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383章谈判2(第1/2页)
更让刘守仁惊惧的,是陈砚对这些证物会在他死后面世的笃定。
放在何处,或者放在什么人手里,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
刘守仁脑子里想到的,是一道明黄色的身影。
陈砚乃是孤臣,所行之事要得到陛下首肯。
如今陈砚找上门,莫不是圣意?
想到永安帝手里的口供,刘守仁眸光暗了几分。
是了,那些东西早就到了永安帝手里,陈砚不过是前来打招呼的马前卒,一旦他不答应,不需陈砚动手,永安帝就直接将证物拿出来,借机把他给扳倒。
他一倒,刘氏一族被抄家、发派戍边在所难免。
若他支持开海,损失的是巨大利润,也会得罪背后世家,往后或许也没好结果。
要是他不支持开海,刘氏一族现在就有巨大的危机,他刘守仁下场只会比徐鸿渐更惨。
两条都是绝路。
到了如此绝境,刘守仁很快摒弃一切负面情绪,垂下眼眸思索起来。
见刘守仁如同入定一般,陈砚并不打搅,反倒是悠闲地将黑白棋分开。
刘守仁能爬到今日的地位,绝不会如高坚那般好忽悠。
不过陈砚并不着急。
今日有许多人看着他进入刘府,他就不信刘守仁敢在自己府邸对他动手。
刘守仁看似眼前有两条路可选,实则只有一条路。
他陈砚等着就是。
只一炷香的工夫,刘守仁就将双手抽出来放在双腿膝盖上,脸色已恢复如常。
“本官可以支持开海,不过那些信物需还给本官。”
陈砚抬起眼皮:“刘阁老凭什么以为下官会答应?”
刘守仁笑道:“你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开海,若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你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你我都会是输家。”
语气一转,便带了三分冷意:“你陈三元能坐在此处威胁本官,靠的就是手里的信物,换了如胡益那等人上来,你又有什么手段能逼迫他们支持开海?”
若陈砚为了一举成名,在当众弹劾徐鸿渐,将徐家的信物交上去时,就会一并将其他涉及其中的人也都一并举报了。
如此举动足以震惊朝野,声名远播。
陈砚只弹劾了徐鸿渐,一来是为了除掉徐鸿渐,这二来,则是为了杀鸡儆猴。
杀一个徐鸿渐,再以此来威胁他刘守仁时,就能让他刘守仁退让,最终目的是为了开海。
哪怕陈砚手头还有其他家的证物,再依法炮制,也绝不会很多。
换言之,陈砚能胁迫的只有如他刘守仁这样的一小群人,一旦这一小群人都落马,陈砚对再升上来的人毫无钳制,开海必然不成功。
陈砚一顿,便道:“不愧是刘阁老,轻易就看穿了下官的手段。开海于本官只是一个政绩,于阁老而言,却是整个家族的未来。就算开海失败,下官也可再往别处使力,下官还年轻,等得起,阁老能否付得起代价?”
“陈三元怕是忘了法不责众的道理,徐鸿渐已因牵扯进此事,整个徐门动荡不安,若牵扯再大,动荡的朝堂让大梁承担不起。”
刘守仁已是一副从容姿态。
“既然是杀鸡儆猴,只杀一只鸡若没用,就可杀第二只,哪怕圣上只愿意杀两只,刘阁老又怎能肯定自己不是被杀的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3章谈判2(第2/2页)
陈砚笑容依旧。
刘守仁确实看透了他的出招方式。
那八份信物,就是他陈砚真正的底牌。
参与走私者极多,若都团结在一处,他根本无力对抗,唯有借着这些信物逐一击破,才有机会。
谁都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信物,有哪些家族的信物,如此一来,那些人就会投鼠忌器。
加之徐鸿渐被他弹劾一事,更是对那些参与走私之人的巨大震慑。
今日若能解决刘守仁,往后其他家也就简单了。
刘守仁能在他的步步紧逼下,很快就看透一切,属实是难以对付。
诚如刘守仁所说,只有留着刘守仁等人在朝堂上,他手里的信物才有用。
一旦真将刘守仁等人都扳倒了,无论朝堂上谁再上来,他陈砚就再没钳制手段,开海也无望。
“信物不到本官手里,往后本官就一直被你拿捏,成为你的傀儡。既如此,倒不如此次奋力一搏,纵使本官倒了,也会被参与走私之人力保。”
刘守仁微微前倾身子,盯着陈砚道:“一旦本官被保住了,你手里的信物也就彻底无用了,且凡是参与走私之人,都与你有仇。只需在底下闹些事,就能让你身败名裂,你所想的名垂青史也会成为奢望。”
他轻笑一声:“一把生了锈的刀,圣上又岂会再日夜相护?到时,只需随意给你安个罪名,就能置你于死地。”
最后一句,已带了浓浓的杀气。
陈砚只淡淡反问:“徐鸿渐已风雨飘摇,保他的人在哪儿?”
刘守仁笑容凝住。
陈砚继续问:“刘阁老是被卷入谋逆案,走私集团为何要保你?莫不是自己活不得不耐烦了,要带着全族与你一同赴死?”
刘守仁那些话看着有道理,实则不堪一击。
他弹劾徐鸿渐,一句都未提过走私,用的是谋逆的罪名。
刘守仁牵扯的也是谋逆案,他陈砚又不傻,到处嚷嚷徐鸿渐和刘守仁走私,得罪半个朝堂后再提开海。
“什么走私,谁走私,下官一概不知,下官只知徐氏族人与宁王勾结,刘氏族人也与宁王勾结,正巧,圣上正在严查涉案人员。”
说完此话,陈砚又是笑容满面:“下官记性不好,除了刘府大门,今晚所说便一概记不住。”
刘守仁脸上神情一寸寸龟裂,眼中只余不可置信。
陈三元,竟如此无赖!
刘守仁气急,不再跟陈砚兜圈子,只道:“若你将信物还给本官,本官便支持开海;若你不愿,本官就只得和你鱼死网破。”
说完此话,一股浓烈的屈辱感涌上刘守仁的心头。
他已位极人臣,竟还要与陈砚一个地方官搏命!
四目相对,便是刀光剑影。
一炷香后,陈砚终于退了一步:“可。”
刘守仁终于松了口气:“信物何在?”
“待朝堂推行开海,下官自会将信物还给刘阁老。”
“需提前给。”刘守仁坚持道。
陈砚再次面露讥诮:“此事由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