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十八章钱柜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七十八章钱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听到王梓的反驳,吕大临突然展颜笑道:“请王郎恕我方才孟浪之罪,王郎以梓酒等工商业活我陕西子弟无数,吕某在这里谢过了!”
    突然的转折让王梓有些无言以对,明明一副老学究模样,开起笑话来是真心让人觉得冷。
    文彦博和二程的关系非常好,文彦博甚至可以称为是二程的贵人。
    如今二程在洛阳讲学的书院就是文彦博直接捐赠了千亩地的庄园而成,是以双方同气连枝。
    王梓已经是文彦博认可的人,那么程门弟子总要给文彦博一点面子。
    吕大临是二程的弟子,同时也是陕西蓝田子弟。蓝田吕氏和王梓是有联系的,双方是合作关系。
    再怎么着,吕大临也不能给王梓拆台。事实上,吕大临先抑后扬,确实没给王梓拆台。
    是以王梓心有余悸的道:“吕兄说话真让人心惊肉跳,不过这程门四大才子确实有眼光!”
    游酢笑道:“战阵之上生擒木征阿里骨,出使青唐力挫青谊结鬼章和梁乙浦的王郎也会心惊肉跳吗?”
    游酢是游师雄二子,游师雄是张载弟子,京兆府武功人,慷慨豪迈,有志事功,熟悉边务,如今是德顺军的判官。
    关学与洛学相互沟通同气连枝,在学术上颇有近同之处,而且张载和二程表叔侄关系。
    张载近来年事已老,而且疾病缠身,已经极少教育弟子。而且张载的弟子们大多已经考取了进士,不似二程这边都是后起之秀。
    是以游师雄没有将游酢留在横渠书院,而是送到了朝气蓬勃的鸣皋书院。
    作为西北之地的核心,游酢自然知道王梓的所作所为,是以道:“王郎在熙河的士农工商四策我皆有耳闻,家父也在信中言熙河虽为王学士所取,但却为王郎而安。王郎可安异族林立的熙河,那么二十年后安天下又有何难?”
    这其实就是王梓在熙河招商引资带来的人缘,有了好人缘,自然就有好名声。
    刑恕此时道:“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道、德、仁、义、礼来治天下。王郎言功利多过言礼义,如此天下可治否?”
    王梓回道:“岂不闻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
    这是王安石的执政理念,是王安石对财政的看法,是以刑恕反驳道:“所谓理财不过是敛财而已,观王公新法莫不是敛财害民之举,所谓民不加赋而国用,不过是片面之词!”
    王梓道:“新法确有不妥之处,一为实施过程中官吏不解朝廷之意,盲目执行之故。二为新法本身还存在缺陷,有需要改良之处。”
    刑恕步步紧逼的道:“如此说来,王郎是支持变法喽?”
    在场之人皆是旧党子弟,若是王梓承认自己是变法派,那么自然不是同志。
    王梓道:“我当然支持变法,只是我支持的变法是改良之后的变法!”
    杨时饶有兴趣的问道:“何为改良之后的变法?”
    西北之地对变法虽不赞同,但对变法的反对也没那么强烈,是以程门四大才子对王梓自然也没那么抵触。
    王梓解释道:“如变法之本的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青苗法的本意是利民,诸位家中可能也有放高利贷的,利息多在八分之上,有的甚至是数倍之利。
    试问本来借贷就是家中没有余粮者应急,又哪里能够还上如此重利。
    不过青苗法在推行的过程中简单粗暴,不论用不用,地方官府为了政绩和其中的利润,都一律贷款,强制收息,这就同时损害了两方的利益。
    以我之见,朝廷应成立官商合营的钱柜。钱柜可收取百姓之钱存入,凡存钱之人,按照活期和定期给利。
    也可借贷,根据借贷之人的资质,定借贷的金额和年限。在交易中秉承自愿的原则,绝不能强买强卖!”
    此时的大宋士子绝不是后世明清盛产的书呆子,在思想到处碰撞的变法时期,凡是有些见识的人,对事物都有一定的判断力。
    王梓提出的所谓钱柜并不是无迹可寻,唐朝时期出现的柜坊和飞钱就是王梓所提出的钱柜。
    唐代专营钱币和贵重物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称为柜坊,柜坊又有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名称。
    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金银财物,收取一定的租金,商人需用时,凭帖或信物提取,为最早的银行雏形。
    飞钱是产生于唐宪宗时期的汇兑业务形式。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如今在成都盛行的交子就是飞钱的变种。
    刑恕晒笑道:“王郎真是时刻不忘为商代言,如你所说,钱柜的主体当是商,而不是农!”
    王梓道:“钱柜是为大宋而设,无论士农工商皆可受益。百姓家中虽然余钱不多,但若是只放于家中,那么就无利可图。
    但若是放在钱柜,钱柜自会给予利息。而且无论是青黄不接,还是婚丧嫁娶,百姓都可去钱柜借贷。
    甚至想买了纺织机买头耕牛,都可借贷。这扩大了借贷的范围,更能让百姓受益。
    当然,商人们也可以凭着存款凭信异地取款,减少了铜钱使用的压力。
    而且诸位家中若有能人,当可应聘钱柜掌柜之职,到时候放贷岂不是名正言顺?”
    一句放贷名正言顺让诸人的脸色有些微微发红,事实上,官宦地主家庭都有余粮,是以他们才是放贷的主体。
    若是朝廷设立钱柜,那么地方上的钱柜业务少不了地方乡绅的参与。
    再加上钱柜确实利国利民,是以众人的焦点顿时转移到了钱柜而不是谁是新党谁是旧党的身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