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84.完颜烈善谋难敌(第1/2页)
宣和四年七月初五的晨光,带着几分萧瑟的凉意,洒在宣城城北的战场上。昨夜金军的夜袭虽被宋军击退,可城墙上的血迹尚未干透,投石机的木架上还挂着断裂的云梯碎片,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让早起的士兵们忍不住皱紧眉头。
赵玥站在北门城楼,指尖抚过城垛上的箭痕——那是昨夜金军夜袭时留下的,箭簇深深嵌入木头,锈迹般的血渍沿着箭杆缓缓蔓延。她身后,暗卫“墨”正递上一份斥候回报,纸张上的字迹因书写急促而略显潦草:“金军大营动向异常,完颜烈将两万大军分作三队,一队驻守主营,两队向城东、城西方向移动,疑似要绕开城北防线。”
“绕开防线?”赵玥眉头微蹙,将斥候回报铺在城楼的案几上,指尖沿着宣城周边的地形缓缓划过,“城东是敬亭山,山路崎岖,重型器械无法通行;城西是青弋江支流,水流湍急,渡船难寻——完颜烈久经沙场,不会不知道这两处的弊端,他这么做,恐怕是声东击西。”
话音刚落,城西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骑兵疾驰至城下,翻身下马时险些摔倒,他捂着流血的手臂,嘶哑着喊道:“郡主!城西遭金军袭击!他们……他们竟造了浮桥,正往城内冲!”
赵玥心中一震——城西的青弋江支流虽窄,却因水流湍急,历来被视为天然屏障,她只派了五百步兵驻守,没想到完颜烈竟会用浮桥渡河!她立刻转身,对身边的禁军指挥使李伟道:“李将军,你即刻带三千骑兵驰援城西,务必守住浮桥,不能让金军踏入城内半步!”
“末将领命!”李伟抱拳行礼,转身快步走下城楼,甲胄碰撞的清脆声响在清晨的空气中格外刺耳。赵玥望着李伟率军远去的方向,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完颜烈既然能在城西设下突袭,绝不会只此一计。
果然,半个时辰后,城东方向又传来急报:“金军一队人马在敬亭山脚下设伏,拦截了我们向城东粮仓运送粮草的队伍,粮草被劫,押运士兵伤亡过半!”
“粮仓!”赵玥猛地攥紧拳头,城东粮仓储存着宣城三个月的粮草,若是被金军截断补给,城内士兵和百姓迟早会陷入绝境。她立刻召来通判张九成:“张通判,你坐镇北门,组织百姓加固城防;我带两千步兵去城东,夺回粮草!”
张九成面露担忧:“郡主,如今城西、城东同时告急,你若再离开北门,城北防线恐难支撑……”
“放心。”赵玥打断他,目光扫过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士兵,“城北金军主营暂无动静,想来是在牵制我们的兵力。我速去速回,不会让金军有可乘之机。”说罢,她提起长剑,快步走下城楼,翻身上马,带着两千步兵朝着城东疾驰而去。
可赵玥不知道,她刚离开北门,城北的金军主营便有了动作。完颜烈身披黑色铠甲,骑在高大战马上,目光紧盯着宣城北门的城楼,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容:“传我命令,主营大军全员出击,猛攻北门!务必在赵玥返回前,攻破城门!”
随着令旗挥下,金军大营内鼓声震天,两万大军中留守的一万士兵,推着攻城锤、扛着云梯,如潮水般朝着北门涌来。城墙上的张九成见状,立刻下令:“放箭!投石机准备!绝不让金军靠近城墙!”
箭矢如暴雨般射向金军,投石机抛出的巨石砸在金军阵中,瞬间掀起一片血雾。可金军士兵像是不怕死般,踩着同伴的尸体,不断向前推进。攻城锤撞击城墙的“轰隆”声,震得城楼都在微微颤抖,城墙上的士兵们紧握长枪,眼神中却多了几分慌乱——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凶猛的攻势,更重要的是,此刻赵玥不在城中,军心难免动摇。
张九成看出了士兵们的不安,他登上城楼最高处,拔出腰间的佩剑,高声喊道:“弟兄们!郡主已去城东夺回粮草,很快就会回来!我们守住北门,就是守住宣城的希望!若今日城破,我们的家人都会沦为金军的阶下囚,你们愿意吗?”
