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题记:面对国内最权威电视台的邀请,李锋芒实在是想马上就去,可是他不能,为此他咨询了李甫、问询了孙继全。但没有人会在这个事情上给他肯定意见,“遵从自己内心,”内心里有什么,有日渐苍老的姥姥姥爷,于是他准备放弃。
——————————————
“我这是第二次接受央视采访了,”李锋芒笑着说:且在一个月内,欢迎各位来到河右晚报社。这是我们社长田禾,这是我们李甫总编辑。
这个调查栏目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位上前礼貌性跟田禾、李甫握手,然后拉住李锋芒的手停顿了十多秒:我认得你,脑袋不缠绷带帅多了。我姓孙,这次河右之行我牵头。
旁边一位扛摄像机的马上对李锋芒说:这是我们栏目组副制片,孙老师一是为采访这个沙尘暴,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你。
站在旁边的田禾马上警惕地看了一眼李甫,心里说这是挖我们墙角来了吧,但这可是央视,一个有追求的记者有机会肯定是要去的。看完田禾再看李锋芒,发现这个年轻人脸上没有丝毫变化,马上心安了不少。
这话李锋芒也能听出来,肯定是邀请自己去央视当记者,但这个事情不是马上就能答应,或者不答应,他笑着说:孙老师,咱们开始吧,您安排吧,我们晚报已经做好准备全力配合。
孙制片说好,有劳各位,谢谢大家,天下记者是一家,我就不客气了,咱们直接就去你的特稿部采访你吧,其他各位就各自去忙,需要我直接找田社长、李总编。
晚报各个部门忙活了一个小时,这个摄制组就是在特稿部专访了李锋芒半个多小时,再到机房拍了这五篇报道的大样,然后去会议室拍了各方面送给李锋芒的锦旗便告辞了。
临别这位孙制片对田禾说:田社长,谢谢贵报的大力支持,我们接下来要在当地采访一周左右,人生地不熟,想借用李首席跟我们一起采访,我刚才给他说了,他说需要请示您,我就直接代他请示下,行吗?
田禾刚才已经跟李甫商量过了,如果人家央视真是要,不能强留,毕竟李锋芒是个天生的好记者,尽管去了央视竞争力及各方面要求高,但那可是大江大河与小溪流的区别。
所以,田禾马上笑着说好,你带走,贵台在河右省需要我们人就出人,需要我们车我们马上出车。
孙制片说谢谢您了,我们这边分社已经安排好了车,今晚我们就想赶赴北江,李首席,你收拾下行李就到龙脊西城宾馆来找我们,好不好?
看了一眼田禾,李锋芒说好,我很快就到。
等央视摄制组进了电梯,田禾伸手拍了下李锋芒肩头:不要有任何顾忌,我跟李总已经商量过了,这样的机会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到,你怎么做我们都理解。
李锋芒笑了笑说我又没说去,田社长就说得这么伤感啊,我感谢您跟李总所谓的理解,但这不是一句话,我先体验一下央视的采访,等回来再给您汇报。
回到自己办公室跟黄长河交代了下近期工作,然后给张文秀打了个传呼,等回电话的过程,田禾跟李甫各来了一趟,每人给他扔下一条烟,啥话也不说就又走了。黄长河啧啧羡慕:我说李首席啊,您可是晚报第一红人了!不,是河右省最牛的记者!下一步就该是央视的名记了。
李锋芒拿起一条烟扔给他:甭贫嘴了,我出去采访几天,部里你多盯着,村里的那个院子也给多操点心,砖已经拉到位了,我老家的匠人估计很快就到了。
黄长河说你还折腾那个院子啊,我刚才听人家孙制片可是大力邀请,你不是要放弃央视的位置吧,你傻了啊?
