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百四十章 :冲突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四百四十章 :冲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乾符四年,九月二十七日,雁门关,帅帐外。
    “小酋拓跋思恭,见过赵节帅。”
    此刻,赵怀安金冠紫袍,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叫拓跋思恭的人。
    这人是平夏党项的酋长,说是几代人都是贵酋了。
    ...
    秋意渐深,长安城外的渭水河畔芦花如雪,随风翻涌。裴十八娘立于府中后园高台之上,遥望北方天际,目光沉静似水。腹中胎儿已三月有余,虽尚不能显形,但她每日晨起抚按小腹时,总觉一股温热之气自脐下升起,仿佛血脉相连的骨肉正在悄然生长。这感觉让她既敬畏又坚定。
    “夫人,药煎好了。”姆娘轻步走来,手中捧着一只青瓷碗,药香微苦却清冽,“老医妇说此方专为安胎固本而设,须得空腹服用,方能见效。”
    裴十八娘接过药碗,一饮而尽,眉头未皱半分。她早已习惯这日复一日的调养与隐忍。自从马车遇险之后,她便知敌手不会善罢甘休,故而行事愈发谨慎。府中守卫层层加码,夜间巡更由亲信家丁轮值,饮食皆由专人试毒后再呈上案,连她所居内院也增设暗哨,非持玉符者不得入内。
    “今日宫中可有消息?”她将药碗递还,语气平静如常。
    姆娘点头:“昨夜女冠遣人送来密语,陛下近日召见术士问‘赵氏气运’,术者言:‘龙腾于北,凤栖于南,子嗣承命,国祚可延。’陛下默然良久,终赐赵家祖庙香火银五百两,并命礼部拟议追封节帅三代。”
    裴十八娘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锋芒:“这是松动了。”
    “正是。”姆娘低声道,“术士之言虽虚,却最能动圣心。如今陛下疑虑稍减,反生期许,若再有一嫡子降生,便是天命所归之势,谁也不敢轻易动摇。”
    裴十八娘缓缓转身,望着园中那一株百年桂树??那是她嫁入赵府当日亲手所植,如今枝繁叶茂,金蕊初绽。她曾听闻,女子怀胎期间,若常近花木,则所生子女性情温和、聪慧灵秀。于是这几日她便时常在此静坐诵经,抄写《金刚经》以宁心神。
    “我不仅要生下这个孩子,”她低声说道,“更要让他从母体之初,就浸润在正气之中。他将来不是争宠夺爱的庶子,而是承继两族荣光的宗主。”
    话音未落,忽听远处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一名贴身侍婢匆匆奔至台下,跪地禀报:“夫人!裴十三娘遣快马传书,言道御史台有人欲联名上奏,请查‘赵氏私蓄甲兵、僭越礼制’之事,矛头直指节帅府邸规制逾矩,恐借题发挥,牵连家眷!”
    裴十八娘神色不变,只轻轻抚了抚腹部,缓声道:“果然是冲着这个时候来的。”
    姆娘怒极反笑:“他们倒是掐得准时机!此时若掀起风波,一则扰您胎气,二则动摇舆论,三则逼节帅回京对质,可谓一石三鸟!”
