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七十二章前路崎岖(第1/2页)
“王将军,你不认识我了,我是王天喜呀?”王大伯兴奋地说。
王将军激动地说:啊,兄弟,我想起来了。原来你还活着,太好了,太好了。
两个老战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没有语言。大家看着两个老人,都很感动。这就是经过了生死考验后的战友情,这就是分别了五十多年后的第一次意外重逢。
将军的儿子前去搀扶老人,说回家后再慢慢谈。将军一行十人,有胖胖的妻子,有儿孙,还有警卫和保健兼秘书工作人员。乡政府领导邀请王将军一行先到办公室歇息一下,喝点茶,吃了午餐再回老家,将军欣然答应先喝茶歇息会儿,再作打算。
王支书亲眼目睹了威武的王将军风采,一直跟在王将军后面,也在乡政府接待室休息。
王将军一行没有在政府伙食团吃午饭,而是积极赶路,说先回一趟朝思暮想的老家再说。王文军和王文兵用背篓背着重重的行李,跟在王将军后头。王将军说:都进入了这个年代,老家的公路还没有修通,不通车,乡亲们还过着肩挑背扛的日子,真苦了大家了,我内心有愧。
朱支书接过话题说:王将军哪,我们村里正计划在今冬明春修通场镇至马伏山的村道,请你老人家帮我们说几句话呢。
还有村干部接过话题:是的,这公路实在不能耽误了,你看,没有车子,光靠人力背东西,太苦了,还请将军帮忙呼吁一下哈。
王将军在深思间没有答话,王文兵气喘吁吁地说:大爹,你看,老家的人确实苦,赶场上下,都不方便,一去一回,差不多,要耽误一整天的时间。
王将军说:好的,回去后,与村干部商议一下,到上面争取一些资金,早些了却大家多年的心愿。
王将军终于表态了,同路人都很高兴。
村里的妇女主任兴奋地说:到那时候,将军不用象今天这么辛苦地走路,就可以在家门口下车,我们全村人都会在村口迎接王将军,那多好嘛。
王将军一行开始爬坡了。望着那长长的石梯,胖胖的妻子觉得腿软了,说自己走不动了,便在路边一块干净的石头上坐下。将军夫人姓蒋,东北人,自小生活在东北大平原,从没有走过马伏山这种一高一低的山路。将军夫人脱掉了军大衣,好胖好高大的身材,估计是年龄大了,平时缺乏锻炼,看起来体重不少于80公斤,在老家基本上见不到这种宽堂大脸身材肥硕的女性,也算开了眼界。
将军的女儿王思思也说自己的脚板磨起了血泡,走路有些疼。王将军鼓励思思要坚持,要学习红军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王思思出生在东部沿海城市,道路平坦,从没有走过老家崎岖的山路,可以理解的。
王文军问王支书:大妈身体太胖了,走不动怎么办?
王支书回答道:不能苦了将军夫人,你把行李放下来,我来背,你回去告诉王主任,叫他请几个大劳力,找一副滑竿来,把将军夫人抬上马伏山。我们就在这里等。
王文军说辛苦王支书了,便放下行李空手上山,跑起来很轻松。象王文军这样爬山时如履平川的马伏村人多着呢,这是多年练就的功夫,那些中学生天不亮吃早餐,跑步到完小读书,下午放学,又匆匆赶回家吃迟到的午饭,比起那些练习马拉松的队员来差不到哪里去。别说到街上读中学,就是读村小时,从马伏山下来进学,也要跑几公里的路,一上一下,天天如此训练,爬坡的功夫了得。
王思思脱掉皮鞋,穿了三双厚厚的袜子走路,可以继续爬行山道。将军夫人只好等坐滑竿了。
王少军是军人,身体还不错,走路时感觉没有大不了的。
将军夫人肥胖的体重,让村里几个大力士抬起来分外费力,每个人都压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贴身衣服都可以挤出水来。好在将军还行,虽然身体发福,但还能独立行走山路,不需要劳驾体壮如牛的年轻老乡。老乡们私下议论,抬了好多年的滑竿,还有轿子,基本上都是送病人下山进医院,还从没有抬过能吃能喝能走的好人,今天算是开了个头。要不是将军夫人的话,他们还真不愿意接受这样不给力资的活儿。将军说了好多个“对不起”,好多个“谢”字,跟大家添麻烦了,但老乡还是没有说什么不该做的,都认为有机会跟将军帮忙是大伙儿的福气。将军夫人是东北平原人,没有走过山路,更别说爬这样的陡坡了。所以她只能靠大家帮忙抬上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七十二章前路崎岖(第2/2页)
