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八 捷报飞传苇泽关 女帅垂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十八 捷报飞传苇泽关 女帅垂泪望长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云开雾散,曦光朦胧,鸟雀啾啾,晨风清洌。
    两日后,几匹快马一路狂奔,由北向南,直奔苇泽关而来,蹄声阵阵,泥星飞溅。
    片刻,来人进入关城,通禀之后,在秦蕊儿、罗秋红及申珂等将校的引领下,快步来到军帅府。
    几名女将入门穿廊,健步如飞,眼中满是兴奋之光。
    听到有人进到院落中,医官推门出来,朝秦蕊儿一拱手,正要开口说话时,只见秦蕊儿一把将她拉过来,急急问道:“殿下如何?能否接见我等?有重要军情呈报!”
    医官撅撅嘴,为难地答道:“不太好……毒已入髓,高热不退,殿下一宿没睡,刚刚吞服了几粒朱砂安神丸,才合上眼。”
    “那……”秦蕊儿扭过头去,看了看两个部将,又看了看来人,说道,“我们就在这里,等殿下醒来。”
    “进来吧……我没睡着,有何重要军情?”屋里传来弱弱的声音。
    秦蕊儿一听,正要抬脚进屋时,医官抢前两步上来,低声叮嘱道:“殿下元气大伤,需静养,不可劳神,秦将军,长话短说啊!”
    “我有数,”秦蕊儿一点头,便带着几个人快步进屋。
    卧榻上的李三娘气若游丝,面色晦暗,眼眶发黑,颧骨高高地突起,像是一片深秋的叶子,从百丈枝头飘落下来,静静地躺在那里。
    罗秋红和申珂见状,悲从中来,难以自抑,泪水夺眶而出;来人则大惊失色,连忙跪下,双手伏地,不敢吭声。
    秦蕊儿走到李三娘身边,附耳轻语道:“殿下,雁门关捷报!突厥已撤兵北归,霍公遣侍卫官孟通提前来禀,带来了霍公的亲笔信。”
    李三娘听闻,刹那间,两行热泪从眼角淌下,咽喉一哽,欲言又止。
    秦蕊儿掏出怀中的丝帕,轻轻地擦掉李三娘的泪水,问道:“殿下,霍公的信,我给您念念?”
    李三娘双眼微闭,点了点头。
    秦蕊儿拆开信封,打开纸笺,轻声念道??
    “爱妻如晤:
    一别半载,至为盼念!
    雁门关对峙数月,突厥不敢南下半步,秦王恩威并施,文武兼用,震慑彼方于万军之下,分化胡虏于沙场之外,彼方离心离德,力分而势散,颉利可汗终不得百万控弦之用,迫不得已,怏怏北归!
    爱妻临危自荐,荷陛下皇恩,携女军智勇,载黎民厚望,镇守苇泽关,拒挡外关军,解大唐后顾之忧,筑京师藩篱铁障!雁门关纵有千里,将士听闻,无不感怀,上自秦王,下至老卒,敬佩之意如连绵青山,滔滔长河。
    吾已遣马三宝率军驰援,星夜兼程,不日可抵苇泽关,助妻坚守,亦可反击,权听调遣。
    大军即将班师,吾自随秦王回京复命,愿妻珍重,早日凯旋,夫妻重聚于长安。笔墨道不尽思念苦,山水阻不断绵绵情,劳燕分飞终有时,携手府苑续佳语!”
    读罢,秦蕊儿折好纸笺,送回信封,正想把它放到枕头底下时,李三娘缓缓睁开双眼,泪花打转儿,晶莹剔透,如晨曦中的露珠儿。
    “孟通,”李三娘声音微弱,艰难地侧头,问道,“霍公……霍公可好?”
    孟通双膝交替,跪行到榻前,收住滴嗒落下的泪水,立直腰身,答道:“回殿下,霍公安好,雁门关不曾有大战,霍公督运粮草,参议军机,未冒刀锋矢石,身体安健!”
    “好,好哇,”李三娘嘴角微动,淡然一笑,“那……我就放心了……我伤势沉重,恐难转圜,怕时日不多了,你转告霍公,勿以我为念,专意大唐军国之事……混一天下,勿让百姓再有……再有妻离子散之苦了……”
    “殿下放心,我一定转呈,呜呜呜……”孟通不能自已,瞬间泪崩,伏在地上大哭不止。
    医官听闻,“吱嘎”一声推门进屋,朝秦蕊儿拱拱手,说道:“秦将军,殿下需静养,不可过于悲恸啊!”
