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题记:小协警出的主意很奏效,李锋芒开始调查养殖扶持资金的事情,果不其然,都是糊涂账,也都是明目张胆当成“唐僧肉”。
————————————————
青山村是镇政府所在地,地势平坦,由于周边二十多个自然村均在山沟山梁,这里相对繁华,有全乡镇唯一的医院,初中。每逢农历含有三六九的日子赶集,周围村民日常所需都在这个集市,刘为民的父亲曾经是这个集市的管理员。
也不是啥正式人员,就是管管乱摆摊,乱丢垃圾这些事情——刘为民父亲说:这个管理员就是村委会安排,我也不欺负人,没犯错,但好好的就不让我干了。
李锋芒进了刘为民家,看刘为民的母亲已经开始收拾桌子,刘为民说晚饭吃的烩菜,你再来一碗吧。
赶紧摇头说自己吃饱了,刘为民拿出一盒烟,李锋芒注意到这盒烟就是李江给他的品牌,刘为民的父亲在旁边叨叨说:听为民说你现在出息了,要多帮衬帮衬我家为民啊。
这话跟李主席如出一辙,李锋芒想天下的父亲应该都这样,只是自己一个小记者,凭什么帮衬他们,但话还是那句话:我跟为民初中同学三年,关系很好,肯定互相帮助。
接下来刘为民的父亲直接就把矛头对准了村长,刘为民有些尴尬,李锋芒也很快明白他提供线索的目的,但不点破。
三个人围坐在房子正中间的炉火旁,刘为民的父亲指了指前面那栋二层楼:狗日的一直想跟我家把地基弄规整,但算来算去我都吃亏,就没答应他,就借机报复,不让我干管理员了。
李锋芒觉着屁股下的椅子很不舒服,动了动身子问刘为民的父亲:叔,这管理员一个月能给多少钱?
“一天给十五块,还给盒烟,”刘为民的父亲狠狠朝地上吐了口唾沫:钱不是事,明摆着在我脑袋上拉屎拉尿了,这口气咽不下。
很好算,一个月镇里赶十次集,也就一百五十块钱,李锋芒笑了笑:叔叔,这钱是村里收摆摊的管理费里支出了吧?
刘为民父亲说他不清楚,李锋芒又问宅基地咋回事,刘为民在旁边说这都是老黄历了,我们两家前后院,当年盖房子的时候没啥规划,也就按地势占地方,两家都不是这么规整的长方形,后来陆续换——就是我家给他家让一点,他家给我家让一点,力求都方正些吧。
“让他三尺又何妨”,李锋芒点着烟这句话差点就冒出来,强自忍着,听刘为民继续说:今年初他们家翻盖房,他家已经没有置换的地了,于是想买我家厕所前的那点,价钱谈不拢,但人家就扔过来一千块钱开始强行施工……
李锋芒从窗户看对面,青砖在夜色里黑乎乎,眼前仿佛出现一条波浪线,两头完全拉直肯定不现实,于是脑海又冒出那句“让他三尺又何妨”,只是想说服这么一家人,基本不可能。
后来,两家就发生了很多不愉快,所谓被打也就是推搡,最后村委会调节,村长家又出了五百块,这事情才基本平息。
再后来,刘为民在畜牧局知道这个扶持资金的事情,村长拿钱他也知道,没养猪过来过去看着也知道,再加上盖房子的时候恰好是拿钱的时候,“拿扶持资金直接盖了自己房”这条新闻线索就这么出来了。
又聊了会儿,李锋芒站起来:为民,你摩托车借给我骑回雕凹村,明天一早我就上来了。
刘为民答应着出来送李锋芒,随即就说起这个“不好交代”,李锋芒叹口气说这个事情就不需要交代,王刚也不可能给你调动,或者不会白白给你办事。
“我也想过了,李江这人也不是坏人,这个事情结束了,你放心,”刘为民也叹口气:咱一个小老百姓,能安分守己过日子就行。
说完拍拍摩托车座位:李江说上班后让我找他,他免费给我上了牌照,以后就不用怕查了。
李锋芒笑了:你们互相能帮助就好,我得谢谢你给我面子啊。不过,这个养猪扶持资金的事情,涉及的面很大,如果真都曝光了,你在单位肯定会受牵连,怕不怕?
摇摇头,刘为民说这个我也反复想过,“过完年我就该去乡镇蹲点了,年前就通知了,去王庄乡,那地方比咱靠山镇都偏远,两年后才能回来,你就放心干你的吧。”
李锋芒不无担心:你们家跟村长家前后院,抬头不见低头见,矛盾再次激化,会不会……
“不会,”刘为民很坚决的口气:能怎么样?本就是他犯错了,干嘛怕他,瞻前顾后的,不像你的性格啊?