    “可惜……”裴十八娘眸光微冷,“他们忘了,我在长安,不只是一个待产的妇人。”
    她当即召来府中掌文案的心腹管事,命其连夜整理赵府建宅之时的工部批文、营造图样及历年修缮记录,务求详尽无遗;又派人联络裴家族中一位任尚书省郎中的叔父,请其提前在工部疏通,确保一旦朝廷发问,便可立刻出示合规凭证。
    “不仅如此。”她沉吟片刻,忽然道,“明日我要去荐福寺进香。”
    姆娘一怔:“此时出行,风险甚大。”
    “正因为风险大,才更要行。”裴十八娘冷笑,“敌人以为我会龟缩府中保胎,不敢露面。可越是如此,我越要堂堂正正出现在众人眼前??让全城都知道,赵家主母安然无恙,气定神闲,根本不惧任何风浪。”
    次日清晨,天光未明,裴十八娘便沐浴更衣,着素色锦袍,披鹤氅,戴九?四凤冠(依命妇品级),率十余名侍婢仆役,乘肩舆出府。沿途百姓见状纷纷避让,更有好事者传言:“赵节帅夫人祈福求子,虔诚感动天地。”
    荐福寺内香烟缭绕,钟磬悠扬。裴十八娘缓步登阶,至大雄宝殿前焚香礼拜,叩首三遍,祷曰:“愿佛光护佑,赐我一子,承赵门忠烈之志,继裴氏清正之家风。若有邪祟阻挠,乞菩萨显威,令其自败。”
    礼毕,她并未立即离去,而是步入侧殿,与那位与皇室交厚的女冠密谈半个时辰。临别时,女冠悄然递过一封密封小笺,只道:“陛下近来颇信因果报应之说,若能广施善缘,或可转危为安。”
    裴十八娘归府后拆信细读,心中已有计较。三日后,她以个人名义捐资千贯,重修慈幼局,收养孤贫婴孩;又请太医署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医官定期赴坊间义诊,费用均由赵府承担。此举迅速传开,民间赞其“仁厚贤淑”,连街头巷尾的妇人都议论:“赵夫人自己尚无子,却先替别人的孩子操心,真是难得的好心肠。”
    与此同时,御史台那场即将掀起的弹劾风暴,竟莫名停滞。原牵头之人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其余附和者见风向不对,纷纷偃旗息鼓。裴十三娘后来密报:是田令公暗中施压,联合几位老臣以“边将家属不宜妄扰”为由劝止天子,方使此事不了了之。
    然而裴十八娘清楚,这只是暂时的退却。
    真正的杀招,往往藏于无声之处。
    果然,半月之后,府中一名负责照料花园的老花匠突然暴毙,尸检发现其茶水中含有微量砒霜。此人虽地位卑微,却是唯一知晓裴十八娘每日午时必至桂树下静坐之人。若非当日她因腹痛推迟前往,恐怕中毒的就是她本人。
    “又是茂姬的手笔。”姆娘咬牙切齿。
    裴十八娘却摇头:“不,这次比上次更狠,也更高明。她不再直接动手,而是借他人之手,不留痕迹。若非我们警觉,怕是要等到我倒下才知真相。”
    她当机立断,下令封闭花园,迁居至东跨院,并将原先亲近茂姬的几名奴婢调离内宅,改派裴家旧仆值守。同时,她开始秘密记录每一位进出内院之人的行踪,甚至在房梁角落安置铜铃机关,以防夜袭。
    就在局势愈发紧张之际,代北再次传来捷报:赵怀安亲率精骑五千,夜袭虏寇主营,斩首八百,俘获牛羊万余,迫使北境诸部暂时退兵三百里。捷报入京,朝野震动,连皇帝也在延英殿公开称赞:“赵卿果真国之干城!”
