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话音刚落,族老们的表情更加纠结了。五耆老搓着手,眼神闪烁:“有是有,可这银子攒起来也不容易啊。万一来年遇上灾年......”
“是啊是啊,”六耆老连连点头,“这银子得留着救急。”
柳芸看着眼前这些摇头晃脑的老人,心中暗笑。她知道,若是不拿出点手段来,这事怕是要拖上好久。她站起身来,裙摆沙沙作响:“诸位族老,你们可知道孔夫子是怎么说的?”
族老们顿时竖起耳朵,就连一直低头不语的宗主也抬起了头。
“再难不能难孩子,再穷不可穷教育!”柳芸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屋内回荡。
宗主眨巴着眼睛,有些困惑:“这话当真是孔夫子说的?”
“自然。”柳芸面不改色地胡诌,“孔夫子周游列国时,见多了因为没有书院而误了前程的孩子,这才说出这番话来。”
族老们闻言,脸上立刻露出敬畏的神色。只有宗主还在那里皱着眉头,似乎在回忆这话是否真的出自孔夫子之口。
“既然是孔夫子说的......”二耆老迟疑着开口。
柳芸趁热打铁:“我看就建砖瓦的吧!”
“砖瓦?”族老们惊呼出声,“这得多少钱啊!”
“对,”柳芸不等他们反对,继续说道,“砖瓦的最好,既防风又防雨,不用年年修缮。各家出人帮工,能省下不少人工钱。建三间,两间给学子用,一屋给夫子住。”
族老们听得直咂舌,面面相觑。
“大概六十两银子就够了。”柳芸说完,看到族老们齐刷刷倒吸一口凉气。
散会后,宗主拄着拐杖,慢悠悠地去找了老村长。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佝偻的背影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老村长正在院子里晒太阳,见宗主来了,笑着招呼:“今儿怎么想起来找我了?”
宗主坐下,将柳芸的决定告诉他,还特意强调:“孔夫子说了,再难不能难孩子,再穷不可穷教育。”
老村长白了他一眼:“就你那点墨水,还在这儿显摆!”
第二天一早,晨露未干,柳芸便随着去镇上的马车,带着申请文贴去找青禾镇镇长。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她的心却异常平静。
镇长看到她腰间的玉印,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上次来学插秧,老村长就说要退,真没想到这么快。”镇长打量着柳芸,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更没想到新村长会是你。”
柳芸从包袱里取出准备好的礼物,恭敬地递上:“还请镇长多多指教。”
镇长接过礼物,随手放在一旁,拿起柳芸递来的文贴。他的目光在纸上游走,眉头渐渐舒展。
这文贴写得简洁明了,不似其他村长那般大字不识。条理清晰,字迹工整,连建书院的用意都写得格外周到。每一笔每一划都透着一股子干练。
“好!”镇长由衷赞叹,“这文贴写得好!”
柳芸微微一笑,心想这第一关总算是过了。
“我这几日实在抽不开身,柳娘子若是着急,不妨直接去衙门递交文贴。”镇长说这话时,眼神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女子。
柳芸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袭淡青色的裙裾被微风轻轻拂动,任由他打量。
她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毕竟在青禾镇,谁人不知她与卫县令交好?这样的话若是对旁人说,怕是要惹来闲言碎语,但对她而言,倒也无妨。
“多谢镇长指点。”柳芸微微颔首,唇角挂着浅淡的笑意。原本她是顾及镇长面子才来走这一遭,既然对方也知趣开了这个口,那便顺水推舟。
走出镇长家,烈日当头,晒得地面都有些发烫。柳芸撑起油纸伞,缓步向县衙走去。
才到衙门口,就见一个小吏匆匆迎了出来,额头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柳娘子请随我来。”
穿过幽深的走廊,推开一扇雕花木门,办事房内,卫姜正站在窗边,目光若有所思地望着院中那棵老槐树。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笑意。
小吏手忙脚乱地处理着文贴,时不时偷瞄一眼身后的县太爷。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沾湿了衣领,可手上的动作却不敢有丝毫怠慢。
“柳娘子,文贴已经收录在案。”小吏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仔细解释道,“待贵村书院建成,只需派人来知会一声,衙门自会安排人前去查验。若无问题,便可领取二十两补贴,衙门还会派一位夫子前去任教。”
柳芸看了眼站在后头的卫姜,又瞧瞧小吏那汗涔涔的模样,忍不住莞尔:“有劳了。”
待小吏逃也似地离开,柳芸轻笑道:“今日倒是让我也尝了回狐假虎威的滋味。”
“我倒是好奇,”卫姜目光落在她腰间的玉印上,“这玉印你是如何得来的?青禾镇下,竟有如此开明的村子,让一个女子当了村长?”
“大人若是好奇,不如请我喝碗冰饮,我慢慢道来?”柳芸眨眨眼,笑意盈盈。
“走!”卫姜一挥袖,当先迈步。
谁知他带着柳芸直奔卫府,看到柳芸那嫌弃的眼神,连忙解释:“那冷饮五六十文一碗,我这点俸禄可经不起这般挥霍。府上厨娘熬的酸梅汤,在井下镇了半日,比外头卖的只好不差。”
“你倒是会精打细算。”柳芸忍不住笑出声来,声音清脆悦耳。
卫府的后院里,一株老梅树投下浓密的阴影。两人坐在树下的石凳上,面前的案几上放着两碗冒着寒气的酸梅汤。柳芸一口气喝完一碗,只觉浑身舒畅。她一边品着第二碗,一边将韩家村宗祠竞选的经过娓娓道来。
说起这段事,柳芸的眼神渐渐变得深邃。她回忆起那些日日夜夜的努力,那些暗地里的较量,那些明里暗里的争斗。每一步都走得艰难,却也走得坚定。
“就这般简单?”卫姜听完,眉头微蹙,显然不太相信。
“简单?”柳芸放下碗,眼中闪过锐利,“这可是我用了几年光景,一点一滴换来的。从雇佣兰娘做第一个女工开始,到征徭役时有女子顶上,再到如今墨具坊也招纳了诸多女工,甚至能为邻村女子也提供营生......”
她的声音渐渐低沉,眼神中透着坚毅:“这每一步,都是我们女子用实力换来的认可。相比之下,韩大禄他们凭什么能轻易上榜?就连不在村里的韩宇都能候选......”
说到这里,柳芸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远处的梅树上。树影婆娑,斑驳的光影在她脸上流转。那些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有欢喜,有愤怒,有无奈,更多的是不甘。
“你可知道,”她继续说道,“当初我提出让女子参与村中事务时,那些人是什么反应?有人说我不知天高地厚,有人说我不守妇道,更有人说我是在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