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进入养心殿无需通传?”
康嫔修剪花枝的银剪微微一顿。
她缓缓放下剪刀,拿起丝帕擦了擦手,脸上依旧是那副无可挑剔的温婉。
只是眼底深处,那潭平静的湖水,终究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漾开一丝极淡的涟漪。
是惊讶和了然,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涩然。
帝王之心,终究是偏得毫无道理……
她看了病弱的五皇子,轻轻叹了口气,将那份微澜压下。
璇嫔眼中是崇拜与纯粹的欢喜:“宸贵妃姐姐真的好厉害!陛下待姐姐真好!”
她抱着琵琶,眼......
盛夏的余热未退,蝉鸣依旧喧嚣。柳如烟站在凤仪殿前的石阶上,望着远处宫墙外蒸腾的热气,心头却是一片清明。她手中握着一份密报,是影卫刚刚呈上的最新情报。
“娘娘,”青鸢轻声禀告,“京城南郊那座废弃寺庙中,近日又有大批人马集结,人数比上次更多,且有兵器进出痕迹。”
柳如烟眉心微蹙:“看来他们是打算孤注一掷了。”
青鸢点头:“属下怀疑,他们可能已经察觉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所以才如此频繁调动。”
柳如烟沉吟片刻,缓缓道:“传我命令,让影卫继续监视,不得打草惊蛇。同时,调兵部暗中布防,以防他们妄图起事。”
青鸢应声退下,柳如烟转身回到殿内,提笔拟了一封密信,命人送往边疆。
与此同时,赵宸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听闻柳如烟来信,立即拆开细看。看完之后,他神色凝重地起身,吩咐太监备驾前往凤仪殿。
不多时,赵宸踏入殿中,见柳如烟正站在窗边沉思,便轻声道:“你方才送来密信,可是又有变故?”
柳如烟转过身,目光清冷:“陛下,东宫旧党残余势力仍在蠢蠢欲动,且动作愈发频繁。臣妾怀疑,他们可能已经与北境某些势力勾结,意图趁战乱之机反扑。”
赵宸闻言皱眉:“你是说,他们竟敢与突厥勾结?”
柳如烟点头:“不排除这个可能。如今北境战事胶着,若他们真与敌军里应外合,后果不堪设想。”
赵宸沉默片刻,随即道:“朕即刻召集群臣议事,务必早做准备。”
柳如烟却拦住他:“陛下,此事不宜大张旗鼓。若贸然召集朝臣,反而会打草惊蛇。不如先由您亲自下令,调遣亲信将领秘密加强边防,并派影卫潜入敌营探查虚实。”
赵宸思索片刻,终是点头:“好,就依你所言。”
翌日清晨,一封紧急军令从皇宫发出,命驻守北境的镇北将军李崇加强戒备,同时派遣影卫秘密潜入突厥营地,查探敌情。
而就在同一天,京城南郊的废弃寺庙中,一群黑衣人聚集在殿内,低声议论着什么。
为首之人正是当初被柳如烟识破身份的那位老臣??尚书左仆射裴元衡。他虽已年过六旬,但眼神锐利,语气低沉而坚定。
“各位,时机已至。”裴元衡缓缓开口,“如今北境战事吃紧,朝廷无暇顾及京城。而王允之事已引发百官震动,只要我们再添一把火,便可动摇皇权根基。”
一名年轻男子拱手问道:“大人,那我们该如何行动?”
裴元衡冷笑一声:“只需制造一场混乱,便可让百姓生怨、百官惶恐。届时,再散布流言,称当今皇帝昏庸无能,皇后干政专权,便可激起民愤,逼迫赵宸退位。”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贪婪与野心的光芒。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早已落入影卫的眼中。
三日后,柳如烟收到影卫密报,得知裴元衡等人将在七月初七夜,于京城最繁华的永安街放火焚毁粮仓,制造混乱,并趁机散布谣言,煽动民心。
柳如烟当即召见赵宸,将此事告知。
赵宸勃然大怒:“这群贼子,竟敢如此胆大包天!朕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柳如烟却冷静道:“陛下莫急。臣妾已有对策。”
她随即下令,命刑部提前在永安街布置兵力,假意不察,待他们动手之时一举擒获。
赵宸点头同意:“好,便让他们自投罗网。”
七月初七夜,月色朦胧,永安街灯火通明,商贾云集。裴元衡等人果然按计划行事,派人偷偷潜入粮仓纵火。
然而,就在火势刚起之际,埋伏已久的官兵迅速出动,将纵火者尽数擒获,并控制住火势,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次日清晨,整个京城都传遍了此事。百姓皆感震惊,纷纷议论究竟是何人胆敢做出此等恶行。
赵宸当众宣布,严惩纵火主谋,并将裴元衡等人押赴午门斩首示众,震慑百官。
临刑前,裴元衡仰天长叹:“天不助我……罢了,罢了。”
柳如烟站在凤仪殿高阁之上,看着午门外那一幕,心中却没有丝毫快意。她知道,这场风波虽然平息,但朝堂之中的暗流从未真正停歇。
她缓缓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赵宸的身影。这一生,她不仅要守护他,更要守护这片江山。
数日后,赵宸召集群臣,正式颁布新政:整顿吏治、削减冗员、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安抚百姓。朝堂上下无不为之震动,许多曾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也开始支持新法。
柳如烟则亲自监督新政实施,每日奔波于各部之间,督促官员落实政策。她的身影,渐渐成为百姓口中敬仰的“贤后”。
而在这场风暴过后,柳如烟终于明白,真正的权力,不是靠阴谋与斗争得来的,而是靠智慧与担当赢得的。
盛夏过去,秋风渐起。紫禁城内的梧桐叶开始泛黄,飘落在地。柳如烟站在廊下,望着那片金黄的落叶,嘴角微微扬起。
她知道,属于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秋意渐浓,宫墙内外落叶纷飞,柳如烟身着素色锦袍,端坐凤仪殿内批阅奏折。连日来,新政推行初见成效,吏治整顿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亦略有盈余。然而,她眉间却仍凝着一丝未曾散去的忧虑。
“娘娘。”青鸢轻步走入殿中,神色微沉,“影卫传来密报,北境突厥军营中近日频繁调动兵力,似有异动。”
柳如烟抬眸,目光微冷:“可查出具体意图?”
