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苓九轻笑一声,伸出玉手从那碗碟里拿起一块桂花糕,低着嗓音道:“这桂花糕原来这么稀罕的啊,我以前竟浪费了许多,真是罪过,以前吃在嘴里,只觉软糯滑润,甜而不腻,清香可口,现如今,瞧着都只觉腻,妹妹我还是不吃了,姐姐想必吃得不多,那得多吃吃。”
坐在苓九对面的女子脸色一下子铁青,要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但好歹还有几分自持力,竟依旧笑着与苓九谈话,只是手上握住的丝帕已经完全捏在手心里了。
“倒是姐姐疏忽了,下次姐姐再换一种吃食来。”
“妹妹在此先谢过姐姐了。”苓九笑的十分真诚,甜滋滋的。
“对了,我观妹妹似乎识字甚多,不知是何人相教,小女不才,家父乃是县里清河书院的山长。”
哟,开始摆身家了。
等等,清河书院?那不是顾南承读的书院嘛。
上来就问我可许配人家,再来一系列的下马威,又问我何人教我识字,这女子是…顾南承的爱慕者?
苓九皱眉,心里破口大骂,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那人没事长那一张惹桃花的脸做甚。
调整好心态,苓九继续作战。
“姐姐这般好的家世,可许配人家。”
“未曾许配。”说着,竟害羞起来,脸上泛起红晕,好一个娇俏美人儿。
“妹妹瞧姐姐年龄也大了,该早点许配人家,免得成了一个老姑娘,到时候人老珠黄,更不容易嫁出去。”
“你……”主子未出声,旁边的丫鬟开始为她家小姐打抱不平起来。
“怎么,我说得可不对,”苓九佯装受到惊吓,“姐姐也要听妹妹一句劝,世间好男儿那么多,别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树上,还是棵有主的,说出去也是让人笑话,万一为了一棵歪脖子树将自己吊死,多得不偿失啊,妹妹我说得可对。”
“你……”女子无法再平静下去,一张脸气的通红,她怎么可能没听出苓九话语里的讥讽,气急之下,竟失了规矩,口出狂言:“你一农家女怎配得上他,他注定要金榜题名,到时候你将会是他一生的耻辱。”
“既然注定要金榜题名,你一小小书院的山长之女就配得上?你该回家好好照照镜子,记得照前把妆给卸了,免得给自己一丝错觉,告辞。”
苓九戴上帏帽,也没了待下去的心思,快步离开了此处。
见苓九满不在乎的离去,女子气急,盯着苓九的背影眼冒怒火。
当她第一次见到苓九的那一张脸时,就露出了嫉妒的神色,恨她自己为何姿质平平,配不上他,每次在院里她只敢远远的瞧着那人,不敢靠近,他就似那天上的仙人一般,纤尘不染,清华高贵,举手投足之间,皆让她痴迷,但只要想到自己这张平凡的脸,她就忍不住的升起一股浓浓的自卑感。
她一直以为她只要远远的看着就好,不去打扰,只要每天能看到他就行,可当听说她已有了未婚妻,便止不住的嫉妒,连她都配不上的人,一个乡下的农家女凭什么,冲昏头之下,她以回镇上看望外祖母为由,想要见上一见他所谓的未婚妻。
苓九出了不厌斋后,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一个炮灰情敌,更不用说,她对顾南承又无意,何须放在心上,给自己找不痛快,现在最要紧的,是劝说杨氏答应来镇上摆摊。
经过这几天她的多番考察,已经将青山镇给摸得透透的,哪个地段的人流量最多,其摊位租金的价格,还有一些原材料购置的商家选择,都一一打探清楚,只待杨氏点头,并传授方子,将其教会,便开始踏上这征程的第一步。
苓九于傍晚时分回到了小青村,还揣着刘奶奶给的一块豆腐。
此时杨氏正在赶制一件衣裳,是给苓九备着过冬的,条件有限,没有太多棉花来塞,但至少比这用楮皮做的纸裘要强一丢丢。
苓九在一旁看着,又是感动,又是心酸,更是坚定要赚钱的想法,至少要赶在冬天来临之前,给杨氏也备上一件过冬的棉衣,于是苓九不在瞒着杨氏,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与她。
原本以为杨氏会高高兴兴的接受她的想法,没想却被严词拒绝。
苓九懵了,这跟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她呆愣愣的问道:“为什么。”
杨氏放下针线,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你还小,有些事情你不懂,你未来夫家可是读书人家,娘听人私下里说过,顾南承的娘以前似乎是个官家小姐,好像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才会嫁给顾家老二的,娘也不说别的,就单单顾南承,他以后是要考取功名,当官老爷的,就算以后只是个秀才,但总而言之怎能有一个商贾出身的妻子呢?”
苓家哑然,感情她的计划就因为顾南承泡汤了?!
现在扔了还来不来得及,毕竟不能让一个可有可无的男人毁了她的发财梦!
当然,苓九可是不会将自己心中所想告知于杨氏,这要是说了,她今晚还不得被扒一层皮。
生在古代就这事最麻烦,啥事都以夫家为天,做什么都束手束脚的。
“小九,你听到了没有。”杨氏厉声道。
“娘,我......”一刹那,苓九真想说出,她可不可以不要那个男人了,当然她是不能说出这番话的,因为最后不管是她退,还是他退,最终倒霉的还是她自己,真难。
苓九轻咬嘴唇,面露难色。
“娘,您别说了,我想静静。”
思绪混乱的苓九,扔下这句话,便跑了出去,任其杨氏在其身后叫唤。
又是那条溪,布满了河蟹,又是那块大石头,躺着一个人儿。
苓九躺在有些凹凸不平的巨石面上,夜晚的微风吹动了裙摆,她看着晚霞的余晖,静静的想着对策。
她不是一个很容易被打倒的人,既然杨氏那条路行不通,那就换条路走,道路千万条,何必困死在一条路上。
但问题是,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如果没有“女子未及笄不得购置产业”的律令,她也不会如此被动。
她不行,那就得找个能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