苦笑了一声,李锋芒跨上了摩托车:我确实担心,记者也不是机器人,也有朋友同学乡里乡亲,当记者不到一年,我也发现我有很多软弱的地方,谢谢老同学提醒——瞻前顾后是成不了事情的。好,明天见。
春寒料峭,李锋芒上了山路才觉着手冷,忘记给刘为民拿双手套了,但路况实在不好,他只能忍着,缓缓行驶。
进了自家院子停好摩托车,他觉着手都冻得麻木了,姥姥给他烧了一盆热水,浸泡了好半天才缓过劲来。姥爷在旁边心疼:你说你就回来住两天,怎么比在单位还忙啊。
给姥爷点着烟袋锅,自己先抽了一口才递过去:没办法,今晚还得写稿子呢。这烟叶不错啊,李江估计买的最好的。
姥爷说不错,上好的烟叶,一大袋子估计不便宜,你给了人家钱啊。
李锋芒说您就不要管了,我俩铁哥们,不谈这个。
说完这话他突然就有些疑惑,尽管当年相处得不错,但读了大学后联系不多,这次回来怎么就突然亲热起来了?
随即就拍了拍自己脑袋,暗想自己这是怎么了,这次回来后像个神经病,啥都乱想,马上就说:姥姥姥爷你们先睡吧,我写个稿子。
坐在昔日写作业的炕桌上,李锋芒拿出稿纸,一口气写完了原生林这篇,这稿子不用多发挥,主要是资料与介绍,他还是加了一段原生林流淌的小溪流养活这方土地上的人,很有感情。
写完回头看一遍,比较满意,想着再加上国家相关部门及省林业局的采访,这个稿子就算完工了。也就在这时候才想起李江给拿的照片,赶紧去院子里的摩托车上解下来,微弱星光下看相框上都有了霜。
看姥爷姥姥没睡,就进了中间窑洞,姥姥说快吃吧,烤好的红薯,你这小馋猫是闻着味了吧,我正准备给你拿过去两块。
笑着说真香,然后把相框递给姥爷——爷俩在院子里就着早晨的阳光,喇叭向上,都是笑容。“拍得真好,”姥爷抖着胡子说:锋儿啊,给姥爷挂到这炕头墙上,睡起来就能看到。
吃着红薯看李主席拍的原生林与冰瀑照片,都好,李锋芒感叹:等我有钱了,也买个照相机,差不多就行,就照咱村的春耕秋作,咱家,咱家周围的山,还有姥姥姥爷。
说到这里李锋芒指了指已经挂好的相框:我听李江说他爸那一套摄影设备很贵的,顶一辆小轿车的钱了。我有了那些钱得先买房子,接姥姥姥爷去省城住。
姥姥笑着递过来一块红薯:你是想给媳妇住了吧,我跟你姥爷去了就碍事了。
哈哈笑,李锋芒说媳妇还是要娶的,但姥姥姥爷是谁也无法代替的。
吃了热红薯,肚子里马上就热乎乎,李锋芒回到自己窑洞,又把从刘为民那儿拿的文件过了一遍,然后在稿纸上画了一条线路。他要走访十家所谓的养猪规模户,当然包括靠山村村长家,只是他在村长名字下画了个句号,也就是最后一家走访。
躺下后他翻了翻传呼,自从有了手机后,传呼基本都不响了,今天出去他都忘记带了,回来也忘记及时查看,想起姥姥刚才聊天的意思,“娶了媳妇忘了娘”,不由就笑了下。
除了天气预报,传呼有一条,“金女士问您回省城没有,请你方便回电话。”
拿起手机犹豫了几分钟,再看时间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便有了“太晚了”这个理由,于是放下手机,随即熄灯翻身便睡着了。
闹钟是七点半,起床洗脸吃饭,看时间来得及,又跟姥爷就《怀乡曲》细节上琢磨了会,才骑上摩托车上路。
小毛不到八点就到了昨晚约好的地方,李锋芒去刘为民家放了摩托车出来,小伙子已经原地抽了两根烟,看他仍旧穿着协警的衣服,不由笑了,这孩子是真喜欢这个职业啊。
第一站去了县城旁边的城关村,路上小毛问他采访什么,怎么采访?
李锋芒说采访一个关于养猪扶持资金的事情,然后大致说了下情况。他也坦承怎么采访没想好,也许是冒充畜牧局的,也许是装作自己也想申请这个资金的农民,也许就说自己是记者,这个看情况吧。
小毛开着车说我觉着你说是记者,都不会说实话了。
李锋芒笑了笑说好,我听你的,就说是畜牧局回访,但这样估计说实话的也不多。
小毛想了想说,你就说你是查账的,比如这家人养了十头猪,县里给拨付了一百块,咱就说你是不是收了两百块,他肯定就给说实话了。
李锋芒马上就明白了,哈哈笑,你这办法好,把“扮猪吃老虎”颠倒过来,咱们“扮虎吃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