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04章 我可爱学习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04章 我可爱学习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讲。”
    李学武双手一摊,看着会议室内集团管委会班子成员无奈地讲道:“可能是我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吧。”
    “老话怎么讲来着?”
    他笑着看向身边的高雅琴问了一句,随后继续讲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家对咱们实在是太了解了,都开始研究咱们的《三年计划》、《五年规划》了,怎么谈?”
    “呵呵呵??”见他说的有趣,会议室内响起了阵阵轻笑声。
    李学武在这卖乖,可沈飞最新一轮报价足足降了220万元。
    沈飞对塔东机场的原本估价是多少来着?九百多万,现在自砍一刀。
    你就说,沈飞这么了解红星钢铁集团,怎么还自己砍了自己一刀?
    苏维德嘴角带着笑意,但看向李学武的目光里却有些别样的味道。
    只是这个时候他不能说话,今天坐在这里的李学武已经不是从前的管委会秘书长了,而是身兼集团驻辽东轻重工业领导小组组长的重要身份。
    有人问了,年初李学武从集团去辽东的时候不已经是这个身份了吗?
    是,没错,但那个时候集团在辽东工业企业表面上发展状况良好,但潜伏着重大危机。
    一方面是组织架构和人事变革的推进工作迟迟不能落地,另一方面则是由文学在辽东主导的技术和生产变革迟迟拿不出实际效果。
    红星厂在晋级集团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或是兼并或收购了几家本土工业企业,自身也大胆地进行扩张。
    这种被外界定义为盲目大胆的行为其实是带着生产管理隐患的。
    当时外界也好,上面也罢,就连以李怀德为首的集团管委会都不相信文学能改变这一现状。
    当管理工作陷入僵局以后应该怎么做?
    组织早有经验,那就是换将。
    当初选择李学武去辽东有其本人自愿的原因,也有李怀德不懂业务工作,需要李学武去稳固基本盘等目的。
    反过来看,其实当时也好,现在也罢,李怀德并不是很信任李学武。
    苏维德能看出这一点,从他来到集团以后所见所闻所感,这个集团的管理架构可谓是漏洞百出。
    既然红星钢铁集团的组织架构严密性不足,矛盾和问题如此之多,为什么集团却能发展的这么好呢?
    苏维德经过几次事故以后总结了如下几条经验。
    首先是李怀德不懂业务。
    有人说放屁,主要领导不懂业务也是促进企业正向发展的原因?
    该说不说,在某些情况下真就是如此,当业务工作强到嫌弃主要领导添乱的时候,企业就会正向发展。
    其次,董文学支持李怀德,身在辽东稳固了李怀德对工业企业的影响力。
    然后是李学武这个关键人物,其在保卫、业务、经济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了超人的能力和潜力。
    苏维德敢用程开元的脑袋担保,前两次要是没有李学武在老李的背后捅捅咕咕,出谋献策,他早就将程开元和张劲松两人斩于马下了。
    今天的憋屈多半是来自李学武,剩下的都是怨李怀德无能又无德。
    就这么一个好色之徒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主持工作,董文学和李学武之辈又是怎么想的,竟然愿意支持这种货色。
    最后,集团管委会大多数成员对老李还是持支持的态度,尤其是景玉农这个与李学武十分不友好的总会计师。
    一总三师,总会计师的重要性一定是超过了总工程师和总经济师的。
    苏维德自问也是读书人,在一机部机关工作多年,人格魅力是有的。
    就算他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可也比狗屁不是的李怀德强吧?
    同样是一机部下来的,景玉农的眼睛是瞎了吗?怎么看不到自己呢?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是知道的,私下里没少做景玉农的工作。
    或是主动联系,或是请托以前的同事、朋友帮忙,但都杳无音信。
    他的热脸换来的是对方的冷屁股,这让他十分的挫败。
    搞不懂文学和李学武,搞不定景玉农,连特么败军之将程开元都搞不下来,苏维德就差去请出马仙了。
    早就算计好的,李学武不可能这么快理顺辽东工业的烂摊子,李怀德此举十分冒险,一旦辽东工业出了问题,一定会引起全面崩盘。
    没人会相信年纪轻轻的李学武能扛起大梁,到时候打脸的就是老李。
    苏维德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一边给辽东添堵,一边给老李使绊子。
    只是万万没想到,李学武在集团雷厉风行,在下面手段却温润如雨。
    这雨就算是软刀子,也不能如此之快地解决了所有人。
    徐斯年、吕源深、邝玉生,毕毓鼎这些老处长们是吃素的吗?
