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春分刚过,巴青县的土路还陷在融雪的泥泞里。
沈青云踩着深褐色的泥浆往前走,深灰色的夹克下摆沾了些草屑。
车在三公里外就开不进去了,县委书记赵长河想让人背他,被他摆手拦住:“踩踩泥土才知道老百姓的日子有多实。”
路两旁的田埂刚翻过,黑褐色的土壤里冒出点点新绿。
几个戴蓝布头巾的农妇正弯腰撒化肥,塑料桶在田埂上磕出闷闷的响。
“沈书记,前面就是石窝村,咱们县最偏的贫困村。”
赵长河的胶鞋陷在泥里,拔出来时带着长长的泥条,对沈青云解释道:“去年才通上电,今年计划修水泥路。”
沈青云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土坯房上,屋顶的茅草被风吹得歪歪斜斜,院墙是用黄泥糊的,豁口处用玉米秸秆堵着。
如今这个年代,很难想象竟然还有这么贫困的地方。
但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相信。
“春耕的种子和化肥都到位了?”
他弯腰捡起块土疙瘩,捏碎在掌心,细土从指缝漏下去,开口问道:“去年的旱灾影响大不大?”
“种子是县里统一发的抗旱品种,化肥补贴也到位了。”
赵长河翻开笔记本,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对沈青云解释道:“就是灌溉渠还没修通,靠天吃饭的日子还没彻底改过来。”
他指着村东头的方向说道:“那里有口老井,现在还是主要水源,我们计划下半年打三眼机井。”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汉蹲在石头上抽旱烟,烟袋锅在鞋底上磕出火星。
看见一行人过来,都慌忙站起来,裤腿上的泥点子簌簌往下掉。
“这是沈书记,市里的领导,来看咱们了。”
赵长河对沈青云说道。
村长胡老实搓着手上的泥,黝黑的脸上堆着笑,皱纹里还嵌着去年秋收的麦糠。
沈青云和老汉们握手时,掌心触到他们粗糙的老茧,像摸着砂纸。
“大爷,家里有多少地?”
他挨着位穿蓝布对襟褂子的老汉坐下,石凳的凉意透过薄薄的裤子渗上来:“今年打算种啥?”
“五亩多地,种玉米和谷子。”
老汉的烟袋杆在地上画着圈,老老实实的说道:“去年天旱,亩产才三百斤,够吃不够穿的。”他往沈青云身边凑了凑,声音压得低:“领导,听说县里要搞土地流转?我们老两口种不动了,想包出去,又怕被人坑……”
“政策都在墙上贴着呢。”
沈青云指着村委会墙上的公示栏,红纸上的黑字写得清楚:“流转价格不能低于每年每亩三百块,签合同要经过村委会见证,到期还能收回来。”
他接过胡老实递来的粗瓷碗,喝了口白开水,水带着点土腥味,眉头皱了皱,随即说道:“下周让司法局的同志来给大家讲讲合同法,保证不让老百姓吃亏。”
正说着,一阵孩子的笑声从巷子里传出来。
两个半大的孩子追着跑过,男孩穿着打补丁的灰布褂子,女孩的花棉袄袖口磨出了棉絮。
沈青云正看着他们的背影笑,突然僵住了。
风里飘来几句模糊的对话,音节轻快,带着特有的尾音上扬。
“那是……法语?”
沈青云的眉头猛地皱起来,下意识地看向赵长河。
周雪在家最爱看法国电影,他跟着看了不少,对这种语言的语调很熟悉。
赵长河愣了愣:“啥语?”
沈青云没说话,快步往巷子口走。
泥路滑得很,他差点摔一跤,被张耀祖一把扶住。
“书记小心。”
张耀祖的胶鞋在泥里打滑,公文包上沾了块黄泥巴。
巷子里堆着几捆玉米秸秆,两个孩子正躲在后面玩石子。
男孩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女孩咯咯地笑,嘴里又冒出几句沈青云听不懂但能确定是法语的话。
阳光透过秸秆的缝隙照进来,在他们沾着泥的小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
“耀祖,把那两个孩子叫过来。”
沈青云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的心跳有点快。
在这连水泥路都没通的穷山村,怎么会有孩子说法语?
