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想想自己曾经亲眼看到过的枪决现场,张顺就感到一股尿意袭来,这会儿也根本想不到什么讲义气不讲义气了,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年代看到枪决并不稀奇,河滩、野地,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处决现场,有些单位...
雪落无声,京城的冬夜静得仿佛时间也凝固了。李言诚坐在书桌前,台灯洒下一圈暖黄的光晕,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依旧挺直的脊背。窗外的雪花一片片飘落,像极了那些年在乡下支医时,寒冬夜里独自守着卫生所的模样??冷清、孤寂,却又踏实。
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钢笔,那是女儿李欢声送他的生日礼物,上面刻着“清如水,明如镜”六个小字。这六个字,成了他这些年行走官场最深的自省。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程见闻发来的消息:“哥,今天‘听松居’接待了德国大众中国区总裁一行六人,全程无异常,消费明细已上传系统,明早我会把数据同步给纪检联络员。”
李言诚回了个“好”字,放下手机,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一幅旧照片上??那是他在二十年前下乡支医时,站在村口卫生所门前拍的。那时的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脸上还带着青涩与理想主义的光芒。身后站着几个村民,有抱着孩子的妇女,也有拄拐的老汉,眼神里满是信任。
那一年,他刚从医学院毕业,主动申请到偏远山区支医。没有暖气,没有自来水,冬天靠烧柴取暖,夏天蚊虫成群。可他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暴雨夜,一位难产的孕妇被抬进卫生所,胎心微弱,情况危急。他靠着一台老旧的手摇发电机供电,用仅有的器械完成了剖宫产手术,母子平安。第二天清晨,全村人自发送来鸡蛋、红薯和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
那一刻,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为民服务”。
如今,他已是市公安局局长,权力比从前大了千百倍,可内心的尺度,始终未曾改变。他知道,一个人一旦开始为自己谋利,哪怕只是一点点,那道防线就会像雪崩一样溃塌。
第二天一早,李言诚照例五点半起床,简单洗漱后出门晨跑。寒风刺骨,但他习惯了。沿护城河跑完五公里,回到小区门口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雪地里等他。
“周书记?”他微微一怔。
周振邦披着黑色呢子大衣,鼻尖冻得通红,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我路过你家,顺道给你带了点姜汤。听说你最近睡得晚,别仗着身体好就熬坏了。”
李言诚接过保温桶,指尖触到一丝暖意。“您这是关心过头了,我没事。”
“我不是关心你身体,我是怕你倒下了,没人再敢这么干净地做事。”周振邦看着他,语气认真,“昨天省委常委会上,有人提议把你调去政法委当副书记,说是重用,其实是想把你调离一线。我顶住了。”
李言诚沉默片刻,点了点头:“谢谢您。”
“谢什么?你是我们京市的一面旗,不能倒。”周振邦顿了顿,“但你也得小心。这次举报信虽然查清是诬告,幕后之人还没揪出来。我怀疑,跟上次外资并购案有关联的那几个人还在活动。”
李言诚眉头微皱。半年前,一家国企拟引进外资重组,涉及资产近百亿。过程中,某境外资本试图通过非正常渠道拉拢评审专家,甚至向个别官员行贿。李言诚亲自带队调查,最终叫停交易,并将相关线索移交中纪委。事后,三家关联公司被查封,两名高管落网。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李言诚低声说,“但我没想到会牵连到‘听松居’。”
“正因为牵连不到,才更危险。”周振邦冷笑,“攻击你本人成本太高,可一旦让你身边的人出事,照样能毁了你的名声。你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代表的是一种可能性??清廉者也能掌权,而且还能做成事。”
两人并肩走了一段路,雪花落在肩头,谁也没去拂。
“对了,”周振邦忽然问,“你父亲最近怎么样?”
