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章 万年藤杖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五章 万年藤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诗曰:
    劈崖斜挂万年藤,深壑半悬千岁柏。
    奕奕巍巍欺华岳,落花啼鸟赛天台。
    话说这一天,巧儿早早伺候爹爹用过早膳,忙给爹爹端过一碗茶来,老太守接过来喝了两口,把茶碗放到桌子上,开口对巧儿说道:“明日那几个天竺高僧就要到了,为父想送他们一个礼物,可是咱们没有多少银子。人家远道而来,我们咱们好没有一点表示呢?我记得前些日子,那李公子送给你一件颇为精致的玉器,你拿给为父看看,如果拿得出手的话?你不妨就贡献出来吧。”
    巧儿笑道:“爹爹,明日一共有多少客人啊?”
    鲍太守说道:“天竺僧人有六位,其他几个都是随同的小沙弥。”
    巧儿笑道:“爹爹,你已经准备了多少礼物了啊?”
    鲍太守说道:“那些小沙弥,我已备下礼物,每人送一副文房四宝。那六位高僧的礼物还没有着落呢。”
    巧儿笑道:“爹爹,不是女儿不舍得这玉器,只这一件也不够啊。再者,如果将玉器送给了其中一位,那五位也不好送别的礼物了。依孩儿的想法,不如送一样实用的东西,比如瓷器之类,为好。”
    鲍太守笑道:“你这孩子,不愿意就是了,何必绕这么大弯子啊。这事你不用管了,还是我自己想办法好了。你去玩吧,顺便给我徒儿带句话,说我找他有事商议。”
    巧儿笑道:“爹爹主意多,一定有办法解决的。我去东山玩了。”
    巧儿说罢,就去找李柯去了。巧儿来到后院小屋,李柯正在桌边读书。巧儿笑道:“哥哥,我爹爹找你有事商议。”
    李柯笑道:“小妹,师父找我商议什么事儿啊?”
    巧儿笑道:“哥哥,我猜十有八九是在琢磨你的波斯猫呢?”
    李柯笑道:“不会吧?”
    巧儿笑道:“怎么不会,爹爹是什么样人,你还不知道,为了朋友,连哥哥送给我的礼物都要送人呢。”
    李柯笑道:“是什么朋友啊?这么重要。”
    巧儿笑道:“就是那从天竺来的几个僧人吗?”
    李柯笑道:“这天竺的僧人,身份却也特殊,按理是应该送一件贵重的礼物。”
    巧儿笑道:“哥哥,按理,按理,什么都是按理,按理说别人送给你的礼物应该珍惜保存,不应该再送人了啊?”
    李柯笑道:“我也不愿意啊,那师父要这样做,我又不能违背老人家的心愿啊?”
    巧儿笑道:“你平时这么机灵,怎么一遇到事儿,就抓瞎了呢?”
    李柯笑道:“你不是老说我是书呆子吗?书呆子能有什么好法子啊?”
    巧儿笑道:“嘿,我说你呆,你还真呆啊?”
    这兄妹两个在说笑逗乐呢。这时那太守夫人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太守夫人笑道:“我听说天竺僧人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称其作品为什么墨宝。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写几幅送给他们,不是很有面子吗?”
    夫人这一句话,提醒了巧儿。巧儿笑道:“有了,我怎么忘记了呢?”
    原来这巧儿从小就喜欢画画,而且特别有灵感,画啥像啥,特别是画青蛙画的特别像,她画的青蛙神态活现,就和活的一样。还有一样绝技,就是袖中丹青。什么意思呢?就是她不出手,她和你说话的功夫,就能够作画,堪称天下无双也。
    巧儿想到这里,就做好了准备。不提。
    巧儿笑道:“哥哥,今日天气晴朗,我想到东山挖一些松茸,明日待客用。你如无事,不妨准备几首诗词,也许筵席上派的上用场。”
    说完,走到自己的卧房,取过玉萧望背后一插,带着一把砍柴刀,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篮,就到东山采松茸去了。
    东山就是小沙滩傍边的一座小山,从庄里去东山有两条小路,一条是小沙滩南边的一条小路,路程比较远,再一条就是小沙滩中间的小路,路程近一些。这条路是直接从小沙滩中间穿过,经过了一片小树林,往东再走一里多路就可以到东山了,非常便捷,是一条近路。
    巧儿到了东山的赤松林里,采了满满一竹篮子鲜松茸。今日回来时,巧儿没有按照原路返回,她选择了另外一条近路。这条路中途要经过一个小树林和一条小河,路近一半,不过一路都是山道,特别难走,有时还能够碰着野猪、狼、狐狸等动物。巧儿要是和朋友一起的话,她是不会从这儿走的。今天是巧儿一个人来采松茸,而且明天有贵客来访,巧儿想早些回家,准备筵席的事儿。巧儿是艺高人胆大,就走了近路也。
