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十七章 牵扯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三十七章 牵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题记:面对县城复杂的人事关系,李锋芒有些后悔进入这个圈子,但为了采访还不得不强装笑脸周旋,短短几天他就像老油皮般在青山县游刃有余。
    ————————————————
    一行三辆车停到了青山大酒店门口,李锋芒下车看李江,他笑着耸耸肩,一个年轻的干部迎了过来:李主席好,我订好了,您先去房间洗一下,然后吃饭。
    政协办公室主任上前介绍说:这位是靠山镇的镇长,小盖。
    李主席说好,辛苦你了。又没下地干活,就是摆弄了几下照相机,不洗了,直接吃饭吧,要从简啊。
    李锋芒听到这个镇长姓“盖”,不由就多打量了几眼。
    居然还是30楼,居然还是“西江月”,包间门口李江依旧是耸耸肩,肯定不是他的刻意安排,就是凑巧。李锋芒脑海里还是昨晚最后的闹腾,但进了这个包间,什么痕迹都没有了,干干净净,墙上挂着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都擦拭过似的,发着亮。
    中午跟晚上比,这个包间阳光充足,当地习俗,“破五”不走亲戚,出门的也就少了,今天这个酒店就相对安静。李锋芒坐下突然想,昨晚那个财政局局长王刚不是说来敬酒吗,后来也没来,好像李江也没出去。
    觉着这想法太多余,李江也说了他跟老爷子不对付,但接连两顿饭在一个包间吃,昨晚的场景不由就进入脑海。李锋芒看盖镇长安排好酒菜坐下,就是昨晚刘为民坐的地方,猛然又想起昨晚回靠山镇路上,刘为民含糊的一句话:在李江这个事情上,我给了你面子但我不好交代。
    那会酒正上劲,再加上摩托车开得快,坐在后座耳边冷风嗖嗖,他就没在意,现在想“给谁交代”,刘为民说这话啥意思?
    李锋芒不是职业病,这个怀疑是有道理的。
    事实真相就是刘为民被李江踢了后,王刚就在旁边一个饭店吃饭,亲眼目睹了这个场景。事情发生后,刘为民拍拍身上的脚印有些气愤,但李江转身就走了,他也没想不依不饶,毕竟是自己摩托车没上牌子,这一脚换来不当场扣车,他还稍有庆幸,当他忍气吞声骑上摩托车准备要走的时候王刚叫住了他。
    刘为民认出来王刚,县城也不大,这个财政局局长是红人,但王大局长应该不认识自己啊,他正琢磨,王刚开了口:你明天一早到财政局找我下,我是王刚。
    以为是业务上的核实或者其他,刘为民没想到是李江执法这个事,第二天去了后,王刚先问了他在哪儿上班,然后很直接:你要告他,刚提了个副队长就打人,这还了得。
    刘为民说算了,我一个小老百姓,告也告不下人家。
    王刚递给他一根烟:要告!告不下也要告!告他个灰头灰脸就行,这李家在县里张狂的快装不下了。我跟你们胡凯局长熟悉,这个事后我帮你给他说说,想办法把你调到农业局机关。
    这是个诱人的条件,从二级局到一级局机关,刘为民想都不敢想的事,他知道在一级局机关熬几年肯定会提拔,位置多机会多。
    一口恶气确实也没地方出,又有好处,刘为民就开始折腾,腊月里没“尽兴”,准备正月上班直接去临江市公安局接着闹,但李锋芒莫名其妙就参与了进来,两件事权衡,王刚答应调动也不一定有谱,于是刘为民放弃了继续折腾李江,但他想不出怎么给王大局长交代。
    没想到这个事情这么复杂,当晚李锋芒回到靠山镇找刘为民了解清楚后,看着县城的方向,突然就觉着一个记者实在是不该参与太多,但这前前后后的事情搅和在一起,他已经没办法摘剥清楚。
    回到省城他也把这些跟李甫聊了聊,李甫叹口气说记者也是人,我也当过多年记者,但说实话,我刚开始离你现在差多了。只要有底线,有正义感,掺和也好,搅和也好,为了“铁肩担道义”的“道义”,总没错。暗访的时候,我们记者不也是有各种身份,甚至是“骗”,最多的是委曲求全,只要这个“全”是老百姓,一定对。
    从后山拍完照片回来的这个中午,李锋芒还是一门心思琢磨采访,李主席也就端着杯子意思了一下,大家也就跟着意思了几杯,在这个包间的十个人,一瓶酒都没喝完。
    饭后李锋芒去了趟林业局,那位副局长把这片林子的相关材料给了他,然后说李记者真能把这片林子发到报纸上,我们就好开展工作了。李锋芒赶紧嘱咐,又不能明说:局长,这个事情一定要先保密,我是想弄个独家,如果人们都吵吵上了,估计《临江日报》就来了。
    怕听不明白,李锋芒笑着又开了个玩笑:毕竟咱是副局长,局长要是知道阻拦下来,不都是麻烦嘛。
    这位副局长说局长过完年就到龄了,没事。李锋芒说那咱就保密到他退下来,到时候把您在稿子里多写几句,您接局长位置不就水到渠成?