张耀祖刚走过去,两个孩子就吓得往秸秆堆后缩。
男孩把女孩护在身后,脏兮兮的小手攥成拳头,眼里满是警惕。
“别怕,叔叔问你们几句话。”
张耀祖蹲下来,尽量让语气柔和:“那个是市里来的伯伯,来看你们的。”
沈青云慢慢走过去,看见女孩的花棉袄肘部破了个洞,露出里面发黄的棉絮,男孩的裤子短了一截,脚踝在寒风里冻得通红。
“你们叫什么名字?”
他尽量让笑容温和些,想起自家沈静这个年纪,正穿着干干净净的公主裙。
“我叫胡小军。”
男孩的声音细若蚊蚋,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她是我妹妹,胡小梅。”
“刚才你们说的是什么话?”
沈青云蹲在他们面前,保持平视的角度:“说得真好听。”
胡小军把妹妹往身后拽了拽,嘴唇哆嗦着:“是……是妈妈教的。”
“你们妈妈会说这个?”
沈青云的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目光落在两个孩子冻裂的小手上。
村长胡老实这时候也跟了过来,听见问话,脸上的笑僵住了。
“这是胡大力家的娃。”
胡老实搓着手,语气有点不自然,小心翼翼的说道:“他爹前几年在外地工地上摔断了腿,就回村种地了。”
他往孩子身后的土坯房努了努嘴:“他家就在那儿。”
沈青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土坯房的门用铁丝拴着,窗户纸破了个洞,露出里面黑乎乎的。“他们妈妈呢?”
他随口问道。
“哎……”
胡老实叹了口气,烟袋锅在手里转着圈,苦着脸解释道:“孩子妈是大力在外地带回来的,说是,说是以前在厂里上班的。来了没两年就生了病,身子弱得很,不常出门。”
沈青云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在厂里上班?
会说法语的女人,怎么会嫁到这种穷山村?
他想起周雪那些法国原版书,想起翻译软件都未必能准确翻译的俚语,心脏莫名地跳快了几拍。
“妈妈教你们这个,是做什么呀?”
沈青云摸了摸胡小梅的头,她的头发枯黄打结,像一蓬乱草。
小女孩怯生生地抬起头,眼里还含着泪:“妈妈说,说学好了,以后能,能去很远的地方。”
“很远的地方?”
沈青云的目光扫过破败的院墙,墙角堆着半袋红薯,那是这家人过冬的口粮。
他突然站起身,对胡老实说:“带我们去看看他们家。”
不管怎么样,都得看看是怎么回事。
胡老实的脸瞬间白了:“沈书记,大力他,他今天去镇上换药了,家里没人。而且,而且屋里太乱,怕污了您的眼……”
“乱怕什么?”
沈青云的声音很平静,却让胡老实不敢再拦。
张耀祖想上前开路,被沈青云拦住:“我自己走。”
身后一大群人也只好跟在了他的身后,市委市政府的随行人员,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没有一个人敢说话,毕竟沈青云可是市委一把手。
土坯房的门没锁,轻轻一推就开了。一股霉味混着草药味扑面而来,沈青云下意识地捂住口鼻。
屋里光线很暗,只有一扇小窗透进点光。
炕上躺着个女人,盖着打满补丁的旧棉被,听见动静,艰难地抬起头。
女人的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干裂起皮,看见一群人进来,眼里闪过一丝慌乱。
“这是,这是市里的领导。”
胡老实结结巴巴地介绍,声音抖得不成调。
女人想坐起来,却被沈青云按住了:“躺着吧,别乱动。”
他的目光落在炕边的小桌上,那里放着个豁口的粗瓷碗,碗底还剩点黑褐色的药渣。
墙角的木箱上,摆着几本翻得起毛的书,封面上的字模糊不清,但沈青云一眼就认出其中一本是法语版的《小王子》。
他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身体好些了吗?”
