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就这么一点点的等着盼着,新年就到了。
而阮恬的新年,则是在卖点心中迎来的。
这点心卖的数量实在夸张,赚的银子都赶上无名居一个月的收益了。
惹得钱氏不住咋舌,说:“郢州人的银子都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郢州百姓的银子肯定不能是大风刮来的,但郢州富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郢州人嗜甜,这一点从无名居每日卖掉的点心数量也能看得出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临近新年了,都要走街串户来交际人情。一样味道好,寓意好,连造型都好的点心匣子,自然就获得了郢州百姓的喜爱。
就连隔壁那抠唆的徐娘子都过来买了一盒,听说是拿去给她儿子送给书院的先生。
不过徐娘子也没改自己抠搜的性子,愣是把阮恬摆在柜台上的试吃品给吃了个精光。而且,那不过是阮恬转身去库房里取货的功夫。
钱氏知道后,难免多说了句:“以后看到那老婆子登门,必须加点小心。她今天吃的是几块点心,那回头就能偷走什么东西的。”
阮恬深以为然,后来还真让她抓住过一回。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
这日,她心血来潮,便将剥壳的核桃做了一道琥珀核桃仁。阿兰吃了一个后,眼睛放光,恨不得一头扎进罐子里。阮恬看她这没出息的样儿,又给了她一些,还顺手往秦小妹手里塞了一把。
“哎哎哎,够了,够了!”钱氏忙阻止:“糖多金贵啊,现在吃瞎了。”
说着,又扯了秦小妹一把。“可不许都吃完了。”
冬至那日,是最后一日卖点心匣子了。二十九就要歇业,让忙碌了一家人,卸下身上的担子,能够好好休息下。
也不知道那么多的食客是从哪儿听到的消息,纷纷跑上门,不仅将剩下的点心都给包圆了。有包装的没包装的,通通买走了。而食肆准备的食材,也都被吃了个精光,几乎是营业到很晚,到最后连根豆芽都没剩下。
全家人累个半死,饿得饥肠辘辘的,实在可怜。
虽有米粮,可其他食材却是没有了。
何况每个人都累的慌,便只能去腆着脸去隔壁敲开门,买了些胡饼回来,打算就着热水吃。
沈娘子一听这个,忙招呼着苏莱曼,给她们切了些熏肉出来。
咳咳咳,这肉还是从阮恬家买的。
“明日就能好好休息了。”沈娘子笑道:“我一直听着隔壁的热闹,就知道明年就是个好年景。”
吃了沈娘子的胡饼和熏肉,阮恬第二日又准备了一些,给她还回去。
沈娘子起先还推说不要,让阮恬愈发觉得不好意思了。这肉是从她家买的,怎么又还回来了。
阮恬非但要把肉还回去,还塞给她一罐琥珀核桃仁。
沈娘子一吃果然惊为天人,焦急的询问无名居什么时候才开门。
阮恬只能木着脸,告诉她和坊里其他铺子开门时间一致。沈娘子气得直拍大腿,说这年怎么来的这样快。
对此,她只能说:女人啊,你的名字就叫善变。
此时倒是没什么年三十的说法,最重要的就是初一那天。但三十这一天,也是很热闹的。而且一些店铺,在这天也是不休息的。
但在二十九这一天,全家人都行动起来,开始扫房了。
阮恬也不记得以前那首春节的儿歌了,也不知道这天是不是能扫房子。
但家中长辈都没说什么,应当是可以的吧,她如此想。
不过如她家这么晚准备的,也不算少见。各家的店铺都很繁忙,平日还要待客,怎么好把家里折腾的乌烟瘴气的。
于是,铁锤上房将几块坏掉的瓦片换下来,正好也遇到了隔壁家的苏莱曼。再往远处看,各家院子里都很热闹。
下午时候,才去菜贩和肉铺那边取她先前定的菜肉。铁锤在家里忙活着,他个子高,身强力壮的,哪儿都少不了他的帮忙。于是,阮恬就带着阿兰和阿闹两人,一起上集市去。
还有一两日就要过新年了,这时候的市集比往常还要热闹。
今年的桃符是直接买的,去年则是秦煜写得。他人不在,阮恬也不想触景生情。当然不是她嫌弃阿闹的字,绝对没有!
好吧,阿闹的字好是好,就是少了那股洒脱劲儿,文气太重,阮恬不是很喜欢。何况挂桃符的,还是挑个热闹的好。
遇到熟识的店家,便将事先准备的新年礼奉上。其实也不是多贵重的东西,不过是将做好的卤肉切块用油纸包好,又拿了几块点心小零嘴儿的,让他们带回去给家人吃。
因无名居在郢州渐渐有了名气,大家对阮恬这份小礼物很是受用。
那肉贩子还说:“家里的小娘子想吃无名居的那个什么牛糖的,夫人去买,没想到都卖光了。等今日带这些回家,小娘子必定很欢喜。”
阮恬来这儿也有半年了,知道肉贩家里有三个孩子,两名小郎,一名小娘子。小娘子算是老来女,平日就很疼宠。至于家里的小郎,用他的话说:“臭小子的,吃糠咽菜也能长大。”
有人打趣他,他不以为杵,反倒是说:“小娘子娇弱,当然要好好娇养着。”
倒也算个有趣的人儿了。不过他又是贩肉,偶尔还要自己杀猪,也是很累。所赚的银子,也不过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又去各家店铺打点过,约定了年后送货的日子,阮恬这才带着买好的年货拖家带口的往回赶。
没想到走到半道,竟让她遇到个好东西。
“番茄!”
番茄,俗称西红柿。
这在后世,是在寻常不过的一种蔬菜了。当然,要称它为水果,也没人反对就是了。
然而在越国,还没有实现大面积种植,因此价格还要略高一些。何况这是在冬天,要买到番茄更是不容易。
阮恬过去前,有几名妇人询问了价格,都摇着头走开了。
“女郎好眼力,正是番茄。”那老妇人一脸和乐:“可要买几个回去尝尝味道?虽是价格高了些,可冬季的番茄也不好养活。”
拢共就一小篮子,却花了她一两银子,足足能买一石精米了。
回去后,果然把钱氏心疼的够呛。
“今年这个年有点与众不同,预兆着我们的未来会更好,便买些不寻常的蔬果回来。”
钱氏被她说服,等离开屋子,扯着她的胳膊,捏她的脸蛋子。“还真是个促狭的丫头,当我不知道是你想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