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98章 动迁、预售,王守敬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98章 动迁、预售,王守敬的组合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浙东的发展,汇聚于宁波府。
    道路两旁,皆植杨柳、桃树。
    城墙旦暮修整,望之耸然。
    这是宁波城在扩建。
    杨士奇刚入城,就看到一条彩灯长街,饰以绸带,宛如飞虹。
    东西两阙,楼观对耸。
    越来越气派、辉煌。
    杨士奇初来乍到,满目惊奇。
    雕栏画栋,朱栏彩槛,令人赏心悦目。
    “宁波府真是富庶啊,短短时间就超过了句容,真是不可思议。”
    杨士奇背负双手,一阵惊叹。
    沿街有自卖饮食珍奇之物,市井之盛,远超京师。
    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等等,种类齐备。
    牛车、马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
    沿途张家酒楼、李家香铺、王婆婆肉饼、曹四分茶、高丽珍货、东瀛私藏、吕宋香料等等,客皆盈门。
    最让杨士奇感兴趣的,是宁波府的文化思维,正逐渐地转变。
    他嗅到了一种危险的气息。
    一些街市毫不遮掩地宣扬:
    “人生百年几回头,富贵自向浪中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等等。
    这是鼓励百姓、商贾出海吗?
    现在大明整体的国策,还是“禁海”,只是给宁波府开了一个窗口。
    真要全面开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杨士奇神思涌动,没有妄下决断。
    他只准备好好看看。
    忽然!
    前方出现了吵嚷声,有百姓和官差起了冲突。
    杨士奇心神一动,往人群挤去。
    通过他们激烈的对话,他大致了解的事情的经过。
    原来宁波官府要在这一片区域进行改造,需要购买百姓的宅邸。
    这宅邸是祖宅,除非家族成了破落户,否则不可能买卖。
    容易被人戳脊梁骨!
    “你们走吧!”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拆了祖宅,给再多的钱都不可能。”
    一名穷酸秀才昂首挺胸,丝毫不畏惧官差。
    这是他的信仰!
    官差见说不动,只能向上级汇报。
    负责拆迁工作的照磨屠子真亲自赶来,劝说李秀才。
    “官府给你三百两银子,还不愿拆迁吗?”
    按照市场价,李秀才的祖宅最多估值两百两。
    可里面寄托的情感,不可估量。
    “不拆,坚决不拆。”
    “读书人,怎能为了银两折腰?”
    李秀才目光灼灼地望着屠子真,他撸起袖子,不怕干一架。
    “这样吧。”
    “折算成三十亩良田,如何?”
    屠子真退了一步。
    宁波府一亩良田,价值在十两左右。
    朝廷禁止土地贸易后,良田有价无市。
    李秀才怦然心动。
    良田和祖宅一样,能够留给子孙后代。
    以祖宅换良田,李秀才绝对不亏。
    “四十亩,我就答应。”李秀才咬咬牙。
    这个抉择,能够影响到李家三代人,他不可能不慎重。
    “不可能。”
    “如果人人都坐地起价,宁波城的改造如何进行下去?”
    “这不是你一家的事,是全城,甚至整个宁波府。”
    屠子真态度坚决,没有轻易妥协。
    “按照宁波府的拆迁条约,我是不是还能领一栋阁楼?”李秀才追问道。
    “不错。”
    “只要爽快地签订契约,家家户户都有,具体的图纸你应该看过。”
    屠子真面色肃然。
    “好,我同意。”李秀才签字画押。
    屠子真完成了谈判,这才露出笑容道:
    “感谢您为宁波府的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通过这样的模式,宁波府基本上征得城内百姓的同意。
    杨士奇看到这一幕,若有所思。
    他挨家挨户询问,发现百姓们对官府的补偿都很满意。
    宁波府的谈判,溢价三成以上,还会给他们安排住所。
    如果想转出城外居住,官府负责他们新宅的建造。
    古往今来,官府征收百姓的土地,都是一纸公文之事。
    宁波府做到了让百姓满意,这一点难能可贵。
    可这距离王守敬所说的“三千万两”土地改造,还有很大的差距。
    杨士奇很好奇,王守敬会将钱财,花在哪里。
    他一打听,这才知道。
    宁波府的土地改造,分成好几期。
    第一期位于舟山岛!
    宁波府将在舟山岛上建造“海景别墅”型住宅。
    最低的售卖价格在三千两,贵的达到了上万两。
    第二期才是宁波城。
    至正二十年(1360),浙东都元帅纳麟哈剌开始筑城。
    之后,方国珍又再次修治。
    洪武六年(1373),指挥冯林将城墙加高加厚,又疏通东、南、西面的护城河。
    洪武十四年(1381),指挥李芳进一步修葺城墙。
    到了永乐元年,已经属于“老破小”了,根本不契合宁波府的发展。
    重新规划城池,势在必行。
    现在杨士奇开始担心。
    这么大规模地动土,真的能够将钱赚回来吗?
    万一市舶司的资金,以及商贾的集资被捆绑,那可就坏了!
    殊不知,王守敬已经做好的充足的准备。
    他拿着舟山别墅区的建造图纸,以及模型,向商贾们预售。
    只要市舶司的海贸政策没有改变,这种繁荣将会持续下去,为朝廷、为朱棣的内府源源不断地赚取资金。
    杨士奇花了很长时间,多方面打听,才明白这种运营模式。
    很巧妙。
    环环相扣。
    只是如何忽悠商贾们预购呢?
    这是一门学问,琢磨不透容易出现差错。
    预售活动,正在舟山岛进行,杨士奇正好赶上了。
    他通报了身份,魏宗郑重地进行接待。
    “王知府何在?”
    “知府大人在舟山。”魏宗如实回答。
    “正好,在下要去舟山参与这一场‘预售’,不知方不方便?”
    杨士奇很谦逊,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
    他是内阁成员,能够直达天听。
    别看官衔不高只有四五品,哪怕面对一二品大员,杨士奇一点也不怂。
    魏宗哪敢拒绝,只是提前派人通知了王守敬。
    王守敬听说来人是杨士奇,倍感兴趣。
    这可是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的存在!
    仁宣之治有这位大佬的功劳!
    朱棣派此人来,可见他对宁波府发展的重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