“不愿!”城墙上的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他们握紧手中的武器,再次发起反击,热油顺着城墙流下,烫得金军士兵惨叫连连,云梯上的金兵纷纷掉落在地,被城墙上扔下的擂木砸得粉身碎骨。
可金军的攻势实在太猛,一万大军如源源不断的潮水,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北门。城墙上的士兵们渐渐体力不支,箭矢和擂木也消耗殆尽,不少金兵趁着这个间隙,爬上了城墙,与宋军展开了近身搏斗。
张九成手持佩剑,亲自加入战斗。他虽为文官,却也练过些武艺,剑光闪过,一名金兵的头颅应声落地。可金军士兵越来越多,张九成的手臂被金兵的弯刀划伤,鲜血顺着衣袖流下,染红了他的官袍。他咬着牙,继续挥舞着佩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守住北门,等赵玥回来。
与此同时,赵玥率领的两千步兵已抵达城东敬亭山脚下。远远望去,金军正围着被劫的粮草车,肆意抢夺,不少金兵还在屠杀被俘的宋军士兵。赵玥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她抬手示意士兵们停下,低声道:“金军刚劫完粮草,必然放松警惕。我们兵分两路,一路从正面进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路绕到后山,从背后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士兵们立刻分成两队,正面的一队高举旗帜,呐喊着冲向金军;后山的一队则借着树林的掩护,悄无声息地绕到金军背后。正面的金军见宋军来袭,果然慌乱起来,纷纷拿起武器,准备迎战。可就在这时,后山的宋军突然发起突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金军,金军腹背受敌,阵型瞬间大乱。
赵玥手持长剑,率先冲入金军阵中,剑光如银蛇般闪烁,金军士兵纷纷倒在她的剑下。宋军士兵们见郡主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纷纷挥舞着长枪,朝着金军杀去。被俘虏的宋军士兵也趁机反抗,与赵玥率领的步兵里应外合,很快便将金军击退。
“夺回粮草!快!”赵玥高声喊道,宋军士兵们立刻冲向粮草车,将被劫的粮草重新装车。可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又是一队金军!赵玥抬头望去,只见一队金军骑兵朝着这边疾驰而来,为首的将领手持长枪,眼神凶狠,正是完颜烈麾下的先锋官完颜兀术。
“不好!是埋伏!”赵玥心中一沉,她终于明白,金军劫粮只是诱饵,目的是将她引到城东,再派骑兵围歼她的步兵!她立刻下令:“放弃粮草!全军撤退!快回宣城!”
宋军士兵们虽然不舍,却也知道形势危急,纷纷转身,朝着宣城方向撤退。完颜兀术见状,冷笑一声:“想跑?没那么容易!追!”金军骑兵疾驰而去,马蹄声如惊雷般在身后响起,不少落在后面的宋军士兵被骑兵追上,惨死在马蹄之下。
赵玥回头望去,看着士兵们一个个倒下,心中如刀割般疼痛。她咬紧牙关,放慢速度,殿后掩护士兵撤退。完颜兀术见她落在后面,立刻拍马追来,手中的长枪朝着赵玥刺去。赵玥侧身躲过,手中的长剑朝着完颜兀术的马腿砍去,马腿被砍中,战马嘶鸣一声,轰然倒地,完颜兀术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抓住赵玥!赏黄金千两!”完颜兀术从地上爬起来,嘶吼着下令。金军骑兵纷纷围上来,将赵玥团团围住。赵玥手持长剑,背靠着一棵大树,目光冷冽地看着周围的金军骑兵,心中却在快速思索着突围的办法——她不能死在这里,宣城还在等着她回去。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是李伟!他率领的三千骑兵在击退城西的金军后,担心赵玥的安危,便立刻赶来城东,正好看到赵玥被围。“郡主莫慌!末将来了!”李伟高声喊道,率领骑兵朝着金军冲去。
金军骑兵没想到会有宋军骑兵赶来,顿时乱了阵脚。赵玥趁机杀出重围,与李伟汇合。“李将军,快带士兵们回宣城!北门恐有危险!”赵玥急切地说道。李伟点头,立刻下令:“全军撤退!回援北门!”
