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十万兵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十万兵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这边赵怀安被张龟年撩拨得归心似箭,和搞事业相比,祭祀先人,显耀乡里自然是要往后放放。
    所以他先是问张龟年:
    “老张,你算过咱们要修好陂塘,需要多少人,多少钱,耗费多少时间吗?”
    张龟...
    杨延保一行日夜兼程,七日之后,终于在黎明前赶回扬州。城门尚未开启,守城士兵见是都指挥归来,立刻放行。杨延保策马入城,直奔保义军大营,召集诸将议事。
    “钦差七日内便会抵达扬州。”杨延保站在堂前,目光如炬,“我们必须在那之前,彻底掌控扬州局势,并将吴宏的罪证公之于众。”
    副将赵文远皱眉道:“都指挥,吴家旧部已被我们肃清,扬州城内已无大患。但长安那边,卢携等人恐怕不会轻易让步。”
    “所以,我们必须在扬州制造一场风暴。”杨延保缓缓道,“我要让扬州的百姓都知道,吴宏勾结宣武军,意图割据江南,而卢携等人却在朝中为他遮掩!”
    赵文远一惊:“都指挥的意思是……公开此事?”
    “不错。”杨延保点头,“我已经命人将吴宏与朱全忠往来的书信誊抄数十份,分发至扬州各大茶楼、酒肆、码头、坊市,甚至张贴于城门之上。我要让全城百姓都知道,吴宏才是真正的叛贼!”
    赵文远沉思片刻,道:“此举虽能激起民愤,但若朝廷不回应,恐怕只是徒劳。”
    “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个人。”杨延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扬州刺史周知远。”
    赵文远一怔:“周刺史?可他一向中立,从不参与军政之争。”
    “正因为如此,他的话才更有分量。”杨延保冷笑道,“只要他愿意出面上奏,说明吴宏勾结藩镇之事,朝廷便不得不查。”
    赵文远点头:“属下立刻去安排。”
    杨延保摆手:“不,我亲自去见他。”
    当日上午,杨延保便前往刺史府,求见周知远。
    周知远年近五旬,须发微白,神色沉稳。他听闻杨延保来访,略显惊讶,但还是亲自迎入府中。
    “杨都指挥,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周知远端起茶盏,语气平静。
    杨延保拱手道:“刺史大人,扬州局势危急,属下特来请教。”
    周知远微微一笑:“哦?扬州局势,不一直由你掌控吗?”
    杨延保也不绕弯,直接取出那份密信,递上:“请大人过目。”
    周知远接过信,仔细阅读,脸色渐渐凝重。
    “此事……属实?”他抬头问道。
    “千真万确。”杨延保正色道,“吴宏勾结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意图掌控扬州军政,甚至许诺提供军械粮草。如今他在长安,已联合卢携,上奏弹劾我‘擅杀大臣、图谋不轨’,并请求朝廷派遣钦差彻查。若朝廷不明真相,恐怕扬州将落入吴家之手。”
    周知远沉默片刻,缓缓放下茶盏:“杨都指挥,你可知,若我出面上奏,便等于与卢携为敌?”
    “属下明白。”杨延保拱手道,“但刺史大人乃扬州正印官员,若能出面作证,朝廷必会重视此事。若吴宏真有通敌之罪,大人便是为国除奸。”
    周知远长叹一声:“我本不愿卷入军政之争,但若此事属实,我岂能袖手旁观?”
    “多谢大人!”杨延保抱拳一礼。
    周知远点头:“我即刻修书,上奏朝廷,说明扬州之事。”
    杨延保起身告辞,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较量,还在长安。
    与此同时,扬州城内已开始流传吴宏勾结朱全忠的消息。茶楼酒肆、街头巷尾,皆有人议论纷纷。
    “听说吴家与宣武军勾结,意图割据江南!”
    “难怪杨都指挥要拿下吴府,原来是早有预谋!”
    “吴宏如今在长安,竟敢诬陷杨都指挥谋反,真是颠倒黑白!”
    流言四起,百姓议论纷纷,很快便传到了驻守扬州的巡抚衙门。
    巡抚李文远,乃朝廷派遣至扬州的监察官员,素来与杨延保关系不睦。他听闻此事后,立刻召集亲信议事。
    “杨延保这是要煽动民愤!”李文远怒道,“他竟敢在扬州散布吴宏的罪证,意图影响朝廷判断!”