    马勒戈壁的,这些混蛋真是吃素的!当初董文学在辽东的时候这几个狗人一个比一个能装屁,结果李学武去了辽东只用了一桌酒席就把他们都吓唬住了,你说他们是不是吃素的。
    李学武有什么好怕的!
    啊!
    苏维德哪里能接受这个事实,从报纸上看这几个狗人表忠心,差点摔杯子骂娘,这特么投的也快了!
    这纯属狗屁话,别人不知道,反正最能装屁的吕源深是这么想的。
    你苏维德这么?,怎么不跟李学武硬扛呢,让我们打头阵?
    我们不是投的快,是怕投的没有李学武的枪子快,你说我们是吃素的,却也当这浑人是吃素的对吧!
    你来集团来的晚我们不怪你,但你也跟人打听打听,这浑人是特么怎么从一个小小保卫股长干到现在的。
    一步一群脑袋啊,他是踩着一群脑袋走到今天的,我们不想送人头。
    李学武再牛哔,来了辽东也没吆五喝六的,况且谁看不出来,这浑人就是来过渡的,让他三五年又如何。
    当初董文学在辽东的时候,刚开始可没加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
    你想吧,大家都是一样的出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谁怕他啊。
    但李学武不一样,这浑人是带着管委会秘书长帽子下来的,他在辽东几乎拥有了先斩后奏的权利,你来?
    现在看李学武在辽东转变了工作思路,运用了成熟的正治技巧。
    可当初呢?
    谁特么敢赌李学武刚到辽东是要杀鸡儆猴还是怎么?
    傻哔才会跟这种浑人较劲呢,你苏维德如此吊炸天,为啥不敢在管委会上直接干他呢,你倒是说话啊!
    “秘书长深谙经济之道,连李主任都说有你在辽东可保万无一失。”
    苏维德真开口了,只是听这味道有点不对呢,你特么拍马屁呢?
    “要我说啊,这金子到哪都发光,学武同志是善于抓住机遇的。”
    他微笑着看向其他人讲道:“有的时候就是能从最佳角度切入赢得先机,尤其是谈判工作,真是厉害。”
    “塔东机场的情况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吧?”
    李怀德没理会他的奉承之词,这种小人不值得欣赏和信任。
    他环看四周,随后对李学武讲道:“细节方面就不用说了,说说你的想法和对机场运营的意见吧。”
    “塔东机场收购与否还要看时机………………”
    李学武并没有受苏维德的吹捧便飘飘然,甚至如同老李一样选择了忽视,反而认真讲起了工作。
    “据沈飞给出的明确态度,一旦塔东机场转卖,三机部将不会再进行拨款和给予政策性指导和帮助。”
    他手指点了点手边的文件强调道:“也就是说,从正式接手塔东机场的那一天,我们就要接受机场月平均亏损数以万元的现实。
    “具体数据有了吗?”
    薛直夫翻看着手里的会议文件,询问的是总会计师景玉农。
    “没有,因为没法测算。”
    景玉农很快给出了答案,“塔东机场的经营数据堪称一笔糊涂账。”
    她挪开手里会务组提供的文件,先是看了薛直夫一眼,又对众人解释道:“三机部兜底,沈飞运营,还兼顾了一部分客机启停的业务。”
    “我让财务处初步审计了对方提供的部分财务账发现,对方根本没有盈利目标这一说,全是亏损账。
    “一笔糊涂账啊??”
    谷维洁看向李怀德开口问道:“李主任,一机部领导怎么说?”
    她顿了顿,又继续问道:“如果咱们接手塔东机场,在政策和运营方面是否有其他要求?”