将军小儿子王少军也觉得好累,觉得是锻炼的好机会,说在部队很少这样练习过。又因为是在将军领导的部队当兵,将军的儿子难免开小灶,就是当的耍耍兵,实际上在部队就是混日子。尽管将军跟连队打了好几次招呼,叫把王少军这小子管紧些,不要让他搞特殊化,但基层首长操作起来很困难,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走大规矩就算过去了。这王将军仗着自己是将军公子,又是出了名的大帅哥,所以他谈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女兵,都一阵风地来得快去得快,整得好多女兵都不敢接近她,避而远之。所以,这段时间,王少军在感情上是个空白。这个问题,王将军都批评过不争气的儿子,叫他不要损毁了将军老子多年来在部队建立的虎威和良好形象。
王少军有意识地跟妇女主任套近乎,王将军早已看出来了,觉得有些不对劲。实话说,将军对妇女主任第一印象也不错,清纯漂亮,谈吐大方。他问了她父母在做什么。妇女主任如实回答:家在重庆,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也在重庆工作,自己现在是下乡知青。将军夸她说:原来是教授的女儿,怪不得这样彬彬有礼,不愧为大家闺秀,好样的,好样的。
王支书背着王文军所接行李中的一个大皮包,有些沉重,不知是什么东西,估计是好吃的,东北带过来的土特产,让老乡尝尝。
王少军滔滔不绝地跟妇女主任讲部队的生活,特别讲了女兵中发生的新鲜事。妇女主任感到特别新奇。她说自己也想当一名女兵,过一过军旅生活。王将军说:你真正想参军的话,我可以让你顺利进入我们那个部队。
王支书接过话题:不是说女兵的考试程序特别复杂,每个县一年都送不了几个女兵吗?
妇女主任也证实胡玲玲说的是事实,想考上女兵特别难。王少军也承认是这样,只不过,有些事情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要看对哪些人而言。女兵首先是看人长得漂亮,身材要高挑,家庭出生好,因为去了部队后。有一部分人自愿做军官太太,所以要求特别高。这几个条件,郑嘉嘉都符合。
妇女主任认真地说:我虽然想当兵,但并不想做军官太太,呆在家里像保姆一样伺候严肃的丈夫,多没意思。我要做有志青年,不能在家里窝一辈子,象金丝雀,多没意思。
王少军说:做不做军官太太,也看自己的,那是不能强求的。可退一步说,部队与地方不同,到处都是军人,不是军官就是士兵,你难道还想找个做士兵的太太吗?
郑妇女主任说:感情至上,不能光看地位和职务,要看对方顺不顺眼,有了感情,跟士兵谈情说爱也不错的。关键是要有真感情。
王少军接过去开玩笑:那你看我这样,顺不顺眼呢?
妇女主任红了脸,好一会儿才说:你是将军的公子,谁敢说看不顺眼呢?那不是自找找麻烦。你真逗,我不跟你说了。
王支书佩服王少军的胆量,活泼开朗,敢说真话。真不愧为花花公子,说话这么直截了当。他想岔开话题,让妇女主任快点脱身,不然越说越非,越滑越远,难以收场。那时,受伤的不只是妇女主任。他赞美王少军人长得潇洒帅气,风流倜傥,在部队是难得的帅哥,身边应该是美女如云。王支书没有想到这句话触及了帅哥敏感的神经。
王少军瞪大了眼睛,有些生气了:你这是什么意思?你难得认为我是部队一个花花公子吗?
在一路的另一位姑娘,一直没有多开口。她是女教师,很文静。她看到情势不妙,马上解释说:“我们都是老乡,没有别的意思,你千万不要误会,朱老师确实是赞美你,我也认为你长得帅,我相信,好多姑娘都羡慕你。好了好了,我们今天只说开心的,大家爬山不累。
王支书不再说什么。他估计王公子书读的少,外表帅气,内在浅薄,便不跟他计较,没有再接话题,还是保持沉默为好。
王少军站起来说:走走走,不说了,爬山爬山。
大家齐身站起来,向马伏山更高处攀登,攀登。
好不容易,这大队人马来到了观音岩。最难爬的一面陡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