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285章 当年的真相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285章 当年的真相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县城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卖豆腐脑的三轮车叮叮当当地驶过,油条的香味飘进院子。
    沈青云看着墙上的时钟,秒针的走动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他想起自己刚当刑警那年,解救过一个被拐到山区的女大学生,女孩被关了五年,救出来时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
    “但愿还来得及。”
    他对着空气自语,指尖在烟盒上划出深深的痕。
    中午十点刚过,院子里突然传来汽车的刹车声。
    沈青云猛地站起来,看见赵长河从越野车上跳下来,裤腿沾着泥,额角贴着创可贴。
    “书记。”
    他的声音带着疲惫,却透着兴奋,对沈青云说道:“人救出来了。”
    话音刚落,两个特警护着个女人走了进来。
    杨群换了身干净的蓝布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但脸色依旧苍白,怀里紧紧抱着胡小军,胡小梅怯生生地拽着她的衣角。
    三个身影在阳光下投下细瘦的影子,像三棵挨在一起的芦苇。
    “杨群同志,别怕,安全了。”
    沈青云迎上去时,脚步放得很慢。
    他注意到杨群的手腕上有圈淡紫色的印子,像是常年被绳子勒的:“先去招待所休息,吃点东西。”
    杨群抬起头,眼里蓄着泪,嘴唇动了半天,才挤出句沙哑的话:“谢谢,谢谢书记。”
    她怀里的胡小军突然挣开,往后面的警车跑,胡大力被铐在车门上,正恶狠狠地瞪着这边,脸上的血混着泥,看着像头疯牛。
    “爸!”
    胡小军哭喊着要扑过去,被特警拦住了。
    杨群突然死死抱住儿子,指甲掐进孩子的胳膊:“别去!他不是你爸!”
    声音凄厉得像被踩住的猫。
    沈青云的眉头猛地皱起来,对赵长河使了个眼色。
    “把犯人带下去审问。”
    他的声音平静,淡淡地说道:“找两个女同志照顾杨群和孩子,给她们做点热汤面。”
    赵长河刚要走,被沈青云拉住了。
    “说说经过。”
    他指了指赵长河额角的伤,不解的问道:“怎么弄的?”
    “胡老实召集了三十多个村民堵在村口,拿着锄头铁锹的。”
    赵长河摸了摸额角,疼得龇牙咧嘴:“说我们抢人,要砸警车。我想起您的话,让特警朝天开了两枪,立马就老实了。”
    他往警车那边努了努嘴,苦笑着说道:“胡大力藏在柴火垛里,被拖出来时还咬了民警一口。”
    沈青云望着招待所的方向,杨群的身影刚消失在门口。
    “查清楚了吗?”
    想了想,他开口问道:“她到底是谁?”
    “还没来得及细问,不过她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对,一会清醒一会迷糊的,动不动嘴里一大堆外国话。”
    赵长河递过来个布包,对沈青云说道:“这是从她家搜出来的,除了那本法语书,还有个日记本,都是外文的。”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低,“杨群说她不记得老家是哪里的,光记得在粤东打工,不知道怎么被胡大力骗上车,醒来就在石窝村了。”
    沈青云翻开日记本,纸页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娟秀,用法语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他认出其中几页画着城市地图,旁边标着日期,像是在记录什么重要的日子。
    “安排个懂法语的翻译。”
    沈青云把日记本收好,对赵长河说道:“另外联系省公安厅,全国失踪人口库里查一下,重点查十年前失踪的女大学生,尤其是学外语的。”
    他拍了拍赵长河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做得很好,没让老百姓看笑话。”
    赵长河的脸一下子红了,挠着头嘿嘿笑:“还是沈书记您有远见,要是昨天贸然行动,指不定出多大乱子。”
    他突然想起什么,对沈青云说道:“村里还有几户人家的媳妇来路不明,我已经让派出所的同志去排查了。”
    沈青云点点头,目光又投向招待所的窗户。
    窗帘拉着,看不见里面的动静,但他能想象杨群此刻的样子。
    或许正抱着孩子发抖,或许在偷偷抹泪,或许终于敢大口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
    院子里的煤炉还在冒着烟,油条的香味渐渐淡了。
    沈青云掏出手机给周雪发了条信息:“找到一个懂法语的朋友,你的词典可能真用得上了。”想了想又加上一句:“春天到了,该解冻的总会解冻。”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他看见招待所的窗帘动了一下,露出双眼睛,正怯生生地望着外面。四目相对的瞬间,那双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像冰层下终于透出的春意。
    沈青云对着窗户轻轻点了点头,转身走向办公室。
    解救只是开始,接下来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帮杨群找家人,给孩子们办户口,清理村里的歪风邪气,让石窝村真正成为能让人安心生活的地方。
    阳光越升越高,照在招待所的红墙上,暖得像要渗出水来。
    沈青云知道,这个春天对杨群来说,才刚刚开始。
    而对滨州来说,还有更多被遗忘的角落,等着被阳光照亮。
    ………………
    宾青县招待所的临时办公室里,晨光透过老式木窗棂,在积灰的文件柜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青云刚把杨群的资料整理好,手机就在桌面上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周雪两个字。
    “翻译找到了?”