提到程怀古,李言诚神色柔和了些:“上周我去看了他,精神还不错。他说老了反而想通了,年轻时拼事业,忽略了家庭,现在只想多陪陪孙子。”
“他是聪明人。”周振邦叹道,“当年若不是他急流勇退,主动辞去政协职务,也不会保全程家清白。你们父子俩,一个在商界懂得收手,一个在政界守住底线,真是难得。”
送走周振邦后,李言诚回到家,换上警服准备上班。刚出门,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朱永扬。
“哥!出事了!”朱永扬声音急促,“昨晚有个客人喝多了,在包间里摔了杯子,说自己花了八千块吃顿饭,结果连个领导影儿都没见着,说咱们‘听松居’名不副实,要写文章曝光我们搞虚假宣传!”
李言诚眉头一皱:“哪个包间?谁负责接待?”
“A3,服务员小林,刚培训三个月。她说客人一开始挺礼貌的,后来喝了两瓶茅台就开始抱怨,说什么‘花了这么多钱,连公安局长都不露面,这不是骗人吗’……”
李言诚闭了闭眼,心里已然明白。
这些人来吃饭,图的根本不是菜,而是“关系”。他们以为花得起天价,就能接触到权力核心。而一旦发现这里真的一视同仁,没有任何特殊待遇,反而恼羞成怒。
“让小林休息两天,别让她压力太大。”李言诚沉声道,“另外,把昨晚的监控调出来,完整保存。通知法务,如果对方真的发文造谣,我们立刻起诉。”
“可……要不要私下赔点钱息事宁人?”朱永扬试探着问。
“不行。”李言诚斩钉截铁,“我们可以道歉服务不够周到,但绝不能承认‘没提供关系资源’就是欺骗。这里是餐厅,不是交易所。谁再提这种建议,我就撤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朱永扬终于低声道:“我懂了。是我糊涂。”
挂了电话,李言诚站在楼道里,望着外面纷飞的大雪,心中涌起一阵疲惫。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从来不在明处,而在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里??一顿饭、一句话、一次投诉,都可能成为撬动整个系统的支点。
到了局里,他第一时间召集督察支队开会。
“最近社会上有些声音,说我管得太宽,不该插手亲属企业的经营。”他开门见山,“但我必须强调,‘听松居’不是普通生意,它是公众监督下的试验田。只要我在位一天,这条红线就不会松。”
会议结束已是中午,他正准备吃口饭,秘书匆匆进来:“李局,文化局来人了,说是有紧急事项需要您协调。”
来的是一位副局长,姓王,四十出头,神情严肃。
“李局,我们在例行巡查时发现,‘听松居’收藏的一件清代青花瓷瓶,疑似为三级文物,未按规定报备登记,存在流失风险。根据《文物保护法》,我们必须暂时封存,并启动鉴定程序。”
李言诚心头一震:“哪件瓷器?谁提供的?”
“是大厅东侧博古架上的那只梅瓶,标签写着‘捐赠:詹姆斯?威尔逊’。我们查了海关记录,这批物品入境时并未申报文物类别。”
李言诚立刻意识到问题严重性。那确实是威尔逊临走时赠送的纪念品,当时双方签署的是艺术品赠予协议,注明“仅供陈列,不得转让”,并已在文化局备案。但确实漏掉了文物等级申报这一环。
“我马上联系程见闻,让他配合你们工作。”李言诚站起身,“同时,请贵局出具正式函件,说明处理依据。我会安排专人协助补办手续,绝不会阻挠执法。”
王副局长松了口气:“其实我们也不是非要查封,只是提醒贵方重视合规。毕竟现在‘听松居’太受关注,一点疏漏都会被放大。”
“理解。”李言诚点头,“感谢你们及时提醒。回头我也会督促内部加强法律培训。”
送走文化局的人,李言诚拨通程见闻电话,语气严厉:“怎么回事?这么重要的事都能漏?”