    这倒是问到了点子上,众人的目光齐齐望向了李怀德。
    李怀德沉吟了几秒,便开口讲道:“杜主任的意思是红星钢铁集团正在向多元化、立体化发展。”
    “他提到了钢飞和营城船舶。
    这么讲着,老李坐直了身子,看着众人点了点头。
    “按他的意思,既然飞机和船舶都造了,对外贸易也有了,那购买一座飞机场来运营也是说得过去的。”
    他挠了挠光明顶的脑袋,鼻孔里长出了股子气,道:“至于说政策方面,杜主任的意思还是以业务为主。”
    “如果业务发展有需要,那就按程序申请,如果没有就真没有了。”
    “毕竟不是属管单位嘛。”
    苏维德这会儿开口解释道:“一机部是没有飞机和机场管理范围的,不可能给出三机部的政策和条件。”
    “我的想法是指导政策不要也罢,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发展。”
    李学武再一次开口,语速较快地解释道:“亏损并不是不可逆转的,包括航线建设和机场运营。”
    “两个方向,航线建设国内开一条赔一条,这是一定的。’
    他摊开双手讲道:“想要盈利就得开通国外航线,这又很困难。”
    “第二个方向,机场运营。
    李学武将手边有关于机场运营方案向前面推了推,讲道:“尽最大可能收揽落地奉城的航班,提升服务品质,扩大服务范围也是一条出路。”
    他转头看向李怀德强调道:“既然集团能在汽车、飞行器、招待服务等方面树立行业标准,为什么不能在航运领域再做出规范性的典范呢?”
    “这个思路我觉得是对的。”
    谷维洁手指点了点,看了李学武一眼后对李怀德讲道:“任何行业在业务达到标准线以上的时候,都会产生业务量集群的效应。”
    “如果能集揽所有落地奉城的航班,哪怕是一半也能扭转局面。”
    她看李怀德,强调的就是这一点,因为能做到这一步的只有老李。
    有人说老李无能,其实他还是有点能力的,至少在交际方面无敌。
    你就说吧,需要哪个方面的资源,除了口无遮拦把北方工业报给得罪了,他在工业系统内遍地是朋友。
    酒肉朋友不算朋友了?
    这些年红星厂招待的单位领导用火车都拉不过来,老李个人的招待费哪年都会超,可景玉农从不抱怨。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有需要协调的工作,老李出面那是真好使啊。
    酒不白喝,肉不白吃,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有点底线的。
    “这个是得同辽东沟通?”
    李怀德真不懂这个,看向李学武问道:“还是同民航打招呼?”
    “两个都要,双管齐下。”
    李学武的回答简明扼要,“您在做工作的时候注意度,不要太超前,得给我们的谈判工作留出空间。”
    “嗯,呵呵呵??“
    李怀德听明白李学武提醒的意思了,轻笑着点了点头。
    “机场运营的方案细节下来再看一看,我觉得是没什么问题。”
    他歪着身子看了众人一眼,目光里带着询问的意味。
    高雅琴轻笑了一声,开口道:“我是很相信秘书长在经济工作领域的经验,也相信他的组织能力。”
    “既然总经济师都这么说??”李怀德确定大家没什么意见,便看向李学武微笑着讲道:“你在辽东,那就多辛苦一下,做好准备工作。”
    老李的言下之意便是将塔东机场的运营管理权限暂时下放给李学武全权负责,包括经营权和管理权。
    “关于航线的建设,我有几点建议。”李学武在点头过后开口讲道:“放眼东北亚地区,奉城不能错过新时代经济建设的新发展、新机遇。”
    “苏、日、韩、蒙都应积极建立双通航线,提供落地条件。”
    他非常大胆地讲道:“就算今年不成,那明年也得努力,哪怕是后年,大后年成了,也是成功了。”
    “这个??”苏维德突然皱眉开口讲道:“学武同志刚刚提到的东北亚这四个国家,是不是有点......”
    “民航嘛??”薛直夫瞅了他一眼,道:“这个是不受限制的。”
    苏维德看向李学武,想要确定这一观点,李学武却点了点头。
    “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民航的情况,也方便诸位在接下来协调和帮助该项目开展工作。”
    他开口介绍道:“大家都知道,民航在初创期规模很小,只有12架小型飞机和3条国际航线、9条国内航线。”
    “津门、京城、汉口、山城、羊城,以津门为基地开通了两条线。”
    “山城、锦城、西昌、花都、春城,以山城为基础开通了三条线。”
    “另有几条地方线......”