    且说当巧儿刚刚走到小树林时,忽然听到从小树林里传出一阵劈劈啪啪的声音。巧儿走近前一细看,原来是一棵万年古藤被风吹的前后摆动,有一段古藤在摆动时撞击石壁发出的声音。巧儿看这古藤非常美观,此藤色如血染,坚硬似铜铁,非常笔直,长约四、五米,有腕口粗细。
    巧儿曾经听爹爹讲古藤要长成这么长,这般的粗细,年岁当在万年以上了。以红藤做拐杖,入手柔软,冬暖夏凉。红藤杖不只是可以作为拐杖,还能驱虫防蠹,任何的蛇虫鼠蚁都不敢轻易靠近,所以也可以作为防身的宝贝。巧儿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偶然得到如此珍贵的古藤杖。
    巧儿平时听爹爹讲过古藤的故事,知道红藤杖的诸多好处,原来红藤杖主要产于浙之天台山,奇峰绝壁,寿藤蟠结,多千百年物。有藤苍健而文理坚韧,皮起块礌凹凸之形,土人择其奇挺者制为杖,剥去其皮,色如枣红或黄如蜡脂,或赭如栗壳,陆离相间,形殊朴茂。一杖需数十金,专为崇林禅师所采,长至八尺外者价尤昂。盖藤性善纠,长则必曲。土人先将细藤缚竹竿以辅之,待其长成后制杖,往往皆其祖父所缚者。
    这万年藤在人迹罕至处,一长就是千年百年,要得到一支红藤杖相当不易,光是培植就颇费心机,爷爷那代将细藤缚竹竿以辅之,到孙子时才可去采集。加上出自奇峰绝壁处,采集难度相当大,一杖需数十金。紫金藤杖的材料是一种天然生长的紫藤,在天台山野之中,藤蔓遍地,天台藤,可斫为杖,然有数种。有含春藤、石南藤、清风藤者,婆藤、天寿根藤和竹藤。而以竹藤做成的手杖,最为名贵,称华顶杖或红藤杖,《天台县志》就记载,万年藤出华顶,可为杖。
    如此宝物,寻常人自然无缘拥有。而一旦拥有,就别无所求了。俞樾是晚清著名经学家,章太炎、王廷鼎都是他的门生,俞樾六十大寿时,门生纷纷上门祝寿,王廷鼎送给老师俞樾的寿礼,就是一支红藤杖。此杖来自天台山北乡,“长七尺余,形微扁,色红而腴,旁一细藤作姜黄色,自头至末盘结藤身,若合而若离,质轻体直。”俞樾得此,视若珍宝,走到哪里,必带上。
    大凡拥有天台红藤杖的名流,都少不得拿心爱的手杖显摆一番。唐代大诗人陆龟蒙、皮日休对红藤杖都有专门的题咏。陆龟蒙说自己的红藤杖:
    万古阴崖雪,灵根不为枯。
    瘦于霜鹤胫,奇似黑龙须”。
    皮日休的红藤杖更是出名,明人谢肇淛的读书札记《五杂俎》就有记载:“皮日休有天台杖,色黯而力遒,谓之华顶杖。”皮日休洋洋自得地赋诗道:“金凌仙树杖,道客自携持。”这手杖在素喜游山玩水的风流名士手中,无异于时髦的户外运动装备。陆游有一支绍兴产的老藤杖,他有一首《古藤杖歌》:
    我有古藤杖,夭矫蛟龙形。
    生於峭壁绝顶上,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陆游视此杖如宝物,他带着这根家乡的藤杖,“历吴入楚上巴峡,北游直看秦山青”,但是陆游最想得到的还是天台的红藤杖,他在诗中道:
    老病龙钟不自持,饱知藤杖可扶衰。
    明朝欲入天台去,试就高人乞一支。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也很喜欢天台红藤杖,但“一杖需数十金”,“时或至于绝粮”的他自然无力购买,他的朋友姚文洁有一支红藤杖,吴敬梓很是艳羡,他写了一首《天台红藤杖歌为姚文洁作》:
    卧梅书屋春光丽,客来叩户探清制。
    卧梅老人倒屣迎,呼童执末趋同行。
    云是天台红藤杖,天台老僧昔我贶。
    二十五年常函藏,斑深色古寿者相。
    摩挲今日拂尘埃,笑语闲庭步紫苔。
    巧儿要用这棵万年藤给爹爹作杖,巧儿发现古藤生长在一个巨石旁边。
    巧儿一看这巨石大概有五丈多高,十围粗细,周围滑溜溜的,没有可以攀登落脚的地方。巧儿围着巨石转了两圈,仍然没有新的发现,此时只有顺着古藤望上攀登,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巧儿就抓住古藤,一下一下的爬到巨石上面了,原来古藤就长在悬崖的石缝中。
    巧儿取出砍柴用的弯刀,不一会就把古藤砍下来了,巧儿把古藤丢下巨石后,又顺着古藤回到了地上,巧儿心里非常高兴,就扛着古藤回家了。正是:
    万年藤杖是传说,养颜健身有灵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