    秦蕊儿抬手抹泪,俯身附耳,轻语道:“殿下,您好好休息,我们先告退了。”
    李三娘指了指信封,秦蕊儿会意,连忙递过去,李三娘把它攥在手里,颔首闭目,微微点头。
    ……
    旌旗猎猎,大纛飞扬,欢声震动,风传四方。
    躺在床榻上,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三娘一直迷迷糊糊,身上乍冷又热,梦境一个接着一个,似幻又真,似悲又喜……
    像是又回到了终南山的南梦溪。
    藤萝蔽日,松涛阵阵,溪水石潭,静影如壁。儿时的伙伴们蹦蹦跳跳,浣纱濯足,斗花斗草,投壶雅歌,嬉笑藏钩……赵嬷嬷穿着围腰,擦着双手,站在小溪边高喊一声“开饭???”,小伙伴们便一哄而起,提着裤管儿,撒开脚丫儿,往寨子里的厨房飞奔而去……
    眼前一闪,光亮四射,那是洞房的花烛吧。
    自己又忐忑又兴奋,红绸嫁衣黄丝线,金簪玉钗满凤冠……薄如蝉翼的红头纱巾被掀起来了,站在面前的这位男子便是自己终身相依的人,然而初次见面,这张面庞竟是如此熟悉,咦?他怎么会身着铠甲,肩披战袍呢?
    瞬间,烛光腾起,变作了冲天的火光,战场上金戈铁马,杀声四起,高大的石墙跃入眼帘。
    那是关中的武功城吗,还是长安的通化门?都不像,黄沙万里,戈壁连天,那分明是塞外的红墩界啊!弯刀长弓,烽燧狼烟。
    可是,为什么又有潺潺水声呢?一条石径蜿蜒在山脚下,蚁群般的敌人正向前冲来,突然,一道黑影闪过,暗箭飞来,正中左胸,剧痛难忍……
    猛地,李三娘清醒过来,哦,原来都是梦!吃力地睁开眼睛,想翻个身,却像重压在泰山底下,动弹不得,李三娘痛苦地吁出一口气来,感觉灵魂正被榨出这个躯体。
    耳边是什么声音?远远地传来,好像是欢呼声,难道自己还在梦里吗?
    这时,“嘎”地一声,门被推开了,欢呼声骤然变大,阳光射进屋里,医官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殿下,刘黑闼撤军了,众将校都在门外,等着向您贺喜呢,”医官轻声说道。
    “这声音是……”
    “殿下,士卒们正在关城上欢呼雀跃,”医官满面笑容。
    “噢……”李三娘如释重负,一股暖流从胸口喷出,顿时传遍全身,屋外的阳光瞬间明亮,远去的灵魂似乎又重新飞回了躯体。
    喘息片刻,李三娘缓缓说道:“转告诸将,在城头等我……让秦蕊儿、罗秋红进来,帮我穿上战袍……抬我……上城。”
    “殿下,您这是?!”医官大惊失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去吧,这是命令,也许是我最后的命令了。”
    医官听闻,鼻头一酸,泪如泉涌,一边点头,一边抽泣,深深躬拜后,朝屋外走去……
    城关下,桃河水缓缓流淌,波澜不惊;城关上,军士林立,庄严肃穆。
    一个时辰后,李三娘半卧在躺椅中,发髻高挽,轻抹淡妆,身着戎服,肩覆红袍,由四个身强体壮的士卒抬行,拾阶而上,登上了苇泽关的城楼。
    山风吹来,战旗哗哗,从山脚到山顶,全体女兵肃立迎候,胸前红巾随风摆动,好似千蝴万蝶振翅欲飞。
    李三娘注目全军,百感交集,虽已无力说话,但眼中噙泪,无比欣慰。
    卧在躺椅中,李三娘面朝长安,久久凝望,嘴唇嗫嚅,似有千言万语,却已无力说出一词一句,唯有黑眸沉沉如渊,搅动内心波澜起伏……
    夫君啊,今生今世姻缘已尽,此生太短,聚少离多,诚为憾事,若有来生,再与你携手共枕,燕语府邸;
    父皇啊,孩儿本想为您养老送终,怎奈忠孝实难两全,孩儿无奈先行一步,愿您老龙体常健,恩泽四海;
    兄弟啊,无国何以为家?愿以天下苍生为念,齐心协力助父皇,混一天下会有时,大唐太平之时,便是我含笑九泉之日!
    两行热泪顺颊而下,李三娘呼出生命的最后气息,缓缓地垂下眼睑,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风拂面庞,青丝成霜,白鹭西去,啾啾顾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