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章 金猫失踪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六章 金猫失踪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满庭芳词: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话说鲍太守看见巧儿和李柯在一起,心里非常高兴,不由得就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往事来了。
    原来这鲍太守自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尤好岐黄之术。青年时在龙山中遇见一隐士,遂拜其为师,学会了高明的医术,艺成后游学四方。因为他德高望重,被举孝廉,做了官了。后来累迁最好调到南海任太守。
    他到了岭南之后,在不影响公务的情况下,依然在给下属以及附近的居民进行诊疗服务。他经常到罗浮山采药,发现罗浮山环境优美,是个好地方,就决定以后退休后到这里颐养天年。他就让夫人在这里开了一家小酒楼,送女儿到惠州姥姥家读书。他的名声好,技术高,当地居民请他看病,为了方便,他在罗浮山东坡搭了几间草房,免费为人送医送药。
    在罗浮山期间他遇到了在此隐居的一位老武术家。老人收鲍太守为关门弟子,鲍太守跟随恩师学艺一十六年,尽得老师真传,其看家本领就是三十六路天罡刀,鲍太守后来在深山里得到这支玉箫,他把天罡刀衍化成玉箫了,武艺更加出神入化,成了他的看家绝技。后来老师到外边游山玩水去了,从此与老师就没有了联系。
    这鲍太守看似一个大官,实际上是个隐居的高人。他只有巧儿这一个女儿,爱惜倍至,是心头肉,掌上明珠。他在巧儿五、六岁时,便较女儿读书写字。
    这巧儿特别聪明,一学就会,因为没有小朋友,她便一个人游荡在山野中,终日与野兔花草为伴。
    一天清晨,巧儿早早起了床,正在朝霞漫天的花丛中游戏,忽然发现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个人在专心的练习武艺,动如猿猴,敏如燕,闪展腾挪的非常好看。巧儿顿生好奇之心,走近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巧儿生来好动,看到高兴处就又唱又跳,也学习爹爹一样打起拳来。看官你也别说,这样过了十天半月,倒让她耍的有模有样的了。
    这一日,鲍太守在东屋打坐,巧儿看到一枝精美的玉箫,这支羊脂玉雕琢的长箫不仅是一件稀有的乐器,而且是一件防身的兵刃。鲍太守一生闯荡江湖,威震四海,全凭这件奇门兵器呢。
    看官看到这里可能认为写书的在乱讲,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怎么会认识玉箫这种高雅的乐器?说书的确实没有糊弄大家的意思,小说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一个情理还是要的,这是题外话。
    巧儿虽然年幼,悟性却高过常人,原来鲍太守本身除了精通医学和武功之外,还擅长韵律,从巧儿四、五岁时便开始教习乐理及相关知识。所以今天一看到这件东西就认识是枝玉箫。
    说来也奇,巧儿一见此物便爱不释手,巧儿拿起玉箫就要吹上一曲,忽然又停住了,重新将玉箫包好,望东屋走去,到门口伸头望屋里一看老爹爹还在假寐。
    复折身回来,把玉箫望背后一插,连跑带跳就到了村头的小桥边,急忙从背后抽出玉箫,深吸了一口气,就吹奏了一曲满庭芳。
    高亢的箫声顿时传遍了寂静的小山村,巧儿是一曲接着一曲,一连五、六个曲子。
    巧儿幼稚的脸上已经渗出了许多细小的汗珠,这时鲍太守睡梦中听到庄外传来箫声,心中诧异,此地只有我一家人,并无别人,今天怎么会有生人到来。
    从箫声听来,还有几分熟悉。因此,鲍太守走出庄外要看个究竟。
    刚到庄头,就看见桥上有一个小孩,仔细一瞧,原来正是爱女巧儿。巧儿一看爹爹到了,立即连跑带跳的扑到爹爹怀里。要爹爹把这枝玉箫送给她。
    鲍太守知道巧儿天赋非常高,而且还极有胆量,就把平生所学悉数传给了巧儿。
    巧儿长到十四五岁时就尽得鲍太守的真传。不要看巧儿是个女孩,她已经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医术、武术瑜珈和各种武术器械没有一样不精,特别是那枝玉箫,更是练的出神入化。就连鲍太守也称赞不绝,常常说,如果巧儿是个男子,那一定能够成为一代宗师。
    鲍太守看巧儿已经长大成人,一心想为女儿找个好人家,所以,这两年也有意到山外转转,就是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当那一天看见李柯之后,鲍太守已经有了想法,看官已经知道了,在此就不须多讲。
    且说这几日鲍太守为了准备给天竺客人的礼物,也着实动了不少脑筋。说起来也真难为了他,表面上看他穿的漂亮,做的官大。实际上当时的工资并不高,一个月也就是三两银子,有时还拖欠不给呢。这鲍太守又特别清廉,公家的便宜是一点不沾,正是两袖清风。
    她夫人开的酒楼实际也赚不了几个钱,原因也很明显,这罗浮山是个旅游胜地,可是当地人几乎家家都在做生意,酒楼、茶社特别多,这鲍夫人又没有帮手,生意怎么会好呢。
    鲍太守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硬要充好汉,他开始琢磨巧儿和徒儿手里的两样宝贝了。
    话分两头,李柯听了巧儿的一番话后,心里也打起了小算盘。苦思苦想了一会,最后还不能够不去见师父啊。李柯来到二楼,看到师父在闭目养神呢。原来这鲍太守等人的心急,其实时间并不久,从巧儿去通知李柯到李柯上楼,最多也就是半个小时,可鲍太守却觉得过了很长时间了。李柯一看师父在休息,心中暗喜,转身准备溜走。
    不料,李柯刚要回头,鲍太守说话了:“李公子,怕什么啊?你拿个烂铜猫当宝贝疙瘩,这很正常吗,小孩子吗,没有见过世面,不奇怪。老夫什么稀罕物没有见过,叫你来,是问你一件事儿。”
    李柯没有想到师父会来这一招,还真没有办法回答。李柯笑道:“师父,您老有什么事儿尽管说,只要徒儿能够做到,一定……,”
    那话还说完,鲍太守就笑道:“徒儿啊,这两天咱酒楼里好像有老鼠似得,你把那个铜猫放到这儿,给老鼠一个下马威,如何?”
