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87章 保护姜大人!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87章 保护姜大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大皇子殿下如今已到北境生活,想要回京,那是难上加难。”冯玉喝着茶水,难得和姜云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
    “你受陛下器重,若是不参与进这皇权之争……”
    姜云喝着茶水,呵呵一笑,平静说道:“公公...
    李慎之被贬的消息传遍京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人拍手称快,说老臣谋逆,罪有应得;也有人扼腕叹息,认为一代帝师竟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而在东镇抚司,齐达并未因案件告一段落而放松警惕。他深知,此案虽已结,却埋下了更深的隐患。李慎之虽被贬为庶人,但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士林之中更是多有为其鸣不平者。这些人虽不敢明目张胆地为李慎之翻案,但在暗地里,却已悄然行动。
    这日清晨,齐达刚踏入东镇抚司,便见姜云已在厅中等候。他面色凝重,手中拿着一封密信。
    “齐兄。”姜云将信递上,“这是昨夜从京师各大书院传出的密报。有人在暗中联络士子,准备联名上书,为李慎之鸣冤。”
    齐达接过信,眉头微皱:“他们想做什么?难道真以为,陛下还会给他们机会?”
    姜云摇头:“他们不是想翻案,而是想借舆论之力,逼陛下收回成命,甚至……逼陛下换储。”
    齐达闻言,神色骤变。
    “你是说,他们想借李慎之的名望,煽动士林,制造舆论,让陛下不得不重新考虑立储之事?”
    姜云点头:“不错。李慎之虽被贬,但他所代表的‘礼’,依旧在士林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若有人借他的名义,掀起一场‘礼法之争’,恐怕连陛下也难以轻易压制。”
    齐达沉默片刻,忽然冷笑:“他们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姜云低声道:“此事若成,不仅东镇抚司会被推上风口浪尖,就连陛下,也会陷入被动。齐兄,你可要想好,该如何应对。”
    齐达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处的皇宫,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既然他们想玩,那我便陪他们玩到底。”
    ……
    与此同时,李慎之的府邸外,已聚集了不少士子。
    他们大多是李慎之昔日的门生,或为朝中官员,或为国子监学子,皆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极为敬重。如今听闻李慎之被贬,皆愤愤不平,纷纷前来探望。
    府门紧闭,门前站着数名锦衣卫,神色冷漠,不许任何人靠近。
    一名年轻的士子上前,拱手道:“烦请通报李大人,晚辈林文远,求见恩师。”
    守门的锦衣卫冷冷道:“陛下有令,李大人已被贬为庶人,不得见客。”
    林文远脸色一变:“我们只是想见恩师一面,难道也不行?”
    “不行。”锦衣卫语气坚决。
    林文远咬牙,正欲再言,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声音:“诸位,不必再争了。”
    众人回头,只见一名中年男子缓步走来,身穿青衫,神情沉稳,正是李慎之的得意门生??礼部侍郎沈元。
    沈元环视众人,缓缓道:“恩师如今虽被贬,但他的忠义之心,天地可鉴。我们若贸然上书,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林文远急道:“可总不能就这么看着恩师受辱吧?”
    沈元叹息:“自然不能。但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让恩师的名声受损。”
    他顿了顿,低声道:“我已经派人联系了几位老臣,他们也在观望局势。若陛下真有意废储,我们便可借机上书,以‘礼’为名,为恩师正名。”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沈元望着李慎之的府邸,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恩师一生为‘礼’而活,我们不能让他白白牺牲。”
    ……
    而就在同一时间,御书房内,皇帝萧玄正与冯玉密谈。
    “冯玉。”皇帝缓缓开口,“你查得如何了?”
    冯玉躬身道:“回陛下,那些士子的幕后之人,已经查到了。是礼部侍郎沈元,以及几位老臣,其中包括前礼部尚书周廷。”
    皇帝冷笑:“果然是他们。”
    冯玉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是否要下令抓人?”
    皇帝摇头:“不必。让他们去闹,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翻出什么浪来。”
    冯玉一怔:“陛下是想……”
    “朕要他们自己跳出来。”皇帝目光幽深,“让他们以为,朕已动摇,让他们以为,这场‘礼法之争’还有胜算。”
    冯玉低头道:“奴才明白了。”
    皇帝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下的京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朕倒要看看,这‘礼’字,能不能压得过朕的江山。”
    ……
    三日后,一封联名上书悄然送入御书房。
    署名者,皆是朝中老臣与士林名士,共计三十七人。
    他们以“礼法为重,社稷为先”为由,请求陛下重新考虑立储之事,并为李慎之平反。
    皇帝看完奏章,淡淡一笑:“终于来了。”
    冯玉站在一旁,低声问道:“陛下,是否要召他们入宫问话?”
    皇帝摇头:“不必。你去传旨,就说朕已知晓此事,让他们各自回府,静候旨意。”
    冯玉一愣:“陛下不打算处置他们?”
    皇帝淡淡道:“朕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朕不是不能忍,而是不愿忍。”
    冯玉心中一凛,连忙应命而去。
    而皇帝,则静静坐在御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密旨。
    “齐达。”
    ……
    东镇抚司内,齐达收到密旨后,神色未变,只是缓缓将密旨收起。
    姜云站在一旁,忍不住问道:“陛下怎么说?”
