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645章:边疆之战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645章:边疆之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各路因地制宜发展已初具雏形,农院和医学院的建设如火如荼,但这些都只是开始。
    京师魏府内室,火光在精铜炉里闷烧。
    魏昶君背对门口,只披了件靛蓝薄棉袍,手撑在老旧木书案边沿,墨迹未干的乌思藏军情急报摊在面前。
    地图上蜿蜒的雅鲁江流域像一道凝固的血痂,密密排布着墨笔小字。
    “纳塘寺僧兵勾连康巴土司,截杀茶马道巡哨三人......”
    “萨迦派某法王私囤刀械八百,拒缴农奴名册......”
    “喀喇沁部骑队月内三度袭掠延绥粮队......”
    纸页一角,沾着一点细微的红,是先前捏碎了边疆小吏呈送的所谓“佛宝”玛瑙珠留下的痕迹,那不过是寻常石头染色。
    魏昶君凝视着,最后目光落在一处乌思藏译文上。
    致头目,为念经祝寿,全体人员需念忿怒十五施食回遮法,为完成佛事,需于当日抛食,积蓄湿肠一付,头颅两个,各种血......魏昶君眯起眼睛,面无表情,将这篇译文随手丢入生锈的火盆中。
    脚步声起,民部员外郎王德厚捧着一摞账册躬身进来。见魏昶君仍对着地图,便轻声道。
    “里长,山东今秋的平准商税比去年多了一成三,登州棉厂新出飞云标细棉布,价钱比南直松江布低了一成半......”
    魏昶君嗯了一声,没回头,只伸手指尖在乌思藏和北方草原两块区域重重一叩。
    “王德厚,账册放下,你来看这张图,山东、江南......钱是会下崽儿了,可这些地方呢?”
    王德厚小心凑前,盯着那两道红笔勾勒的粗线。
    一道横穿莽莽高原,另一道则深入无垠草原。
    他吸了口气。
    “大人是说......铁路?”
    “对,铁路!”
    魏昶君霍然转身,眼神锐利如凿冰斧。
    他拿起案头一份厚厚的黄皮册子,直接拍到王德厚怀里。
    “天工院最新的《藏地草原铁道勘察详录》,翻!给我一条条念里面的难字!”
    王德厚额头见汗,捧着沉重的册子,声音都有些发紧。
    “乌思藏段,勘点,雪山垭口,海拔最高者五千四百余尺,工员十之有三患头眩呕吐,见有肺肿者......”
    “墨河峡谷,需凿洞,实测岩壁硬过蒙阴铁矿所出三等精钢,新制雷管炸之,效微。”
    “漠北扎萨克腹地勘点,方圆三百里无石料,须筑窑烧砖,薪柴运距四百三十里......”
    “冻土......勘报说七月掘开,隔夜水渗冻结,所铺路基胀如死牛肚腹......”
    魏昶君冷冷截断。
    “够了,运一截二寸粗铁轨进去,花的银子能在中原铺三里路,粮草、军械、人......往里填呢?那叫无底洞!”
    他走到桌案另一侧,拿起一份更单薄却更破旧的密报。
    “你再念念这一份,上个月,额尔克部酋长,那个刚收了我们一百担新茶、五十担绸缎的混账东西,亲笔写给我谢恩表的。”
    他一把拉开书案抽屉,扯出一本旧书狠狠摔在地上,是唐时遗下的《吐蕃会盟记略》。
    “盟个屁。”
    他指着地上敞开的书页,那泛黄纸张描述着贞观年间,唐使如何于逻些城与吐蕃论盟立碑,“吐蕃王庭崩了,盟约墨迹都没干透呢,还有蒙古会上的血誓烈酒,汉元帝的质子还在草原上替单于放羊时,他亲老子坟头的木碑怕都朽成泥了!”
    王德厚后背湿透,大气不敢出。
    室内静得只剩下炭火噼啪的轻响。
    魏昶君不是愤怒于这些花费,而是切切实实的看到了一个残破,又危机四伏的国。
    如今他带着红袍军提着脑袋打出来的一线生机,为什么总是有各种阻碍。
    他只是想要每一个区域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许久,魏昶君才重重坐回太师椅,指节在硬木扶手上一下下敲着,像更漏在计最后的时辰。
    “我何尝不想慢慢来?”
    他忽然想到当代数次传来的消息,每一次都是劝他不要穷兵黩武,要给这个崭新的世道一点与民休息的时间。
    他苦笑着,声音低下去,透着一股浓重的疲惫。
    “天工院在炼钢,在挖运河,民部在垦田,在算账......人手从石头缝里挤出来的?都是钱堆出来的人命熬出来的。”
    “乌思藏那边寺庙扎仓像吸血的虫蛭,草原上那些王爷台吉是养不熟的豺狼。”
    “农奴的皮剥着用,茶马道的血吸着喝,给点甜头?那叫饮鸩止渴,今天给绸缎茶叶换他一年老实,明天他就能拿你给的茶叶换火枪轰你的商队,杀!”
    魏昶君最后一个字骤然提高,猛地一拳砸在书案上,震得墨池里的水直跳,溅湿了那张乌思藏地图上一串串农奴的数字。
    那些在纸上轻飘飘的数字,是一条条真真切切地人命。
    连红袍军打天下的功臣都要老老实实的为百姓燃干净一切,他们?
    他们凭什么敢高高在上!
    “禀大人!”
    门房低促的声音在帘外响起。
    “红袍军总长引荐,洛水总长同乡守备罗延辉、青石子总长麾下长沙卫向青山,已于签押房候见半个时辰了。”
    魏昶君紧绷的下颌线这才微微松弛。
    他理了理袍袖,目光深如古井。
    “让他俩进来,给民部负责撰文乌思藏和草原的说,他那篇招抚疏写得花团锦簇,我扔给夜不收当茅厕纸用了。”
    声音不高,却像一道鞭子抽穿了凝滞的空气。
    罗延辉第一个大步跨入门槛。
    这是个精瘦的中年汉子,脸上横亘一道深疤,从左额角斜拉到下巴,像是粗石匠劈歪了斧头。
    土黄布军袍洗得发白,袖口挽起,露着黝黑结实的小臂,手关节骨节粗大突出。
    他向魏昶君抱拳行礼,瓮声瓮气。
    “罗延辉,蒙阴落石村人,见过总长!”
    旁边的向青山则身形挺拔些,脸上没有刀疤,可那眼神沉得压秤砣。
    他也抱拳。
    “向青山,湘西镇筸镇人,见过里长!”
    动作比罗延辉慢半拍,透着一股山岳般的沉稳。
    魏昶君目光如铁砧,从两人脸上沉沉碾过,没叫座,只是挥手指向墙上挂的巨幅《大明疆舆全图》。
    “认识图上的字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