    李柯笑道:“师父真会开玩笑,一个铜猫怎么会捉老鼠呢?”
    鲍太守笑道:“李公子,你还真别说,铜猫要是发起威来,比真猫还厉害百倍呢?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听过吧?你想,老鼠没有周瑜聪明吧,祂怎么知道真假虚实呢?”
    李柯一听这话,知道是不拿出来是过不了这一关啦。李柯笑道:“师父,您老少坐,徒儿这就去取来给您就是了。”
    鲍太守笑道:“好孩子,我老坐着也累,我去外面走走,顺便到你屋里看看你的宝贝疙瘩。”
    那鲍太守是怕李柯反悔,所以是不达目的不放手。李柯只好唯唯诺诺,无计可施也。
    且说这师徒二人来到后院,进屋,李柯笑道:“师父,您坐,我给您找铜猫。”
    鲍太守笑道:“李公子,别客气,我还要去散步,你快给我?”
    李柯走到窗前,打开书箱,李柯愣住了,脸上的汗就出来了。鲍太守一看李柯如此状态,心里有些后悔了,这孩子太为难了。鲍太守婉转笑道:“好孩子,为师是给你开玩笑的,这个铜猫虽然漂亮,可是并不贵重,怎么可以作为礼物送给贵宾呢。你去找你师妹去吧,我去散步了。”
    鲍太守说罢,转身就走。李柯笑道:“师父,留步,我知道师父做的这一切都是对的,徒儿也是诚心诚意,不知道,为什么这铜猫不见了。”
    鲍太守看李柯那个样子,不像是说谎,就说道:“会否被你小妹拿去了啊?”
    李柯说:“不会,小妹去东山采松茸去了,现在还在去东山的路上呢。”
    鲍太守笑道:“会不是你师娘拿去了呢?”
    李柯说:“师娘,一早就去东菀准备明日招待客人的材料了,现在也正在回来的路上呢?”
    鲍太守一听李柯这样说,心里也犯嘀咕了。李柯说:“我刚才去找师父时,这铜猫还在呢?这中间没有五分钟,怎么会不见了呢?”
    鲍太守笑道:“孩子,你不会记错地方了吧?”
    李柯道:“绝对不会!”
    鲍太守笑道:“这就奇怪了,难道这铜猫真的成精啦!”
    李柯道:“事儿确实很蹊跷啊?我有一种感觉,好似暗中有一种神秘的人物在故意为之。”
    李柯深思了一会说道:“师父,徒儿认为事儿没有这么简单,一定是冲师父您来的,您老有什么仇家吗?”
    鲍太守笑道:“为师一生清廉,待人以诚,怎么会有仇家呢?”
    李柯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得,急匆匆说道:“师父,您老去东菀路上接师娘,徒儿我去东山找师妹去,不能够再耽搁时间了。”
    李柯不容鲍太守说话,又说道“师父,如果天黑之前我和小妹还未回到家的话,您就去广府调兵好了,目的是要保护好天竺贵宾。要是真出现意外,那就糟了。”
    李柯是一边说,一边从书箱里取出一副熟铜镇尺,李柯将镇尺插到腰带上,外边穿一件旧长衫,双膝跪倒,给鲍太守行了个大礼说道:“师父,保重,徒儿走了。”
    鲍太守还没有反应过来,那李柯已经走出院子了。
    李柯走了,鲍太守想了想,也觉得有些后怕,他快步回到卧室,取了一根短棍,就直奔去东菀的小路也。正是: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