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战场的连续失利和南部各州的独立分裂,在一连串的打击下,如今的白宫就像过街的老鼠,成为美国民众宣泄忿怒的目标。
胡佛政府的支持率低到13.2%,驴党议员正在酝酿新的弹劾总统不信任案,将战败和国家分裂的罪责通通推到象党政府身上,展现出痛打落水狗的架势。
由于当前正处芝加哥战役的关键时期,出于大局考虑,该议案不得不推迟。
完全可以想见
若是芝加哥战役惨败收场,胡佛总统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因为遭受到弹劾,从而黯然下台的美国总统。
谁都没想到
大楚帝国远征军在攻略南方时,给新兴独立的美利坚同盟国埋下了两颗大雷。
第一颗雷是怀特岛,这是原属于弗吉尼亚州的地盘儿,濒临大西洋,位于北卡罗来纳州东北角的优良港口地区,是两州交界处。
该地区的造船业发达,拥有三家钢铁厂和其他一系列企业,是美国东海岸的造船基地之一。
大楚帝国远征军花费了不少力气,这才击溃了当地的美军,将这块地盘收入囊中。
第二颗雷是西部的巴斯县,这是原属佐治亚州的一个农牧业县,以出产优良的肉牛和小麦而闻名,当地的啤酒产业很发达,拥有20多家私人酿酒厂。
当美利坚同盟国成立后,上述地区民政及社会事务就顺理成章的转交给该国,依然由帝国远征军驻扎,并设立多个陆海空军事基地。
假以时日
这两处的领土争端,足以让美利坚同盟国和北方的美利坚联邦冲突不断,因为摩擦产生龌龊,从而离心离德。
这样大大小小的领土纠纷,在南方的这几个小国可有不小,都是有意为之。
这些领土纠纷今后解决起来也是大麻烦,但是对大楚帝国来说是好事,正好可以借此插手区域事务,适时的显示地区重大影响力。
若都是一团和气,甚至抱起团来排挤帝国势力,那岂不是为欧洲人做嫁衣裳?
密西西比共和国有位《南方都市报》记者凯文-麦克米兰发现端倪,便撰文在自家报纸上揭露此事,没曾想却因此送了性命。
在返家时,凯文-麦克米兰遭到拦路抢劫,身中数刀而亡。
他撰写的稿件也被压了下来,并没有正式登报。
来自大楚帝国的东方势力已经迅速渗透到北美南方各小国,尤其是在舆论和通讯社领域,多是握有话语权的主导者。
这种明显带有煽动对立色彩的新闻报道,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刊发出去。
在北美南方的几个小国总计二千多万人口中,难道只有凯文-麦克米兰一个人发现不对劲儿吗?
答案是否定的。
只不过其他人比他更聪明,知道乖乖的闭上嘴才能活的更久,有些禁忌不能触碰。
6月上旬
经过4个月的艰苦战斗,大楚帝国将美军防线压迫到罗克福德,威尔县至坎卡基县一线,最近的距离芝加哥只有96公里。
只要攻占这层防线,芝加哥就将彻底暴露在帝国远征军的兵锋之下。
这期间
美军伤亡总数达到134.59万人,这包括芝加哥战役开始以来,所有的美军伤亡总数,约占美军总数的三成左右。
按道理说
此时的美军应该基本丧失持续战斗能力,队伍中出现分裂,哗变乃至严重的厌战情绪,出现大量的逃兵,面临崩溃的边缘。
实际情况却让人惊掉了眼镜,美军总数不降反升。从原本的450余万缓慢增长到468万左右。
原因是美国进行了第8次和第9次全国战争总动员,在军队中出现了很多十几岁的少年,还有四五十岁甚至60岁的白胡子老头,扛着枪走上前线。
这从某个角度反映出,美利坚的后备兵员已经彻底枯竭了。
必须承认这些白人老牛仔相当之勇敢,不畏生死,可惜一介肉身终究无法抵御空中的轰炸和地面的炮火,在现代武器弹药的联合绞杀中灰飞烟灭。
勇则勇矣,失之于莽。
在战场上往往能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冲锋的美国白人士兵高喊着如潮水般蔓延过来,然后遭到无情的空中轰炸,地面炮火联合打击,然后在枪林弹雨中一片又一片的倒下……
就连帝国远征军总司令长官郑忠义元帅都倍加感慨,说道;“北美鬼佬之牺牲精神,为余从戎数十年所仅见,不亚于俄人矣!”