    李锋芒之所以这么谨慎是怕盖子文知道,在席间他就直接问了那位盖镇长:您是我的父母官,您也姓盖,是不是跟盖总一家子啊?
    问完他指外面,就是说这个酒店的主人盖青山,盖镇长笑了笑说老祖宗也许是一家,但靠山镇一多半人都姓盖,他好像是母亲改嫁带过来的,后改的姓,也就是说,我们连一丁点血缘关系都没有。
    问得还是太突兀,李主席意味深长看了李锋芒一眼,随即笑着圆场:你也姓李,咱们有没有关系啊?
    李锋芒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太敏感也太直接,就笑着端起一大杯酒:我跟李江亲如兄弟,您就是我的亲长辈,“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嘛。敬叔叔,我干了!
    饭后领导们依次上车离开,李江说要值班去单位看看,林业局也不远,李锋芒说你甭管我了,我去林业局喝杯茶。
    跟这个副局长从林业局出来,下午五点左右,李锋芒拿着一堆资料想找个摩的回靠山镇,这位副局长非要请他吃过晚饭再回,推辞不过就说那咱们去吃碗浆水面吧。
    俩人溜达到火车站,也就五点半多点,路上经过几个五交化门市部都大门紧闭,门上贴着的条子上说明正月初八开门。
    刚点了面坐下,李江电话进来:你在哪儿?照片洗出来了,我爸挑选了二十张。我给你拿过去。
    李锋芒说刚在“老孙家浆水面”坐下,李江马上说给我也要一碗,大碗,多浇点浆水卤,十分钟过去。对了,你跟姥爷吹唢呐的照片确实好,我让照相馆放大加框,估计还得半个小时能拿。
    “那就先来吃饭吧,”李锋芒说面我给你点上了,中午我看你就没咋地吃东西。
    毕竟是正月初五,面馆里顾客没有平时那么多,但也基本坐满了,面刚端上来,李江风风火火就进来了,把一个纸袋子递过来:我爸说你挑就是了,怎么发他不过问了。
    很可口,在连续大鱼大肉后,三个人很舒服吃完面出来天已经擦黑,有个小伙子走过来:李队长,车在那边。
    李江对李锋芒说:我不送你了,晚上还有个约,让小毛送你回靠山镇吧,你不是说初八回省城吗,这两天有事打给我,走的时候我去接你。
    李锋芒想了想说明天安排小伙子跟我跑一天吧,有个事情需要跑几个乡镇采访,其他不用。
    李江扭头对小毛说:这两天你就跟着李记者,不要穿协警的衣服了,听李记者安排。
    李锋芒笑了:穿啥都行,你这车上的标志这么明显,我也不暗访,就是核实几个情况。
    车到了靠山镇,说好明天就在这里八点半接,李锋芒就让这个小毛司机回县城了,他说自己在镇子里有些事情处理。不想让车去雕凹村,路不好走,这孩子开车看来时间不长,最主要李江这车又是警灯又是“公安”字样,李锋芒怕深更半夜“吓着”村里人。
    出县城的时候他给刘为民打了传呼,对方回电说就在镇子里,于是约好聊聊,但进了村子问刘为民家,碰到的都说不知道,突然想起刘为民说过村长家在他家前面,再碰到人问村长家,马上就指了方向。
    这是村子靠东的一溜房子,就两个大门楼子显眼,前面是村子家,后面就该是刘为民家了。大铁门上有小门虚掩着,推开进去,一条半大狼狗扑过来把他吓了一跳,好在这狗是拴着的,很快被链子拽立起身,呲着牙继续凶。
    听到狗叫,刘为民从屋里出来先开了院子里的灯,再问“是李锋芒吧?”,听到答应马上就大声呵骂了狗两句,疾步迎到门口先踢了狗一脚,狼狗惨叫一声钻回了自己窝。
    相跟着往里走,刘为民问李锋芒:吃过饭没?我们正在吃饭呢。
    照实说吃了,在县城吃的浆水面,李锋芒借着院子里微弱的灯光很快看了一圈,很普通的一个农家院落,三间正房,两间东房接着大宅门楼,西面搭了个棚子,南墙就是村长家的屋子后墙,基本可以判断是个二层的楼房。
    有了第一印象:除了门楼子跟前面的村长家差不多,其余的房子估计就没法比较,这是硬撑的一家人,高大的门楼要配高大的房子才不至于这样别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