宋军骑兵护送着残余的步兵,朝着宣城疾驰而去。完颜兀术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气得狠狠一拳砸在地上——他差一点就能抓住赵玥,却被李伟坏了好事!
当赵玥和李伟率领军队赶回宣城时,北门的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城墙下堆积的尸体早已没过脚踝,城墙上的宋军士兵所剩无几,金军的攻城锤已经将北门撞出了一道裂缝,不少金兵正从裂缝中钻进来,与宋军展开巷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84.完颜烈善谋难敌(第2/2页)
“杀!夺回北门!”赵玥高声呐喊,率领骑兵朝着金军冲去。城内的宋军见郡主回来,士气大振,纷纷发起反击。金军没想到赵玥会突然返回,顿时乱了阵脚,攻城的士兵纷纷后退。
完颜烈在远处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惋惜——他差一点就能攻破北门,却还是功亏一篑。他知道,再攻下去只会徒增伤亡,便下令:“撤!全军撤回大营!”
金军士兵如潮水般退去,宣城北门终于暂时保住了。可城墙上的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不少人直接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赵玥看着满目疮痍的北门,心中满是愧疚——若不是她中了完颜烈的计谋,城东的士兵不会伤亡过半,北门也不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府衙内,赵玥、张九成、李伟和“墨”围坐在案几旁,气氛凝重。案几上放着一份伤亡统计:城西守军伤亡两百人,城东守军伤亡八百人,北门守军伤亡一千五百人,粮草损失三分之一。这样的损失,对于只有八千守军的宣城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完颜烈作战经验丰富,且极善用谋,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御了。”赵玥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几分疲惫,“他先是声东击西,突袭城西;再以劫粮为诱饵,围歼城东的步兵;最后趁我不在,猛攻北门——每一步都算计得精准无比,若不是李将军及时驰援,我们恐怕早已城破。”
李伟面露愧色:“末将无能,未能守住城西的浮桥,让金军有机可乘。”
“这不怪你。”赵玥摇头,“谁也没想到完颜烈会如此迅速地造出浮桥。如今我们的兵力不足六千,粮草也只够支撑两个月,若不能想出破敌之策,宣城迟早会被金军攻破。”
张九成沉思片刻,开口道:“郡主,不如我们向江南制置使求援?只要援军赶到,我们便可与金军正面抗衡。”
“我早已派人求援,可江南制置使麾下的大军正在抵御淮西的金军,短期内无法驰援宣城。”赵玥叹了口气,“我们只能靠自己。”
“墨”突然开口:“郡主,我近日在监视金军大营时发现,金军的粮草多靠泗州转运,且转运路线多经过‘黑风口’——那里是一处狭窄的山谷,易守难攻,若是我们能在黑风口设伏,截断金军的粮草补给,完颜烈必然会军心大乱。”
赵玥眼前一亮:“黑风口?此计可行!可我们如今兵力不足,若分兵去黑风口设伏,城内的防御会更加薄弱。”
李伟立刻道:“郡主,末将愿带一千骑兵去黑风口设伏!只要能截断金军的粮草,末将就算战死,也在所不惜!”
赵玥看着李伟坚定的眼神,心中感动:“李将军,此去凶险,你务必小心。我会在城内加强防御,同时派人伪装成流民,混入金军大营,打探他们的动向,若有消息,立刻派人告知你。”
“末将领命!”李伟抱拳行礼,转身离去,准备挑选骑兵,明日一早就出发前往黑风口。
次日清晨,李伟率领一千骑兵悄悄离开宣城,朝着黑风口疾驰而去。赵玥则按照计划,派人伪装成流民,混入金军大营。可她不知道,完颜烈早已识破了她的计谋——他在黑风口也设下了埋伏,就等着宋军自投罗网。
三日后,前往黑风口打探消息的斥候匆匆返回宣城,带来了一个坏消息:“郡主!不好了!李将军率领的骑兵在黑风口遭遇金军埋伏,全军覆没!李将军……李将军战死了!”
“什么?!”赵玥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一步,扶住案几才勉强站稳。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昨日还在殿后掩护她撤退的李伟,那个誓言要截断金军粮草的李伟,竟然就这样战死了!