    他只介绍重点,众人听的也很认真,看得出来李学武是做了功课的。
    “现在运营的国内航线有26条,包括锦城、津门等城市航运基础;国际航线有4条,苏、朝、安、缅。
    李学武介绍完,看向苏维德讲道:“民航航线建设不在对方,是在咱们,看是否愿意架设交通桥梁。”
    “嗯??”苏维德沉吟着问道:“要按照这个意思,也可以架设通往法国和港城的航线了?”
    “如果是货机或者包机可以。”
    李学武很明确地讲道:“这也是我要讲的第三个意见。”
    他转头看向众人解释道:“较客运量不足的尴尬情况,货运在航运交通领域算得上是盈利的项目了。”
    “而且货运航线比客运航线的架设条件更宽松,包机同样如此。”
    “包机咱们有条件,货运怎么办?”薛直夫微微昂起头询问道:“难道还要再买几架运输机?”
    “可以租赁的。”景玉农突然开了口,回答了薛直夫的问题,她看向李学武皱眉问道:“你的意思是通过物流总公司来开展相关的业务?”
    “这样名正言顺。”
    李学武点了点头,确定了她的猜测,再次看向众人解释道:“集团同圣塔雅集团有着较为密切的商业合作往来,运输条件已经达成。”
    “圣塔雅集团近期在东南亚地区斩获颇丰,咱们也分一杯羹嘛。”
    “运什么?”苏维德还是不明白,皱眉问道:“五金电器?”
    “运飞机和食品。”李学武看向他,微微挑眉讲道:“钢飞的KH-4直升机在东南亚地区销售量可观。
    “食品贸易拥有一定的免检空间,这方面可以作为补充。”
    “
    他又看向了其他人讲道:“精密机械也可以开展航运工作,看成本需要吧,对比出口我更看重进口。”
    说到这里,李学武目光盯了老李一眼,老李也是心领神会,瞬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东德!
    “那就多方面准备吧。”
    李怀德见众人对机场和航线搭建没什么疑问,便没再给他们纠结其他细节问题的时间。
    因为细节问题不需要会议来讨论,尤其是具体的实施方案。
    不要说老李谨慎过了头,嘴里强调着团结,实际却不信任同志。
    到了这个级别,他信任谁?
    尤其是管委会的这些人,业务只定方向和政策就可以了,怎么实施不要讨论,交给对的人才是正确选择。
    “航线揽收、航线搭建、货运航线建设和货运飞机租赁......”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刚刚讨论的结果,嘴里讲道:“下一条,首汽。”
    嘴里说完,手里的钢笔也停了下来,抬起头看向李学武讲道:“说说同首汽的合作谈判情况。”
    “哈蜜矿业的建设与开发,咱们有多少准备和信心?”
    李学武从会议室走出来,对同行的薛直夫问了一句。
    薛直夫抽了一口烟,回道:“要是华北或者东北地区我还敢说。”
    他瞅了李学武一眼,微微皱眉讲道:“就算咱们在边疆地区经营了数年,可论起来根基还是薄弱了一些。”
    “当初办事处设置在了乌城,分公司建设以后也在乌城。”
    薛直夫弹了弹烟灰,道:“这几年边疆分公司虽然发展不错,可还是达不到那份影响力呢。”
    “那就拼实力呗。”李学武抬了抬眼眸,道:“真不给咱们机会,那就把桌子掀开,看看谁特么捧臭脚呢。
    “你这样想不行??”
    薛直夫苦笑道:“建筑总公司难,以后还想不想在其他地区接业务了?”
    “就是能源总公司??”
    他回头问了后面走着的张劲松道:“老张,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对方还是比较在意联营性质。”
    张劲松也在抽烟,刚刚在会议室憋的难受,这会儿找后劲呢。
    会议室不是不允许抽烟,只是会议议程进行的非常紧凑,稍一不注意就过去了,大家都聚精会神,强忍着呢。
    他捏灭了手里的烟头,走了两步跟上两人介绍道:“昨天下午传回来的消息,说哈那边要了联营公司的资料。
    “总公司的还是分公司的?”