    他接起电话时,指尖还沾着文件上的油墨味。
    窗外的槐树叶被风掀起,露出背面灰白的叶底,像无数只颤抖的手掌。
    “妈托师范大学的朋友找的,法语系的李教授,据说在巴黎留过学。”
    周雪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沙沙声:“我让她直接跟你的车去宾青县,估计这会儿快到了。”
    沈青云看向墙上的挂钟,时针刚过九点。
    挂断了电话,沈青云便把张耀祖叫了过来,让他去路口接人。
    随后,沈青云的目光落在桌上杨慧珍的照片上,那是张大学学生证上的寸照,女孩扎着马尾,青春靓丽。
    县城的主街在雾里慢慢苏醒,三轮车叮叮当当地驶过,车斗里的白汽氤氲成一团。
    片刻之后。
    “书记,李教授到了。”
    张耀祖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带着些许拘谨。
    他身后跟着位穿米色风衣的女士,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透着温和,手里的帆布包上印着滨州师范大学的校徽。
    “李教授,麻烦您了。”
    沈青云伸手相握,对方的指尖微凉:“情况我妈妈应该跟您说了吧。”
    “柳教授跟我讲了大概。”
    李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反射着窗外的天光:“我先去见见那位姑娘吧,法语里有些创伤性记忆的表达很微妙,得慢慢引导。”
    沈青云领着她往隔壁房间走,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吱呀的声响。
    杨群正坐在床边看窗外,晨光落在她消瘦的肩膀上,像层薄纱。
    听见动静,她猛地回头,眼里闪过惊惶,直到看见沈青云才慢慢放松。
    “这位是李教授,能听懂你说的话。”
    沈青云尽量让语气柔和,拉过把椅子放在床边:“有什么想告诉家里的,跟教授说。”
    李教授坐下时,风衣下摆扫过地面的纸屑。
    她先用流利的法语说了句问候,杨群的眼睛瞬间亮了,嘴唇哆嗦着,突然捂住脸哭起来。哭声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像被揉碎的玻璃。
    两个小时后,李教授走出房间,眼圈泛红:“她叫杨慧珍,金陵人,父母是大学老师。十年前暑假旅行时被胡大力绑架。”
    她递给沈青云一张纸条:“这是她家里的电话,她说爸爸叫杨国栋,在金陵大学教物理。”
    沈青云捏着纸条的手微微发抖,纸面被汗浸湿了一角。
    张耀祖出去打电话,跟匆匆闯进来的赵长河错身而过。
    “沈书记,有新情况。”
    赵长河的衣服扣子崩开了一颗,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我们刚才又去石窝村搜查,从三家农户里救出了四个妇女,都是外地口音。”
    沈青云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纸条差点飘落在地上:“怎么回事?”
    “我们审了胡大力的堂弟。”
    赵长河往桌上扔了份笔录,纸张边缘被攥得发皱:“他说村里买媳妇的,十有八九是通过胡大力牵线,他不光自己买,还帮着人贩子物色买家,从中抽成。”
    窗外的风突然大起来,吹得文件柜上的铁皮盒哐当作响。
    沈青云的脸色严肃:“那四个妇女她们都是哪里人?”
    “两个西川的,一个滇南的,还有个说不清家乡,被拐来快十年了。”
    赵长河的声音带着后怕:“要不是这次搜得彻底,还不知道石窝村藏着这么多事。”
    沈青云突然想起胡大力被抓时的眼神。
    那不是单个罪犯的绝望,而是有恃无恐的狠戾。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石窝村周围画了个圈:“胡大力一个瘸子,怎么可能联系上人贩子?背后肯定有人。”
    “我们在他家炕洞里搜出个账本。”
    赵长河从公文包掏出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本泛黄的练习本:“上面记着十几笔交易,收款方写着老鬼,还有几个外地手机号。”
    沈青云翻到最后一页,看见用红笔写的六月货三个字,后面画着个问号。
    他的警察直觉突然炸开。
    这不是零星的拐卖,是有组织的犯罪网络,石窝村只是其中一个据点。
    “让县公安局立刻冻结胡大力的银行账户。”
    沈青云的声音陡然变冷,指尖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查那几个手机号的归属地,还有,把那四个妇女分开审问,问她们被拐的路线,有没有见过同一个人贩子。”
    赵长河刚要应声,张耀祖拿着手机跑进来:“书记,金陵那边回话了,杨国栋夫妇正在赶来的路上,说明天就能到宾青县。”
    沈青云松了口气,却又被更大的阴霾笼罩。
    他看向窗外,县城的炊烟已经散去,远处的山峦在雾里若隐若现,像藏着无数秘密。
    “告诉杨教授夫妇,路上注意安全。”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赵长河:“你带刑警队再去趟石窝村,重点查村干部,胡大力做这么大的买卖,没村里撑腰不可能。”
    赵长河立刻答应着,转身时撞在门框上,却顾不上揉疼处,大步冲了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沈青云和李教授,风从窗缝钻进来,卷起地上的纸屑。
    “沈书记,杨慧珍说想谢谢您。”
    李教授的声音很轻:“她说这十年,您是第一个愿意听她说真话的人。”
    沈青云望着隔壁房间的门,那里传来轻轻的歌声,是法语版的《玫瑰人生》。
    他想起杨慧珍学生证上的笑容,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些,解救一个杨慧珍不够,要把所有被拐的妇女都救出来,要把这张藏在穷山恶水里的犯罪网络连根拔起。
    阳光渐渐爬到办公桌中央,照亮了账本上老鬼两个字。
    沈青云拿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问号,笔尖几乎要戳穿纸页。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石窝村的黑暗背后,一定还有更深的漩涡在等着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