“郡主,您要保重身体啊!”张九成连忙上前扶住她,眼中满是担忧。
赵玥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泪水,声音沙哑地问道:“金军……金军在黑风口有多少兵力?李将军是怎么战死的?”
斥候低下头,声音带着哭腔:“金军在黑风口埋伏了五千大军,还在山谷两侧的岩壁上设了滚石和弓箭。李将军率领骑兵冲入山谷后,金军立刻放下滚石,堵住了山谷出口,再用弓箭射击,骑兵们无处可逃……李将军为了掩护士兵突围,亲自断后,最后被完颜兀术斩杀,头颅还被挂在了山谷口……”
赵玥闭上眼睛,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她的错——若不是她轻信了“墨”的情报,若不是她让李伟去黑风口设伏,李伟就不会战死,一千骑兵也不会全军覆没。
“完颜烈……”赵玥睁开眼睛,眼中满是杀意,“我定要让你血债血偿!”
可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如今宣城的兵力只剩下五千人,粮草也所剩无几,完颜烈若再发起进攻,宣城根本无力抵抗。赵玥坐在案几前,看着宣城的地形图,心中第一次感到了绝望——她与完颜烈的差距,不仅仅是兵力上的,更是谋略上的。完颜烈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总能预判她的行动,设下陷阱等着她跳进去,而她,却只能被动地应对,一次次陷入绝境。
就在这时,“墨”匆匆走进府衙,手中拿着一份密信:“郡主,这是临安传来的密信,说是有重要情报。”
赵玥接过密信,颤抖着双手打开。密信上的内容让她眼前一亮——临安方面收到消息,金军元帅因完颜烈久攻宣城不下,且粮草消耗过大,已下令让完颜烈撤军,返回泗州驻守。若完颜烈拒不撤军,元帅将派其他将领接管他的兵权。
“撤军?”赵玥心中涌起一丝希望,“完颜烈生性骄傲,必然不愿无功而返,可他又不敢违抗元帅的命令……这或许是我们的机会!”
她立刻召来张九成和“墨”,商议对策:“完颜烈如今陷入两难境地,我们可以趁机出击,给他最后一击,让他不得不撤军。张通判,你立刻组织百姓,加固城防,装作要与金军决战的样子;墨,你派人去金军大营散布消息,就说江南援军即将抵达宣城,不日便会与我们夹击金军;我则率领剩余的五千士兵,在城北列阵,摆出要与金军正面抗衡的姿态。”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城内的百姓们听说江南援军即将抵达,纷纷拿起武器,协助士兵们加固城防;“墨”派出的暗卫则混入金军大营,四处散布援军将至的消息;赵玥则率领五千士兵,在城北列阵,旗帜飘扬,军容严整,看上去气势十足。
金军大营内,完颜烈看着手中元帅传来的撤军令,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不甘心——他耗费了这么多兵力和粮草,死了这么多弟兄,却还是没能拿下宣城,如今还要被迫撤军,这让他如何甘心!可他也知道,若是违抗元帅的命令,他的兵权将会被剥夺,甚至可能被处死。
就在这时,士兵们纷纷议论起来,说江南援军即将抵达宣城,要与宋军夹击金军。完颜烈心中一慌,他走到大营外,看着城北列阵的宋军,又想起近日粮草转运屡屡受阻,心中终于动摇了——他不能拿两万大军的性命冒险,若是援军真的抵达,金军必然会全军覆没。
“传我命令!”完颜烈咬着牙,挥下令旗,“全军撤退!返回泗州!”
金军士兵如蒙大赦,纷纷收拾行囊,朝着泗州方向撤退。赵玥站在阵前,看着金军撤退的背影,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终于靠着临安传来的情报,逼退了完颜烈,暂时保住了宣城。
可赵玥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完颜烈虽然撤军,但他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迟早还会再次来犯。而宣城经此一战,兵力和粮草都损失惨重,想要恢复元气,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她看着身边疲惫的士兵和百姓们,心中暗暗发誓:她一定会守住宣城,绝不会让完颜烈再次踏入这片土地,更不会让百姓们遭受战火的蹂躏。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宣城的城墙上,将城墙上的血迹染成了暗红色。赵玥站在城楼,望着金军撤退的方向,眼神坚定——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