    李学武这么问是有原因的,红星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是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不存在联营情况。
    能源开发总公司旗下联合矿业公司是联营企业,社会资本占了40%,圣塔雅集团以技术支持和代持等手段占了25%,所以这个才是联营公司。
    当初也是考虑到国内政策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对联营工作进行了规范化。
    “就是矿业公司。”张劲松走在薛直夫的另一侧,语气很是忧虑地讲道:“边疆在经济和开发等政策上相对保守,我估计这一次矿业合作要了。”
    “联合矿业他们有顾虑,联合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他们有没有顾虑?”
    李学武抿了抿嘴角道:“如果联合矿业这一次不能成,那就卖机械设备,反正不能白去,路费总得挣出来吧。”
    “你倒是会算计??”
    高雅琴从后面过来,许是听见他们的谈话了,笑着讲了一句。
    他们一起走向电梯的,这边的会议开完了,准备下楼吃饭。
    这还是李学武第一次在集团总部大楼吃工作餐,听说这边的口味不错。
    相比较轧钢厂的厨房,这边的厨房设备和设计都是中西结合的现代化风格,大量使用了不锈钢钢板。
    不用怀疑这个年代到底能不能生产不锈钢,作为冶金工业和轧钢工业的代表,红星钢铁集团的厨房要是用不了不锈钢,岂不是个笑话?
    起初真没有人想过用不锈钢来打造厨房设备和装修,还是法国佬的意见。
    为啥说是中西结合呢,西方的蒸烤有了,不过针对的食物不同,中餐的炖煮保留了,大锅饭的味道就是香。
    “能源总公司的卜清芳回来了。”
    张劲松走进餐厅的时候同李学武说道:“下午你同我见一见她吧。”
    “是关于哈蜜矿业的事?”
    李学武疑惑地看了他,问道:“这有什么好纠结的,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换,以后这样的工程多着呢。”
    “不是这个事,是她对能源公司的发展做了个方案,你先看一看。”
    张劲松解释道:“能源总公司的业务多在辽东,你一定有所了解。”
    集团公司总部餐厅设置了多种就餐区域,有独立包间也有半包座位以及大面积的规范四人座。
    包间和半包多是给需要谈话的人员准备,或是招待,或是工作。
    在轧钢厂厂区内,集团领导就餐还是在一起,就是圆桌包间。
    到了这边随便坐了,既然张劲松找到了他,两人便找了个半包座位坐下。
    打饭的窗口非常多,一整面墙都是,不虞有拥挤排不上队的状况。
    毕竟还没有满员,也没有工人过来吃饭,集团机关干部职工能有多少人。
    这边的食堂开放了,轧钢厂大食堂算是减轻了负担,干部基本上都过来了。
    张劲松的秘书同张恩远一起去端的餐食,两人配合倒是有点默契。
    “后勤的条件是好了。”
    李学武看着不锈钢餐盘以及不锈钢饭碗说道:“也更符合现代化标准了。”
    “现在都讲究什么标准。”
    张劲松笑了笑,说道:“维洁主任在会议上讲的这句话很有道理。”
    “如果用商业经营的角度来解释,就是人为地设置市场区分壁垒。”
    李学武手劈在餐桌上解释道:“市场划分开,也方便提供符合价值的服务,这就是标准的雏形。”
    “那咱们集团的后勤服务是该有个标准了。”张劲松听他这么解释,笑着说道:“都是集团公司,不得标准?”
    “呵呵呵??”李学武轻笑着说道:“饭菜的口味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希望条件和标准怎么变,这个别变。”
    “今年又招了上百人。”
    张劲松给他解释道:“我感觉全城的好厨子都来咱们集团了。”
    “还得是李主任舍得下本钱??”
    李学武吃着饭还不忘调侃一下李怀德,对面的张劲松也笑了起来。
    怎么说呢,李怀德在吃饭这个问题上尤其舍得和关注。
    小食堂文化就是他搞起来的,集团上下颇有民以食为天的架势。
    “招待所的秦淮茹向后勤处提交了一份报告,申请成立餐饮管理公司。”
    张劲松不经意看了李学武一眼,道:“她的意思是打造现有的三个品牌,形成规模化产业服务。”
    “她还是有点想法的。”
    李学武并没有在意他试探的目光,这个意见还是他说给秦淮茹的。
    至于说为什么这么久才拿出来,应该是秦淮茹较为谨慎的性格。
    这可不是随便提交个报告,行就干,不行就拉倒的时代。
    任何白纸黑字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过去的。
    “听这意思,城里的三家饭店是赚着钱了?想要扩大经营?”