摇摇头,李锋芒叹口气说这个再说吧,不管我去不去,这个院子已经是我的了,盖起来没错吧。
黄长河还要再说什么,李锋芒的手机响了,张文秀说我准备下班,咱们晚上弄大米粥吧,我公司门口有卖咸菜的专卖店,我买几样。
李锋芒苦笑着说我准备跟央视出去采访几天,正要跟你请假,人家估计连夜去北江呢,我办公室这个包里有洗漱用品,也有一套换洗衣物,给你说一声就直接去龙脊西城宾馆报道了。
张文秀有些失望,自从搬到孙雅南这边的房子后,她几乎没有在公司住过,但还是很识大体:去吧,我自己回去弄的吃一口,你要注意安全啊,戴上帽子。
看李锋芒挂了电话,黄长河说我就奇怪了,你的出差包明明就在这里,坐上人家央视的车直接走就是了,干嘛还停留这会儿,传呼手机打也不耽误事儿啊。
耸耸肩,李锋芒说我还有其他事,然后提着包就出来了,他先去了李甫办公室,也没隐瞒直接就说了自己的想法:
李总,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我一个从业不到一年的毛头,人家央视能看上很荣幸,况且人家也不会死缠烂打,放眼全国,我这样的记者一抓一大把,我对您是完全信任,所以耽搁了下就是想听听您的意见。
李甫笑了笑说我猜你会来,给你拿烟是田禾的主意,从我们俩的角度,从晚报发展,那肯定是能挽留就挽留,田禾说的对啊,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你选择留下,只要我跟田禾在晚报一天,就不会亏待你。
“但是,”李甫叹口气:你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对文字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尤其擅长用场景及对话来讲故事,这是学不来的,田禾也说过你将来如果写小说,一定会有大成就。电视报道跟纸媒有很大区别,但这个xx调查,我看一次就想一次——李锋芒就是这样写稿子的,我猜这也是人家看上你的主要原因。
看李锋芒盯着他看,李甫苦笑了一下:简单说,晚报需要你,央视适合你,至于何去何从,你自己定,我老李这一次给不了你任何意见,不是怕将来落埋怨,而是在这个问题上我真没确定答案。
也说明白了一些问题,李锋芒站起来说谢谢您,我先去跟他们采访吧,摸摸他们的脉再拿主意,晚报是我的开始,如果半斤八两肯定优先在这个梦起步的地方,完成记者梦想。
从李甫办公室出来,李锋芒又去了孙继全办公室,但门锁着,想了想他直接拨打了孙继全的手机,对方接起来声音很低:小李吧,我在开会,一会打给你。
把手机装兜里,李锋芒下楼,其实他非常想去,那个大平台可是能给记者最大的梦想价值,但这不是答案,因为姥姥姥爷年岁大了,他不能为了自己的事业远走高飞。央视的工作强度不用想都知道,在晚报他都没时间回去看看,如果去了北京,再满世界的出差,姥姥姥爷有个啥事赶都赶不回来。
本想自己打个车过去,但老石在楼下等着:田社长说了,让我跟着你去采访,有个照应。
李锋芒说不好吧,我猜他们都是暗访,人多了都不好,再多个车肯定不行,这样吧,既然你在就送我去宾馆,然后就回来,我问问央视他们,让跟着就给你打电话,你在我当然放心很多。
刚进了宾馆,李锋芒手机响,他就在大厅沙发上接听了孙继全的电话,也没隐瞒,直接把事情说了,然后说了困惑,“想听听您的意见,或者给我个选择。”
孙继全沉吟片刻才开口,就一句话:孩子,你一直很好,遵从你的内心吧。
彼此沉默了几秒钟,李锋芒说我知道了,谢谢您孙总,雅南一直也没给打电话,她好吗?
孙继全笑了,你也有她的传呼啊,为何要问我?
是啊,我想关心一个人为何问他人?我自己的前途方向为何问他人?李锋芒说好,我随后联系她,打扰您了,今天起我跟着央视采访一周左右,已经到了他们住的宾馆,谢谢您啊。
“不用谢,”孙继全说好好跟他们学,这可是国内新闻调查的最高水平,你一直很好,但要爱惜自己,保护好自己。
接下来十天,李锋芒确实感受到了什么叫调查,什么叫敬业,什么叫权威:跟拍一个砍灌木的老人,从他挥动斧子开始,到这捆柴火化为灰烬,然后老人所在村子的几十个人每人都问同一个问题,就这么个片段,拍一天。
为拍一个沙丘被风吹起的感觉,摄像师趴在地上一个小时一动不动;为拍密度高的树木变成坑木,孙制片都亲自下到废弃的矿井里,头顶上簌簌落土,他举着灯光来回照明;调查组从北江到南江行程过千公里,每天似乎都在路上,有吃饭的地方就吃一口,没有就是面包、饼干加矿泉水。
孙制片路上偶尔跟李锋芒聊天,但他发出邀请后就再没提过李锋芒去央视的事情,他知道总制片已经看过李锋芒所有报道,并且要他力争把李锋芒挖过去,只是他发现这个李锋芒很有主意,比如采访大纲里有个问题:河右省所有地级市里,为什么临江市几乎没有沙尘暴,且空气质量是全省最好?
李锋芒看到这个马上说:因为那片原生林。
“一片森林就能挡住沙尘暴?”孙制片说不可能,咱们还是要问权威部门,李锋芒说挡住沙尘暴的是山,我是说空气质量好是因为这片森林。
后来调查取证,咨询权威,李锋芒果然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