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苓九暗自窃喜了一会儿,突然发现不对劲,神色一紧:“不对,我不识字,怎么给你写信?”
“哦~不识字?”顾南承若有所思,看着苓九的眼神怪怪的,但等苓九再仔细看过去时,依旧是不变的淡然温和。
顾南承盘坐于席上,拿起一本书册,靠在案几上,懒懒散散的说道:“镇上那么多写字先生,你站在大街随处一看就能瞅到,写信寄信的银子我出。”
这么一说,苓九顿时满意,她迈起小碎步,屁颠屁颠来到顾南承面前:“找他们多没隐私啊,万一我又犯了什么忌讳,他们把我给告到县老爷那去咋办?”
顾南承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他真想撬开苓九的脑袋,看看你们究竟都装了些什么东西,无奈摇头:“那路边的写字先生一生就没见过什么官,我看连县令里的主溥都没见过,更遑论那些达官显贵的忌讳了,还把你告了,你以为你谁啊,若是不放心,可以等我休沐回来再说。”
“那等你休沐回来再说。”写信多麻烦啊。
“随你。”
苓九又简单的与顾南承聊了几句,便又翻身爬窗离开,拍拍屁股,扬长而去,没有一丝留念,余下顾南承一人望着案几上的脚印,无奈叹气,他是被这丫头整的没脾气了。
———————
不厌斋存在于大周朝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其背后的势力就是朝廷,由先皇创办,遗传给今日的皇帝,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给读书子弟提供免费的书籍阅读权利,类似于现代的“新华书店”,这一点让更多的寒门子弟投入到科举的行业当中,每一个在不厌斋孜孜不倦的学子,对朝廷那是一个感激涕零,都有一颗报效祖国的热血丹心。
不得不说,大周朝的先帝十分有远见,当年跟随太祖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将臣皆被封为了贵族,久而久之,竟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勋贵势力,所谓的科举制形同虚设,大部分的进士皆出自世家大族手中,被贵族垄断,没准你站在朝堂上,左边是你堂兄,右边是你姐夫,前边是你老舅,后边是你侄子,再仔细往前瞅去,也许你老爹就站在那,这朝堂上难得几十号人,个个沾亲带故的。
而不厌斋的出现,渐渐打破了这个局面,寒门子弟在考场上逐渐涌出头来,再加上皇帝的有意推动,进士及第大半是寒门出身,近些年来,更是没有世家大族的出现,其后先帝颁布的贵族爵位三代以后开始逐步降阶的律令,更是对勋贵势力的一种打击,当年的一些措施到了今日这效果也都显现出来了。
苓九若有所思的放下手中的书册,感慨万千,这大周朝的前三任皇帝皆是明君,在他们的带领下,大周朝的经济发展是空前绝后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历来最好的。
苓九在家待了几天,其后又找了个理由随刘奶奶一同到镇上来卖豆腐脑,只要苓九在,这豆腐卖的也比平时好,刘奶奶也乐得苓九跟着,一卖完豆腐,苓九又寻了个理由,来到了不厌斋。
不厌斋一共分为上下两层,一楼又有前坊和后坊之分,前坊为男子区域,后坊为女子区域,二者由多个屏风相隔,不得互相打扰,不得窥视,而二楼就是一个个的小单间,为挑灯夜读的寒门子弟提供休息的地方,一晚仅需五文钱,简直是白住。
相较于前坊的济济一堂,这后坊倒要显得冷清许多,一眼望去,数都数得过来,苓九看了看已经翻完的野史,又往书架上仔细挑去,女子能阅读的书本类型有限,不得阅读正史,不得翻阅四书五经,不得观看六艺经传,架子上摆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女训》、《女诫》之类的书籍,还有游记、野史、话本,这些书在那些读书人眼里难登大雅之堂,当然,不正经的读书人另说,毕竟这些书读起来是要有趣得多。
往后的几日,苓九皆同刘奶奶一起来镇上卖豆腐,每次都能得十文钱,卖完豆腐,按照惯例寻了由头去了不厌斋,这几日,苓九的收获可不小,大致的了解了大周朝的人文风情,生活习俗。
随手拿了一本觉着有趣的游记,正准备找个地方坐时,一个梳着双丫髻,穿着粉色衣裙的女孩唤了一声苓九。
“这位姑娘请留步,我家小姐有请。”
“你家小姐?”苓九不动声色的朝那丫鬟身后不远处的隔间里望过去,被竹帘挡住了视线,只能看到一个端坐的下半身,还是侧面的。
“你家小姐寻我做什么。”
那丫鬟似有些不耐烦,轻皱眉头,语气些微不快:“奴婢不知,姑娘去了自是知道。”
苓九淡淡瞥了那小丫鬟一眼,她为人宽宏大量,自然不跟她一般见识,收回了视线,径直朝那隔间走去,坐在背靠椅上,朝对方望去,是个颇为标志的妙龄少女,相较于苓九的青涩看起来要成熟许多,观其衣着,家境殷实,行为举止之间,颇有礼仪,面容清秀,有妆容点缀,也算得入眼,就是那一双眼睛,苓九怎么瞧都觉得不舒坦,当然,面上不显。
苓九勾起唇角,十分真诚:“这位姐姐唤妹妹来所谓何事。”
“哦,姐姐已在此观妹妹多日,见妹妹读书实广,就不禁起了想要见上一见的心思,望妹妹勿要多怪。”
“怎会,姐姐唤妹妹来,是妹妹的荣幸。”苓九眉眼弯弯,假笑自然。
“这是上好的碧螺春,妹妹可要试试。”
苓九低眸看向对方所指的茶水,嫣然一笑:“姐姐盛情难却,妹妹我就却之不恭。”
苓九刚含一口茶,就听对方道:“我见妹妹似乎已到了说亲的年龄,可许配人家。”
这话说的,可真是有够冒犯的,苓九放下茶盏,又听多方道:“哎呀,你瞧我,见妹妹亲切,一时多有冒犯,多有得罪,妹妹勿怪。”
苓九望对方十分歉意的样子,内心深处翻了个白眼,你都这么说了,我还怪啥。
“无妨。”
“那就好,”随即那女子转头唤来身旁的丫鬟,“春喜,将桂花糕拿来。”
“这桂花糕可只有县里的罗记点心铺才有,想必妹妹也没尝过,可要试上一试。”
苓九见此,心中了然,这又是丫鬟,又是碧螺春,又来了个难求的桂花糕,这位“姐姐”是在向她显摆啊,但她何时招惹了这号人物,原身的记忆里也没有啊。
来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