    他尝了一口炖土豆,别说,还真有红烧肉的味道,就是没见着肉在哪。
    这玩意儿做法很无奈,因为几千人用餐,真把红烧肉做出来多少都不够吃的,倒不如做成红烧肉炖土豆。
    当土豆有了肉味,见不着肉大家也觉得吃到荤腥了,反正肉就在锅里。
    吃食堂的肉就像中大奖,当发现碗里有肉的时候你就偷着乐吧。
    “她给了我一份财务报告,整的还挺像模像样的。”
    张劲松笑着解释道:“算上招待所现有的餐厅,不算总部一楼的茶室,今年她们招待所纯盈利超过了37万元。”
    “怎么做到的?”李学武真没听秦淮茹说这个数据,或许当时还没统计出来,但这个数据真的很吓人了。
    “不用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服务和口味。”
    张劲松想了想,说道:“那三家饭店我都去过,感官上确实有所不同。”
    “怎么说呢??”“
    迟疑了一下,他这才讲道:“从服务员的服务水平和态度,到就餐环境,应该是京城最优秀饭店的存在了。”
    “这个可能就是维洁主任讲的超过行业标准了。”
    “嗯,你说这个我想起来了。”
    李学武放下筷子喝了一口萝卜汤,随口问道:“这部分盈利怎么安排?”
    “我也正在想呢。”张劲松讲道:“秦淮茹的意思是部分作为奖金发放,以奖励和鼓励招待所职工。”
    “部分作为修缮资金,整修招待所园区,毕竟以后还是要用的嘛。”
    他介绍道:“她想用今年结余的资金在城里买地方继续扩大经营范围。”
    “开分店吗?口味怎么保证?”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她要真这么想,申请餐饮管理公司是对的。”
    “嗯,我想过了,可以给她这个机会。”张劲松吃了一口土豆讲道:“这个餐饮管理公司就挂在物业公司。”
    “涉及到土地了是吧。”
    李学武理解地点点头,讲道:“可以,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他吃好了,放下碗筷说道:“趁着现在城里闲置的适合经营饭店的门市便宜,后勤这边确实可以置换一些用。”
    “用腾退的房屋换,是吧。”
    张劲松抿着嘴角点了点头,道:“我跟你的想法一样,买不一定合适,但换一定可以,不碰红线。”
    什么是红线,是大量购买门市,集团的经营范围与现有较为僵化的管理现状发生冲突,到时候引起不必要的窥探和关注,这才是他们要考虑的。
    李学武用手绢擦了擦嘴角,道:“最好是选几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不用非把饭馆开满全城,这样才傻呢。”
    “我已经跟她谈过了。”
    张劲松也吃好了,喝了碗里剩余的汤,又吃了萝卜,这才放下碗筷讲道:“成立公司可以,但盈余得归后勤。”
    “呵呵呵??”李学武轻笑出声,道:“她一定会愿意的。
    “当然,她有什么不愿意的。
    张劲松挑了挑眉毛,道:“我这也算是尽最大努力了,看她的表现吧。”
    两人一起站起身,同各自的秘书端着餐盘去了洗手区,在这边就餐的职工纷纷看了过去,嘴里轻声讨论着什么。
    机关就是这样,领导做一点什么都会引起下面的议论和猜测。
    你看,秘书长同张副主任走在一起了,两人是不是关系更密切了?
    毕竟当初张副主任差点掉坑里,还是秘书长出手帮忙拉起来的。
    现在说两人的关系好也不为过。
    只是了解集团领导关系的人心里都明白,这两人是走不到一起的。
    管委会的工作会议开了一上午,相关的会面和谈话讲了一下午,一天就过去了。
    李学武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看了看手腕上的时间也才五点半。
    “国栋哥安排人来送劈柴。”
    二丫见他进了院,示意了院门口停放的马车,给他解释了一句。
    李学武看了那搬运劈柴的汉子和年轻人,似乎是爷俩,便点了点头。
    “李姝放学了?“
    “跟屋学琴呢。”
    二丫介绍道:“今天潇潇老师来的早,是她去幼儿园接的李姝。”
    李学武走在院里已经听见门厅里传来的钢琴声,挺好听的。
    “爸爸??”