“哥,对不起……我以为签了备案就完了,没想到还要单独申报文物等级。”程见闻声音懊悔,“我已经联系威尔逊先生的助理,补交原始购买凭证和流转记录,争取尽快完成认定。”
“记住,越是被人盯着的地方,越要滴水不漏。”李言诚放缓语气,“这次是文物,下次可能是消防、税务、环保,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被人拿来攻击我。你要学会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
“我记住了。”
下午三点,市委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一起跨省贩毒案的侦办进展。李言诚作为专案组总指挥,汇报了近期突破??通过技侦手段锁定一条由西南边境通往华北的新型毒品运输链,涉及多个物流公司和地下钱庄。
“我们已经掌握核心证据,建议本周内收网。”李言诚陈述完毕,补充道,“但请允许我提一个请求:行动期间,暂停所有非必要公务接待。我不想让任何人借机说,公安局一边抓毒贩,一边在高档场所宴请客商。”
市委书记赞许地点头:“言诚同志考虑周全。就这么办。”
散会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多了一份文件袋,没有署名,只写着“亲启”。
他拆开一看,是一叠照片??全是“听松居”员工宿舍的照片,拍摄角度隐蔽,像是偷拍。其中几张,拍到了几名女服务员深夜进出某间男员工房间的画面,虽无不当举止,但极易引发联想。
附信写道:“李局长,您管得了账本,管得了发票,可管不了人心。这些农村来的姑娘,真能经得住诱惑吗?她们背后的故事,您了解吗?”
字迹陌生,纸张廉价。
李言诚盯着照片良久,手指微微发紧。
他知道,这是新一轮的心理战。攻击点从财务转向道德,从制度漏洞转向人性弱点。敌人越来越狡猾,也越来越狠毒。
他没有立即上报,也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亲自驱车前往“听松居”员工宿舍区。
傍晚六点,天色渐暗,炊烟袅袅。他走进那栋三层小楼,推开一间间房门查看。床铺整洁,墙上贴着培训时的照片和励志标语。厨房里,几个女孩正在做饭,笑声清脆。
他敲开管理员老张的门,问起照片里的事。
老张叹了口气:“那天是小芳弟弟突然生病,住在隔壁的小陈帮她连夜赶回去接人,第二天才回来。他们住同一栋楼,走动很正常。可谁知道被人拍下来……”
李言诚点点头,掏出照片递过去:“以后晚上尽量避免异性串门,实在有事,走登记流程。另外,加装公共区域监控,保护大家清白。”
“明白,我这就安排。”
离开宿舍时,天已全黑。雪花仍在下,落在他的肩章上,像一层薄霜。
他站在院中,仰头望着“听松居”三个烫金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忽然觉得这座院子,就像一座孤岛??四周波涛汹涌,它却必须保持不动。
第二天,他做出两项决定:一是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体员工进行背景审查与心理健康评估;二是设立匿名举报热线,鼓励内部监督,承诺绝不打击报复。
同时,他在全局大会上宣布:“从今天起,凡是涉及‘听松居’的任何负面舆情,无论真假,我都将在24小时内公开回应。我不怕查,只怕沉默。”
舆论渐渐平息。而那封匿名信的源头,经技术追踪,最终指向一名曾被李言诚亲手送进监狱的毒枭亲属。此人recently出狱后混迹于地下信息圈,专门从事抹黑公职人员的勾当。专案组顺藤摸瓜,一举端掉了一个职业造谣团伙。
年底总结会上,市纪委书记当众表扬:“李言诚同志不仅自身过硬,更建立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廉洁防控机制。他的实践告诉我们:清廉不是被动防守,而是主动构建。”
掌声响起时,李言诚只是静静坐着,目光投向窗外。
那里,一群孩子正在雪地里堆雪人,欢笑声穿透寒冷。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会有更多的风雨,更多的陷阱,更多的诱惑与误解。但他也清楚,只要初心不改,步履不停,总有人会看见光。
新年第一天,“听松居”推出特别菜单:一碗手工饺子,一杯红枣茶,免费招待环卫工人、快递员和夜间执勤的交警。李言诚悄悄去了后厨,亲手包了三十个韭菜鸡蛋馅的饺子。
服务员问他名字,他笑着说:“就写‘一位市民’吧。”
那天晚上,一名环卫大叔在留言本上写道:“这是我吃过最香的一顿饭。原来英雄不在电视里,就在我们身边。”
李言诚看到这句话时,眼眶又一次发热。
他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一行字:
“所谓英雄,不过是普通人坚持做正确的事。”
雪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