    亲信低声道:“大人,此事恐怕不假。吴宏确实在长安上奏弹劾杨延保,而卢携也已出面支持。但如今扬州百姓皆知此事,若朝廷不查,恐怕会引发更大动荡。”
    李文远沉思片刻,最终冷声道:“好,既然杨延保要玩,那我就陪他玩到底。我立刻上奏朝廷,说明扬州局势,请求朝廷尽快派遣钦差彻查。”
    亲信点头:“属下立刻安排。”
    扬州局势,已然风起云涌。
    而在长安,吴宏也察觉到事态不对。
    他原本以为,凭借卢携的支持,便可一举扳倒杨延保。然而,杨延保竟在扬州大肆散布他的罪证,甚至在长安城中也有人议论纷纷。
    “杨延保,你竟敢如此大胆!”吴宏咬牙切齿。
    卢携皱眉道:“如今朝中已有不少人开始怀疑吴大人与朱全忠的关系。若不尽快澄清,恐怕事情会失控。”
    吴宏冷笑:“澄清?我倒要看看,杨延保能翻出什么浪来!”
    他立刻派人前往御史台,试图销毁杨延保送来的证据。然而,当他的人赶到御史台时,却发现那封密信早已被裴御史收下,并呈交宰相议事堂。
    “吴宏,你完了。”裴御史冷冷一笑。
    与此同时,扬州刺史周知远的奏章也已抵达长安。
    奏章中详细陈述了吴宏与朱全忠勾结的证据,并指出卢携等人试图掩盖真相,意图包庇吴宏。
    此奏一出,朝野震动。
    皇帝震怒,立即下旨,命大理寺、御史台联合彻查此案,并暂停卢携、吴宏的职务,待调查结果出炉后再作定夺。
    消息传至扬州,杨延保终于松了一口气。
    “朝廷已下令彻查此案。”赵文远兴奋道,“卢携和吴宏都被停职了!”
    杨延保却依旧神色凝重:“这只是开始。吴宏不会善罢甘休,他一定会想办法反扑。”
    果然,数日后,扬州城外传来消息??朝廷已派出钦差,由兵部侍郎王敬之率领,将于三日后抵达扬州,彻查此案。
    “王敬之……”杨延保喃喃自语,“此人素来公正,但也极易被表象所惑。”
    赵文远道:“都指挥,是否要提前准备?”
    杨延保点头:“不错。我们要让王敬之看到最真实的一面。”
    他立刻开始部署,命人整理吴宏与朱全忠往来的所有书信、账册、证人证词,并安排扬州刺史周知远、巡抚李文远一同作证。
    同时,他亲自前往扬州百姓之中,听取民情,确保钦差到来时,百姓也能为他作证。
    三日后,钦差王敬之率百人队伍抵达扬州。
    杨延保亲自出城迎接,恭敬有礼,态度诚恳。
    王敬之进城后,立刻展开调查。他先召见周知远、李文远,再调取吴宏与朱全忠的往来书信,又传唤扬州百姓作证。
    随着调查深入,吴宏与朱全忠勾结的证据愈发确凿。
    王敬之最终得出结论??吴宏确有通敌之罪,卢携亦有包庇之嫌,而杨延保则属正当防卫,且在扬州稳定局势有功。
    他将调查结果呈报朝廷,并建议对吴宏、卢携予以严惩,同时嘉奖杨延保,以示朝廷公正。
    数日后,朝廷下旨??
    吴宏被革职查办,押赴大理寺受审;卢携贬官三等,调离中枢;杨延保则被加封扬州节度副使,暂理扬州军政事务。
    扬州百姓听闻此讯,皆拍手称快。
    杨延保站在城头,望着扬州城内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却依旧沉稳。
    他知道,这场较量,虽然暂时胜出,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扬州已稳,但天下未定。”他低声自语,“接下来,我该往何处去?”
    秋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也吹动了他心中的野心。
    “天下大势,风云变幻。我杨延保,绝不会止步于此。”
    他转身,走入城中,身影坚定,步伐沉稳。
    扬州的风,依旧凛冽,但他的未来,已然清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