    裴十八娘闻讯,眼眶微红,却未落泪。她提笔修书一封,字迹端庄稳健:
    “妾闻君破敌凯旋,欣喜难言。腹中儿似亦感知父威,近日胎动频频,尤以戌时为甚,想是血脉呼应之兆。府中诸事井然,前番奸佞作祟,皆已挫败。妾虽身处深闺,然日夜思君忧国,不敢懈怠。惟愿君保重身体,勿以妾为念。待春风再绿渭水岸,或可见吾儿襁褓拜父于庭前。”
    信成,即遣心腹快马北送。
    而她自己,则着手准备最关键的一步??确立嫡子名分。
    她深知,在宗法森严的大唐世家,即便她诞下男婴,若无正式册立程序,仍可能被权谋之徒以“出生不明”“血统可疑”等理由质疑。唯有趁赵怀安军功正盛、圣眷回升之时,推动朝廷下诏承认其为赵氏嫡长继承人,方可万无一失。
    为此,她再度联络裴家族中重臣,请其在朝会上提议“褒奖功臣之后,以励忠贞”。又通过女冠向后宫贵妃进献一对西域进贡的珍珠步摇,附诗一首:“珠光照夜阑,凤影绕云端。何当携稚子,共舞玉阶寒。”寓意深远,引人遐想。
    终于,十月初七,一道来自中书门下的诏书悄然送达赵府:皇帝感念赵怀安镇守北疆之劳,特恩准其妻裴氏所怀骨肉,无论男女,皆视为赵门嫡嗣,待出生后赐名授爵,载入宗谱。
    诏书虽短,却如惊雷贯耳。
    全府上下震惊不已,张惠当场昏厥,茂姬连摔三盏茶具。她们终于明白,这场较量早已超出妻妾之争的范畴??裴十八娘不仅是在争宠,更是在争夺整个赵氏未来的主宰权。
    当晚,裴十八娘独坐灯下,手持那道黄绢诏书,久久不语。烛火映照她的脸庞,轮廓分明,宛如刀削。她轻轻抚摸着隆起的小腹,低声道:“听见了吗?你的名字,已被写进天命之中。”
    腹中胎儿似有所感,轻轻一动。
    她笑了。
    这一笑,不再是少女的娇羞,也不是妇人的哀怨,而是一位母亲、一位主母、一位政治棋手,在历经风雨后终于看到曙光的从容与胜利。
    但她没有丝毫放松。
    因为她知道,敌人不会就此罢休。
    果然,十一月朔日,宫中传来噩耗:皇帝突发风疾,卧床不起,太子监国。政局瞬息万变,原本支持赵家的宰相被迫闭门谢客,而郑从说则趁机拉拢一批新晋言官,酝酿新一轮攻讦。
    更要命的是,裴十八娘忽然出现胎漏之症,晨起见红,腹痛隐隐。老医妇诊脉后忧心忡忡:“夫人气血受损,恐有早产之虞,须得绝对静养,不可再劳心费神。”
    她强撑精神,一面服药调理,一面仍坚持处理要务。每夜子时,必亲自核对情报文书,安排应对策略。她甚至命人在床榻旁设案,以便卧读密报。
    “我不能倒。”她对姆娘说,“只要我还醒着,赵家就不乱。”
    或许是上苍垂怜,或许是意志撼动命运,七日后,血止痛消,胎象渐稳。老医妇激动落泪:“奇哉!此非药力所能及,实乃夫人志坚胜天!”
    裴十八娘只是淡淡一笑:“我不是要赢一场争斗,我是要赢一生。”
    腊月廿三,小年。长安飘起今冬第一场雪。
    裴十八娘倚窗而望,雪花纷飞如絮,覆盖了整座亲仁坊。府中张灯结彩,仆人们忙碌准备年节事宜。她已七个月身孕,行动不便,但仍坚持主持祭灶仪式,带领全家焚香祷告,祈求来年平安顺遂。
    夜深人静,她独自坐在暖阁中,手中握着一块尚未雕琢的白玉??那是赵怀安当年求婚时所赠,一直珍藏至今。她轻轻摩挲着玉面,仿佛触摸到那个铁甲染霜的男人的掌心温度。
    “你说过会回来。”她轻声呢喃,“我也答应过你,要守住这个家。”
    窗外,雪落无声。
    屋内,烛火摇曳。
    她的身影投在墙上,高大而坚定,像一座不动的山岳,守护着即将破晓的黎明。
    这一夜,她梦见自己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站在大明宫前。阳光洒落,百官肃立,有人高呼:“赵氏嫡长,奉诏承恩!”而远方,一骑飞驰而来,铠甲鲜明,正是赵怀安归来。
    梦醒时,东方既白。
    她缓缓起身,扶着桌角走到铜镜前。镜中女子面色略显憔悴,眼神却明亮如星。
    “孩子,”她对着腹中轻语,“我们快熬到头了。”
    真正的风暴或许还未过去,但她们已经挺过了最黑暗的时刻。
    而属于赵裴两家的新篇章,正随着这一声胎动,悄然开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