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一碗汤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二百一十三章一碗汤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眨眼间,便到了上元。
    食客们早早就打听着,上元佳节这日无名居是否开张。
    阮恬自然回答,是要开门的。
    于是,食客们满心欢喜,如同过年一样开心的离开。
    阮恬实在哭笑不得,无名居的饭菜又不算如何精彩,怎么一个个就这念念不忘呢。
    要说上元节,后世也叫元宵节。
    但要说,元宵和汤圆可不是一个东西。
    这两者最大的区分,除了口感上,就是做法了。
    元宵是用滚的,要将馅料在特制的笸箩里均匀的滚上糯米粉。而汤圆,则是用糯米皮裹着馅料,也可以做无馅的。
    元宵可以直接吃,但汤圆的吃法就多种多样了。如直接用水煮,只吃汤圆的。又如搭配着醪糟和甜汤的。还有用无馅儿的小汤圆,配着甜汤,或是咸汤做成羹一样的食物。
    阮恬今天要做的则是桂花汤圆。
    需要用桂花和桂花蜜来制作馅料,桂花是从胡商那儿买的。而桂花蜜,则是用买来的桂花制作的。胡商那儿的桂花蜜也不错,但比起阮恬自己做的,还是差了些味道。
    要将二者调和,再加入一些切碎的干果增加口感和香味。包的时候,也是个讲究。不过因为调和了砂糖和一些干燥的干果,倒也不至于馅料流的到处都是。
    买来的糯米粉还要自己再筛一遍,这样最后的口感才好。
    无名居是有卖汤圆的,但不是这种工序繁琐的桂花夹心汤圆。
    煮好的汤圆配着淡淡的米汤,再撒入几片金色的桂花,颜值满分。
    每一颗汤圆都在淡白色的汤水中浮沉,稍稍搅动,汤圆就跟跳舞似的,像食客展示着自己薄薄外皮儿下,是怎样一颗丰富的内心。
    金黄的桂花,炒熟的芝麻、瓜子仁的,都在薄皮的包裹下,露出好看又好吃的一面。还没动嘴,便已经像吃到了那一口甜香。
    吃的时候,要注意汤。别看小小一个,瞧着是不太惊人。可要真的一口吞下去,烫到的则是你的口舌。
    入口是糯米的清香,浓浓的米香味儿率先占领口腔,抢夺着食客的注意力。而后齿关轻叩,软糯的汤圆便在齿间化开。刹那间,桂花的香,蜜的甜,干果炒制后的香味就争相恐后的涌出来。
    等到你意识到嘴里慢慢都是香甜,一直忍不住朝着下一颗汤圆进攻。
    “好好吃!”秦小妹素来喜欢吃甜,对一碗小小的桂花汤圆自然是丝毫都不吝啬溢美之词。
    阮恬也眯着眼睛和大家一同吃,这里面除了加了白芝麻和瓜子的,还加了切碎的核桃仁。至于汤圆和元宵的好搭档花生,她却没加。她始终觉得花生做馅儿太腻了,而且味道太重,容易抢夺其他食材的味道。
    要直接做花生口味的,那么就吃不到糯米的清香,岂不可惜。因此,才选了和花生味道相似的核桃。而且核桃富含油脂,做成馅料煮熟后,也能有种油润的口感。
    清晨,最适合吃一碗热乎乎的桂花汤圆了。配着汤水一起吃下,胃袋里暖融融的,人也跟着精神了。
    今日马柱子他们的食摊照例要出摊的,阮恬已经让人做了一块很不错的布幡,就插在小吃车上。
    上面不仅有食摊的名字,更有无名居的地址。
    她端详了下,觉得很是不错。
    今日过上元,食肆里便也拿了些汤圆去卖。除了桂花馅,也做了少部分莲蓉的。
    家人们都说好,阮恬也不清楚是不是滤镜带的重。倒是沈娘子家里没做元宵,也没买汤圆的,就拽着苏莱曼来她店里吃。
    吃过后,直竖大拇指,说是做的太好吃了。
    阮恬厚着脸皮收下夸奖,心里也松了口气。
    今日是上元节,中兴坊不算多热闹。
    这里邻着大瓦子,可坊里却没什么可耍玩的地方。她坐在铺子里,只见到不少人穿戴一新的往坊门去。也不知道是去大瓦子,还是去看其他乐子。
    去年中秋看了灯,据说上元的灯才是最好的。
    等到夜里,她也要去看灯。不过食肆里还有客人,得要晚些。
    “娘子,我去后厨做丸子去。”阿兰扬声道。
    是了,最近阿兰除了在刀工上受到了阮恬的夸奖后,又学会了一道技能——丸子。
    这不是一种丸子,而是各种丸子。
    阮恬喜欢吃丸子,不拘口味,不拘做法。
    如四喜丸子那种,并不是将肉剁的很细密,口感上富有层次感的。也有如潮州牛肉丸,用特制铁棒敲打,抽出肉筋,吃一个弹滑爽脆的。更有不能用刀剁碎,只能用勺子沿着鱼刺纹理刮出来的鱼肉丸。
    哦,还有火锅中必不可少的虾滑,也算是一种丸子了。
    只是如今不好捕到虾,用来清炒也不错,做丸子就过于奢侈了。
    要知道,就是过年时候的宴席上,阮恬都没能成功的做出一道虾。因为,实在是没有食材。
    郢州不靠海,周围虽有江河,但虾也不好捕。所以,还是吃鱼更现实。
    最近天气热了,羊肉也开始限量供应了。如手切羊肉,每桌不过只许点一盘,多了是没有的。
    虽然引起了食客们的不满,但目前还能吃到,也算聊以慰藉吧。
    因此,阿兰的手工丸子应运而生。
    当然,那个铁棒敲打的牛肉丸是没有的。那个太费劲了,她这里又不是转么经营潮州火锅的,弄那些太麻烦。倒不如做普通肉丸,用骨汤一煮也很好吃的。
    阿兰去做丸子,阮恬便寻思着等到火锅热潮后,是否要更改菜单,又或者要增加什么菜色。
    这时,便感觉有人进门来。
    还没到营业的时候,阮恬只能对客人道一声:“抱歉,本店还没开始营业。”
    来者是位年轻的郎君,身着了件有暗纹的直缀,披着件儿下摆绣了云纹的大氅,头戴了顶帽子,掀开竹门帘便进来了。
    让阮恬意外的不是这时候有人上门来吃饭,而是这郎君真是个美姿仪。
    他身材颀长,一身青色直缀清爽干净,很是恰当。让阮恬惊讶的乃是他长着一张十分俊美的脸庞,有苏莱曼因为‘美貌’被有钱人家的女儿‘追求’,要是这位郎君走上街头,还真是要闹出一段掷果盈车的典故来。
    食客打量着小店,轻轻颔首,有礼道:“恰巧路过此处,腹中实在饥饿难耐,不知可否通融一二。”
    阮恬倒是想通融,可现在食材还在准备,没饭没面的。
    鼻间忽然嗅到一阵淡淡的桂花甜香,不由笑道:“请郎君吃一碗桂花汤圆可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