这样的评价非常中肯,郑中义元帅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争,与德国人,奥斯曼人,奥匈人和俄国人展开连番血战,最有发言权。
这些北美牛仔生性粗鲁,直率,稍微刺激一下就容易上头。大楚帝国远征军对此深有体会。
因为在帝国军队的阵营中,有着北美义勇兵团这一编制,也是攻坚克难的首选炮灰,对这些牛仔的脾性太清楚不过了。
简单一句话,有奶便是娘。
这就是移民国家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国家凝聚力不足,内部种族问题始终是最大的软肋,没有之一。
偏见始终存在,爱尔兰裔美国人仇恨英国裔,看不起法国裔,把意大利裔视做垃圾,对德国裔怀有警惕,根本没有把墨西哥裔或者印第安人当做同胞对待。
在其他族裔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类似问题。
这使得爱国情怀不足,利己主义文化盛行,能够很坦然的接受转变阵营。
芝加哥战役全面爆发了4个多月,进攻的大楚帝国远征军损失兵力超过四十万,伤亡总数约在四十三四万之间。
这其中,北美义勇兵团伤亡就超过三十万,约为30.74万人左右。
可总数四十几万的北美义勇兵团非但没有减员,反而增长到55万余人,这其中大量的美军俘虏调转枪口,还有强征的当地男性青壮是主要来源。
帝国所属的北美义勇兵团习惯于在当地强征青壮补充,不管愿不愿意直接拉走,敢于反抗者当街击毙,就是这么蛮横。
很多占领区的白人青壮要么在出行时,要么是在街上看热闹,要么是在田间劳作,要么只是偶尔经过,就被强行征募入征。
过程简单粗暴,反正都是炮灰。
大楚帝国军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这种情形不闻不问。
一切以前线所需为主,远征军可不管什么民政治理,地方经济发展,先打赢了战争再说。
进入6月份以后
每年度大楚帝国军方官兵退役事务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可目前大战正酣,也只能推延这一重要工作了。
来自帝国本土及海外州的数十万新兵,已经按计划抵达北美后方各基地,正在进行后期高标准军事训练,可以随时补充部队编制。
作为一个总人口超过两亿的世界大国,楚国在战争进行到第三年时,依然显得游刃有余,与美国的精疲力竭形成鲜明对比。
正是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北方兵团司令长官郑忠义元帅芝加哥战役进行到第三阶段时,向本土皇家陆军参谋总部提交报告。旨在改变当前的战争形式。
从一力压缩美军生存空间,转而改变为大规模歼灭美军有生力量为主,实施围点打援,穿插迂回,将芝加哥战场彻底切割出来。
这项最高机密作战方案得到陆军参谋总部首肯,呈报内阁总理衙门批示通过,迅速在前线得到了执行。
突击占领坎卡基县的楚国第七方面军派出一支有力侧翼部队向东突进,连续击溃了数股美军,于6月29日占领芝加哥以东的南本德,切断了东部向芝加哥输血的铁路线大动脉。
第七方面军随即将主力东调,厚集20余万兵力于南本德一线,优先装备远征军当前全部的58辆虎式坦克,张开口袋静等美军大举来袭。
第七方面军此举,果然触动了美利坚的敏感神经。
南本德是芝加哥守军唯一仅剩下的铁路运输大动脉,有两条重要的铁路干线从此通过。
一条铁路干线向东通往底特律,有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军列向芝加哥战场输送,可谓是吊着一口气的生命线。
另一条铁路干线向东通往大西洋沿岸的东部沿海城市,这包括阿克伦,匹兹堡,华盛顿,威克兰顿以及纽约等重要城市,能够日夜不停地向芝加哥前线输送大量兵力和所需的各种物资,也是前方美军伤病员后撤的主要通路。
这两条铁路大动脉被截断,意味着芝加哥战场彻底陷入楚国远征军的重围中,距离战败已经为时不远了。