    齐达淡淡道:“他说,让他们去闹,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翻出什么浪来。”
    姜云苦笑:“看来,陛下已经准备好了。”
    齐达点头:“是时候了。”
    他缓缓起身,望向窗外,夜色深沉,风声呼啸。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他,也早已无路可退。
    夜色沉沉,东镇抚司灯火未熄,审讯房中烛火摇曳,映照着齐达冷峻的面庞。他端坐案前,手中握着一份新得的密报,眉头紧锁。
    “沈元、周廷……”他低声念着名字,眼中寒光乍现。
    这份密报来自冯玉,内容直指沈元等人正在秘密联络更多朝中老臣,意图借“礼法之争”掀起更大的舆论风暴,甚至有可能联合外藩,施压朝廷,逼迫皇帝重新考虑立储之事。
    齐达缓缓合上密报,心中已然明白,这场风暴远未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处的皇宫,心中思绪万千。
    李慎之虽被贬,但他的影响力仍在,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深远。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试图翻案,只是静静地承受着一切,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而他的门生故吏,却不愿就此罢休。
    齐达知道,沈元、周廷这些人,表面上是为李慎之鸣冤,实则是在借势,借李慎之的名望和“礼”字,来对抗皇帝的意志,对抗他所代表的皇权。
    这已不仅仅是朝堂之争,而是一场关于权力、礼法、甚至国本的较量。
    他缓缓转身,对守在一旁的锦衣卫统领赵远道:“立刻派人,盯紧沈元、周廷等人的一举一动,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回报。”
    赵远点头:“属下明白。”
    齐达沉声道:“还有,通知各地镇抚司,若有沈元等人暗中联络的地方官员,务必第一时间控制。”
    赵远拱手:“是!”
    待赵远离开后,姜云推门而入,神色凝重。
    “齐兄,我已经打听到了,沈元等人已经在暗中联系几位外藩,尤其是西境的镇西王。”姜云低声道,“镇西王素来与李慎之交好,若他真的介入,恐怕事情会更加复杂。”
    齐达冷笑:“他们这是要逼宫啊。”
    姜云叹道:“可问题是,镇西王手握重兵,若他真要上书请求陛下换储,陛下恐怕也不能轻易驳回。”
    齐达沉默片刻,缓缓道:“陛下不会让他们如愿的。”
    姜云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可问题是,陛下若要压制他们,就只能依靠我们东镇抚司。届时,我们便成了众矢之的。”
    齐达淡淡道:“我早就习惯了。”
    姜云苦笑:“你倒是洒脱。”
    齐达看着他,目光坚定:“姜兄,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你要明白,我们现在不是在为谁争权夺利,而是在为大周的江山社稷守住最后的底线。”
    姜云沉默了。
    他知道齐达说得没错,可他依旧担忧。
    因为这场风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朝堂之争,而是牵涉到了整个大周的根基。
    一旦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皇帝萧玄正静静翻阅着一份份奏章,脸色阴沉。
    冯玉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陛下。”冯玉低声禀报,“沈元等人已经联络了镇西王,镇西王已有回信,表示愿意上书为李慎之鸣冤。”
    皇帝缓缓抬头,眼中寒光乍现:“他倒是敢。”
    冯玉低声道:“陛下,镇西王毕竟是皇室宗亲,又有军功在身,若贸然处置,恐怕会引起军中动荡。”
    皇帝冷笑:“他若只是上书,朕倒也愿意听听。可若是他胆敢干涉朝政,那朕也不介意让他知道,这天下是谁的。”
    冯玉心中一凛,连忙低头:“奴才明白。”
    皇帝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下的京城,缓缓道:“冯玉,传朕旨意,召镇西王进京。”
    冯玉一怔:“陛下,要召他进京?”
    皇帝淡淡道:“不错。朕倒要看看,他有没有胆子来。”
    冯玉不敢多言,连忙应命而去。
    而皇帝,则静静地站在窗前,嘴角微微上扬。
    “你们想借‘礼’压朕,那朕就让你们看看,朕的江山,岂是你们能撼动的。”
    ……
    翌日清晨,镇西王收到圣旨后,脸色微变。
    他站在王府大厅中,望着手中的圣旨,久久不语。
    “王爷。”身旁的谋士低声劝道,“陛下召您入京,恐怕是不安好心。以您的身份,若贸然前往,恐怕会被扣押。”
    镇西王缓缓放下圣旨,神色复杂。
    “可若不去,便是抗旨。”他缓缓道,“陛下便可借此理由,削我兵权,甚至……废我王爵。”
    谋士沉吟片刻,低声道:“王爷,不如先派使者入京,试探陛下的态度。”
    镇西王摇头:“不必了。陛下既然召我,我便去。若他真要动我,我也无话可说。”
    他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我镇西王,虽为皇室宗亲,却也是一军之帅。若陛下真要动我,那便是与军中为敌。”
    谋士闻言,脸色微变:“王爷,不可冲动!”
    镇西王淡然一笑:“我不是冲动,而是……已经无路可退。”
    他缓缓起身,对身旁的亲信道:“传令,三日后启程,进京面圣。”
    亲信应声而去。
    而镇西王,则静静地站在王府门前,望着天边初升的朝阳,心中却已明白??
    这场风暴,终于要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