沈青云的语气尽量温和,目光却没离开那本书。
女人的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棉被,声音细弱得像蚊子叫:“好多了,劳烦,劳烦领导挂心。”
“孩子们很聪明,法语说得好。”
沈青云突然说,眼睛紧紧盯着女人的脸。
女人的脸色瞬间褪尽了血色,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
胡小军突然扑到炕边,抱着女人的胳膊:“妈妈,我不是故意说的……”
“没事,孩子。”
女人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在他手背上轻轻划了划,像是在做什么暗号。
她抬起头时,眼神已经平静下来:“以前在厂里学过几句,闲得没事教孩子玩玩,让领导见笑了。”
沈青云没再追问,转身往外走。
出门的时候,他看见窗台上放着个铁皮饼干盒,盒盖上印着模糊的外文商标,像是进口货。这种东西,绝不是这个穷山村该有的。
“家里有什么困难,跟村里说,跟县里说。”
沈青云对跟出来的胡老实说,语气听不出异样:“孩子上学的事要抓紧,不能耽误了。”
“哎,哎!”
胡老实连连点头,额角的汗顺着皱纹往下淌。
往村外走的路上,沈青云一直没说话。
赵长河想汇报春耕的事,看他脸色凝重,又把话咽了回去。
走到老槐树下,沈青云突然停下:“赵书记,胡大力家的情况,你了解多少?”
赵长河愣了愣:“就是……就是普通贫困户,去年给他们家办了低保,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他挠了挠头:“他媳妇确实有点怪,不爱说话,也不跟村里的妇女来往,说是有病怕过了人。”
沈青云的目光又投向那条幽深的巷子,两个孩子还站在秸秆堆旁,远远地望着这边。
他的指尖在口袋里轻轻敲着,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一个会说法语、藏着外文书籍的女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穷山村里?
她的病是真的病,还是另有隐情?
沈青云没有再说什么,径直上了车。
“老张。”
沈青云的声音很轻,淡淡地说道:“你回头悄悄查一下,胡大力的媳妇叫什么名字,老家在哪里,以前在什么厂上班。”
他顿了顿,补充道:“让公安局那边在户籍科查,不要声张,查清楚了直接报给我。”
张耀祖心里一惊,立刻点头:“明白。”
离开石窝村的时候,沈青云回头望了一眼。
土坯房的烟囱里冒出淡淡的青烟,在初春的风里慢慢散开。
田埂上的农妇还在撒化肥,动作慢悠悠的,像在重复千百年来的日子。
可他知道,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下,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
车开在泥泞的路上,摇摇晃晃像摇篮。
沈青云望着窗外掠过的土坯房,突然想起胡小梅那双怯生生的眼睛,想起她妈妈苍白的脸和那本《小王子》。
他掏出手机,给周雪发了条信息:“你那本法语词典还在吗,回头借我看看。”
“怎么突然想学法语了?”
周雪的回复很快发了过来:“是不是想陪我看电影不看字幕了?”
后面跟着个笑脸。
老夫老妻了,调侃一句很正常。
沈青云看着屏幕笑了笑,心里的疑团却越来越大。
他知道,这件事绝不像胡老实说的那么简单。
在这穷山村里,那个会说法语的女人,就像一粒不该出现在麦田里的稻种,背后一定藏着故事。
而他必须找出这个故事的真相。
车窗外,夕阳把田埂染成了金红色,几个孩子背着书包往家走,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里回荡。沈青云的目光追着他们的背影,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些。
老百姓的日子里,不光有春耕秋收,还有许多看不见的褶皱,需要他一点点去抚平,去看清。
回到县里的住处时,天已经黑透了。
沈青云坐在书桌前,看着巴青县的地图,手指在石窝村的位置重重画了个圈。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图上投下一块明亮的光斑,像在暗示着什么。
他知道,明天的视察还得继续,但石窝村的那两个孩子,那个会说法语的女人,已经在他心里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