几百万人规模的大兵团作战,失去了后方铁路和水路运输补给线,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后果不会好。
于是美军发疯了,调集大量的军队轮番冲击南本德,试图夺回这一战略要地。
由此拉开了空前激烈的南本德战役大幕,双方在方圆数百公里的战场展开激战。
利用美军大兵团暴露于旷野之上的有利战机,楚国远征军调集了超过五千架战机,1.2万门火炮和第一,第七,第十三方面军合计70余万兵力,与美军展开了空前白热化的激战。
从坎卡基到南本德200余公里长的战线上,敌我双方血战连连。
仅第一天,采取守势的大楚帝国军队就给予美军重创,在空军轰炸和地面炮火的联合绞杀下,毙伤美军高达8.23万余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新纪录。
美军疯狂的反击持续了整整三周时间,在这片旷野上留下了百万尸骸,依然没有能够撼动帝国军队的坚强防守。
阵亡的尸体一卡车一卡车的运至密苏里湖倾倒,沿途洒落的血水将道路染成一片黑红色,大量美军尸体漂浮在湖面上,密密麻麻的一眼看不到头。
这几乎都是美军的尸体,采取防守作战的楚国军队伤亡极大减少,更多的是采用火力优势单方面的屠戮,战斗力的优势愈发凸显。
整场南本德战役中,楚国远征军的伤亡仅仅7.94万人,而位居前线填坑的北美义勇兵团占据大半,帝国士兵伤亡不足3万。
这一战,彻底打断了美军的脊梁。
从此至整个芝加哥战役落下帷幕,美军再也没能发动万人规模以上的反击,而是一直苦苦支撑,直至最后彻底败亡。
南本德战役在世界军事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战被称为“死亡炼狱之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并列,被并称为三大著名战役。
由此还带来长远的影响,密歇根湖周边的居民从此坚决不吃鱼,甚至在百年后依然如此。
当地由此流传了各种死亡军团传说,离奇之处让人匪夷所思。
却没想到在数十年后,成为世人趋之若鹜的惊悚影视题材,恐怖片,鬼神片,凶杀惊悚片或是传奇冒险题材的影片,只要沾上“密歇根湖”这个字眼,天然就沾染着血腥和恐怖的氛围。
到了7月上旬
大楚帝国远征军对芝加哥的围困,已经进入了第二个月,各方面的严重困境日益显现出来。
如今在包围圈里的美军约有不足百万,还有四至五百万当地白人居民,其中过半都生活在芝加哥大都市区,如今面临着严重的物资短缺困境。
缺粮食,缺药品,缺弹药,几乎一切东西都缺。
连绵的战争导致大量的美军伤亡,十几万美军伤病员分散在各处,芝加哥的教堂,图书馆,大剧院甚至大一些的宅院,如今都成了伤病员收容所。
可是在这座困城中缺医少药,如何能得到有效的救治?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体面的投降。
这已经成为了美军心中的共识,可没有谁敢把这话说出口,敢说出去的已经被当做蛊惑军心的谍探枪毙了。
这一阶段
大楚帝国远征军也无力发起新的攻势,此前的弹药量消耗巨大,令远征军的储备几乎为之一空。
武器装备亦有大量的损毁,急需替换和修缮。
这导致芝加哥战场出现了空前的平静,中小规模的战斗依然会发生,可是频率已经降低多了。
战争双方都在默默舔舐伤口,重新积聚力量。
美军唯一仅剩下的补给通道,就是派遣军舰或是运输船硬闯密歇根湖,趁着夜色突进,给这座围困中的大都市带去急需的药品和粮食。
为此,美国开发出了大马力的快速运输船,数量多达几十艘。排水量在一两千吨左右,航速高达26节,以夜间突破为主,使得突破封锁线概率大大增加。
可若是被巡逻的楚国轰炸机发现,下场只有一个“死”字。
中、美双方在封锁和反封锁间持续较量,美方的高速运输船向芝加哥输送的物资,只是杯水车薪,难以改变整体物资短缺的局面。
顶了天,只是被困守在这座大都市中的美军和居民,带去一丁点微弱的希望而已。
从8月至9月,楚、美双方都在这种较量中度过,战场形势一片平静,只不过是在酝酿更大的风暴而已。(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