待。
    没了钱氏帮忙,阮恬倒也忙的过来,就是因为客人少,比平常晚了一会儿关门。
    她打开包袱,见里面双芒鞋。家里没备,也不知道他打哪儿来的。就是那一把油纸伞,也是稀奇。
    “买的?”
    “捡的。”
    阮恬穿上鞋,白他一眼:“又逗我呢。”
    这样好的伞,你倒是给我在大街上捡一个试试看。
    秦煜也不逗她了,便说:“师父教的,我亲自做了把,倒也合用。家里还有一把,是给你的。”
    普通百姓可能全家人只用一把伞,许多人家里更是连一把伞都没有。直接披个蓑衣,哪有闲工夫撑伞。
    套上鞋,人也缩到伞下,再三确定门窗都关好,这才敲了敲他的胳膊:“走啦。”
    小黄今日没来,他们便在路上叫了辆车回去。
    因雨天,又往下洼村去,价格比平日里稍贵了些。但有顶棚,又有车壁,被雨淋不着,倒也暖和。只是车厢内拾掇的不太干净,铺着的稻草也好似许久没换过。
    “我自己回去也行的。”
    “怕你被淋成落汤鸡。”
    阮恬撇嘴:“当我三岁呀。”
    “不。”他轻笑,拧了拧她的鼻尖,亲昵道:“我家恬宝四岁啦。”
    阮恬被他肉麻兮兮的话说的打了个抖,恶心的寒毛都竖起来。好在路上他没再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话,总算让她安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