青鸢低声回道:“据探子回报,突厥王帐内部似乎出现分歧,部分将领主张暂缓南侵,另有一派则力主趁我朝新法初行、边防未稳之际大举进攻。”
柳如烟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传令李崇,命其加强边境戒备,同时派出密使前往突厥王帐,设法挑拨其内部矛盾,务必拖延战事。”
青鸢应声退下,柳如烟提笔拟了一道密旨,命兵部即刻执行。
夜幕降临,御书房内烛火摇曳,赵宸缓步入内,见柳如烟正伏案疾书,不禁皱眉:“你又熬夜了?这些事,让臣子去做便是。”
柳如烟抬头一笑:“事关社稷,岂能掉以轻心?陛下今日上朝,可还顺利?”
赵宸在她身旁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今日朝堂之上,有人弹劾户部尚书王敬之,在赈灾期间私吞银两,克扣粮草。”
柳如烟眸光一闪:“此事可有证据?”
赵宸摇头:“空口无凭,朕已命大理寺彻查。只是……朝中风向愈发动荡,朕总觉得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柳如烟沉思片刻,缓缓道:“陛下,如今新政虽已推行,但仍有旧党残余势力不甘失败,若不尽快揪出幕后黑手,恐怕局势会愈发不可收拾。”
赵宸点头:“朕也正有此意。如烟,你可有想法?”
柳如烟目光微冷:“陛下不妨设下一计,引蛇出洞。”
赵宸挑眉:“哦?何解?”
柳如烟低声道:“陛下明日早朝时,当众宣布要彻查户部账目,并指派一名亲信大臣前去核查。如此一来,那些暗中勾结之人必定按捺不住,露出马脚。”
赵宸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便依你所言。”
翌日早朝,赵宸当众宣布:“近来屡有官员弹劾户部尚书王敬之,朕已命大理寺彻查。为避嫌疑,即日起,由兵部尚书陈彦亲自核查户部账目。”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王敬之虽非柳如烟亲信,但在赈灾之中立下大功,骤然被调查,显然有异。
果然,不出两日,便有一封匿名密折呈至御前,指控王敬之贪污赈灾银两,并附带一份伪造的账册,字迹逼真,几可乱真。
赵宸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王敬之押入天牢,并命大理寺严审此案。
然而,就在大理寺准备开审之时,王敬之却突然暴毙于狱中,死因不明。
消息传回宫中,柳如烟神色不变,心中却已明了几分。
“果然是冲着王敬之来的。”她淡淡道,“他们急于除掉他,怕是他知道些什么。”
赵宸握紧拳头:“这群贼子,竟敢如此猖狂!”
柳如烟沉声道:“陛下,此事必有内应,否则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动手。臣妾建议,立刻彻查大理寺及天牢守卫,找出泄密之人。”
赵宸点头:“朕这就去办。”
数日后,果然查出一名大理寺判官收受巨额贿赂,泄露案情,导致王敬之被灭口。此人供认不讳,最终被处以极刑,震慑百官。
而那封伪造的账册,也被证实出自一名擅长模仿字迹的江湖术士之手,此人原为东宫旧臣,后潜伏多年,终被影卫擒获。
柳如烟亲自审问此人,对方供出幕后主使??竟是当初逃过一劫的礼部侍郎裴世安。此人曾多次反对新政,暗中联络旧党,企图颠覆皇权。
柳如烟冷笑一声:“原来是你。”
裴世安面如死灰,喃喃道:“我只是想恢复旧制,让天下回归正统……”
柳如烟冷冷道:“你所谓的正统,不过是你的一己私利罢了。陛下仁厚,才容你们苟延残喘至今。如今竟敢勾结外敌,图谋不轨,真是罪该万死。”
赵宸闻讯后震怒不已,当即下令抄没裴世安府邸,并牵连数十名官员,或贬或杀,朝堂一时震动。
自此,朝中再无人敢轻易挑战柳如烟的权威。
风波过后,柳如烟站在凤仪殿高阁之上,望着远处的紫禁城,思绪万千。
“陛下,”她轻声道,“如今朝堂虽已肃清,但隐患仍在。边疆战事未平,百姓尚未真正安居乐业。臣妾以为,应当继续推行新政,稳固民生,方可长治久安。”
赵宸站在她身旁,握住她的手:“如烟,有你在,朕才能安心。你说什么,朕都支持。”
柳如烟微微一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坚定。
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远未结束。
这一生,她不仅要守护赵宸,更要守护这片江山,让百姓不再受苦,让历史铭记她的名字。
而在那巍峨宫殿之中,那位身披凤袍、目光坚定的女子,依旧静静伫立,等待着下一个风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