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382章谈判1(第1/2页)
刘守仁冷笑:“开海一事牵扯甚大,陈三元以为凭你一己之力,就能办成?”
陈砚直直盯着刘守仁的双眼,不闪不避:“我能不能办成尚且不知,刘阁老若不答应,同样的信与那只鹰就会出现在圣上的桌案上。”
说到此处,陈砚轻笑一声:“不知刘阁老与徐阁老比,如何?”
刘守仁眼皮抽动不止,他双手拢进袖子里,就这般静静坐着。
莫说他的权势与徐鸿渐不能比,但是徐鸿渐那三朝元老、两朝帝师的威望,就远非他人所能及。
就连徐鸿渐都因族人牵扯宁王谋逆案中,如今是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与徐鸿渐争斗多年的刘守仁,这些日子一直在为徐鸿渐倒台后抢夺更多利益做准备,可是今日,陈砚竟要将他置身于同样的绝境。
刘守仁看着眼前敢于直视他的陈砚,不怒反笑:“徐阁老一倒,内阁就只剩焦志行与本官,你以为陛下会让焦志行一家独大?”
陈砚也笑了起来:“徐阁老还未倒下,徐门就有个胡益冒头,刘阁老若倒下了,刘门就不会有人出头了吗?”
刘守仁脸上的笑意淡了些。
陈砚继续道:“满朝官员谁不想入阁,一旦入阁,身边又怎会没有官员巴结逢迎?纵使刘门都对刘阁老忠心耿耿,与您共进退,这让出来的位子也会迅速被他人占据,不出三个月,新的朋党就会出现。”
想要用朝堂局势来吓他,真以为他还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了?
陈砚丝毫不顾忌刘守仁越来越青的脸色,笑容越发张扬:“刘阁老以为不开海,就能保住走私的丰厚利润。殊不知,一旦刘阁老倒了,刘家就没资格再从走私一道上分一杯羹。此等浅显道理,相信刘阁老比下官更清楚。”
刘家是因刘守仁而显赫,一旦没了刘守仁,他们还有什么能耐去那些千年世家嘴里抢食?
“下官劝刘阁老一句,保住权势才是真。”
陈砚此话落下,刘守仁的脸色已经彻底铁青。
他并非不懂陈砚所说,只是这走私利润之丰厚,让他实在难以放手。
想要稳住如今的局势,往后还要与焦志行想争斗,就要竭力笼络人心,没有银钱是万万不行的。
更何况,他是被那些世家给托入阁的,一旦他同意开海,便彻底与背后支持他的家族与大商贾们彻底决裂,此等损失也是他万万不能承担的。
正因此,他才要拿朝堂局势压陈砚一压,可陈砚根本不上套。
刘守仁沉重道:“你以为光凭手中的信,逼迫本官同意,你就能开海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哪怕本官为阁老,一旦损害众人的利益,多的是官员跳出来反对。如此筹码,想来你手里也不会有多少,能逼迫几人退让?终究是蜉蝣撼树罢了。”
“筹码不在多,在如何用。”
陈砚笑得极和善:“徐鸿渐不愿意配合,下官将他拉下来便是,刘阁老若也不配合,下官也只能让您步徐鸿渐的后尘了。”
“狂妄!”刘守仁大怒。
入阁多年,纵使首辅徐鸿渐也不曾如此对他说话。
今日,他竟让陈砚小儿如此威胁,怎能忍受?
“是不是狂妄,刘阁老大可试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2章谈判1(第2/2页)
陈砚一扬手,将宽大的袖子往外一甩,双手放在膝盖上,袖袍随之缓缓落下,遮挡住双腿外侧。
只此一动作,锋芒毕露。
刘守仁暗暗咬牙,却不得不承认此时的陈砚有这等底气。
谋逆乃诛九族大罪,谁沾谁死。
分明是宁王靠着养的私兵硬是从他们嘴里夺食,如今却让这陈砚小儿借此大做文章,要挟与他。
那宁王又蠢又贪,好好的银钱不赚,非要找死,竟将局势推入如此境地。
若无宁王谋逆之事,陈砚一个地方官,如何能与他这阁老相坐于此?
刘守仁冷笑一声:“你以为有筹码就够了?殊不知你也许连拿出筹码的机会都没有。槐林胡同,也不过几块砖,几片瓦罢了。”
想要让一个人消失,有的是不着痕迹的办法。
说出此话后,刘守仁双眼一眨不眨盯着陈砚,企图从陈砚脸上看到一丝慌乱,可惜他注定失败。
陈砚笑容不变,眼神却多了几分嘲弄:“下官十四岁进京赴考,所住宅院就被烧了,当时还被不少杀手围攻。好在下官命大,活了下来,到现如今还未查出幕后黑手。下官于此事上学到一个道理,没有与他人鱼死网破的能力之前,绝不可将筹码示人。”
说到此处,他顿了下,就连脸上的笑容都染上了讥诮:“刘阁老大可猜猜那些筹码究竟被下官藏在了何处,若下官身死,又会有多少家族与下官陪葬?”
他分明是在笑着,却让刘守仁胆寒。
刘守仁不错过陈砚哪怕一丝情绪,可他看到的,是藏在这张过分年轻的脸上的要摧毁一切的疯狂。
为此连命都可以不要。
“你就不怕死吗?”
刘守仁终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陈砚笑了。
怎么老有人问他这种问题。
高坚当年问他时,他是带了鱼死网破的决绝,到了如今,他已能心无波澜地给出同样的说辞。
“如今到了下官成仁取义之时,更是下官名垂青史的良机,求之不得,如何会怕?”
读书人常将成仁取义挂在嘴边,可蝼蚁尚且畏死,活生生的人又如何能真不怕?
但士子们推崇“气节”,更对名垂青史垂涎欲滴。
在这等巨大的诱惑下,生死也就不值一提。
而眼前的陈砚,更给刘守仁一种对名垂青史已到了偏执的地步。
十四岁三元及第,十五岁死谏权倾朝野的首辅徐鸿渐。
十六岁戳破宁王谋逆之阴谋,招安海寇,助朝廷平定叛乱,尚未受赏之际,又提出开海。
若此时他被谋害而死,史书上会将他捧到何等高度?
士林怕是都要将他尊为半圣了。
至此,刘守仁恍然,难怪陈砚悍不畏死。
死于他而言,就是永远活在世人心中。
依照陈砚所言,他一旦死了,这些证据会公之于世。
到了那时,他刘守仁与所有涉及其中的人就会被钉在谋害忠良的耻辱柱上,受万世唾骂。
他们不过是陈砚名垂青史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