    还没等进屋呢,李宁便扔了手里的玩具跑了过来,想要抱抱。
    将两岁的胖小子,李学武抱着他都觉得他得有三十斤沉了。
    “我还要学琴呢??”
    客厅里李姝也很羡慕弟弟,可碍于潇潇老师在,她只能故作不满地提醒了弟弟一句,其实是在看她爸爸。
    潇潇哪里不懂这小妮子的心思,看了她一眼,道:“咱们休息一下吗?”
    “老师你累了吧?”
    李姝多会说,跳下琴凳说道:“你喝杯水吧,歇一歇。”
    她跟潇潇老师客气完,转头便跑到了客厅趴在了爸爸的身边。
    “爸爸,我想去奶奶家玩。”
    原来是惦记着四合院的热闹,她很直白地说道:“我想太太、奶奶了。”
    “不是刚回来嘛,你要现在去啊?”李学武将李宁放在了腿上,看着闺女问道:“明天早晨不上学了啊?”
    “我可都跟何壮说好了??”
    李姝叽叽喳喳地讲道:“我还要教他唱歌呢。”
    “现学现卖啊?呵呵??”
    李学武好笑地看向走过来的潇潇说道:“不要惯着她,严厉一些也是可以的。”
    “潇潇老师可好了??”
    李姝见爸爸如此说,赶紧跑到潇潇的身边拉着她坐在了沙发上。
    见李姝要帮自己端茶,潇潇赶紧拉了她的小手提醒道:“小心烫??”
    “嘶哈??”李宁逗趣,听见潇潇说烫,嘴里模仿着挨烫了的感觉。
    李学武觉得他有趣,亲了他脸蛋一口,道:“小猫怎么叫?”
    “猫猫??”
    李宁说话带着憨憨的感觉,舌头还是有点大,不然爸爸妈妈叫的清楚。
    “弟弟会学猪叫??”
    李姝蹦跳着到了这边,凑在弟弟身边问道:“弟弟,猪怎么叫?”
    “哼哼??”李宁还真听话,学着猪的叫声抽了抽气,别说还真挺像的。
    潇潇看着李学武同两个孩子互动,真没有一点单位里的形象。
    “李姝不用管呢,很有学习的自觉,进步很快。”
    她看着李姝夸奖了几句,明显能看出这小妮子开始昂头了,像只小公鸡。
    “我可爱学习了??”
    这么说着,她还掰了自己的腿,像是要努力表现自己,又觉得不好意思。
    李学武笑着看了她一眼,又看向潇潇问道:“工作怎么样,有没有觉得教她有负担?”
    “还好,没啥负担。’
    潇潇笑了笑,解释道:“我转幕后了,老师说我该为以后考虑考虑了。”
    “不跳舞了?”李学武有些意外地问道:“还早了一点吧,舞蹈演员四十岁都能登台表演吧,是怎么考虑的?”
    “四十岁,一身病了。”
    潇潇的笑容带着些许苦涩,看着凑过来的李姝解释道:“老师的意思是让我转做教员,培养年轻人。”
    “你都还年轻着呢,不用垂头丧气的。”李学武点点头,鼓励她道:“你们那一批就属你坚持的时间最久了。”
    “我是有点舍不得呢。”
    潇潇抬起头看向他说道:“可是没办法,身体已经定型了,没什么提升的空间了,倒不如现实一点。”
    “舞蹈演员的黄金期很短,多数都会转做幕后,这算是很好的出路了。”
    “还是看你的兴趣和意见。”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喜欢一件事并为之努力也是一种幸福。”
    “不过为现实考虑也是对的,转做幕后也有很多工作可以发展。
    他看着潇潇问道:“你们一起的韩露不就是转做了剧场经理嘛。”
    “我做不来的,她比我强。”
    潇潇笑着理了耳边的头发,道:“就是管人这方面我都不行,严肃不起来,也狠不下心开口。”
    就在说话间,顾宁下班回来了,见他们在客厅说话,便走了过来。
    “你周末不走的话,一起吃个饭吧,潇潇老师最近辛苦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