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十九章以文会友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七十九章以文会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王梓的钱柜之说在众人之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刑恕眼看王梓的声望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见长,道:“王郎的钱柜之说甚是新颖,不过想要实施恐怕还有千难万难吧?”
    王梓目光湛湛的道:“任何一个新兴事物的发展,其道路是曲折的。而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是以其前途是光明的。
    犹如孔子周游列国而不得入,儒家的发展也是历经曲折。但儒道乃是人文之道,是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后儒家的发展虽是一直曲折不断,但最终到了我们大宋,儒家之盛可谓前所未有。
    时至今日,儒学已是成百家争鸣之状。在世间万物的发展中,旧的事物会被新的事物所取代。旧的儒学会被新的儒学取代。
    犹如欧阳文公当年一改堆砌华丽内容空洞的西昆体和晦涩难懂生僻险怪的太学体,犹如王相公司马学士科举轻诗赋,重经义。
    这都是世间的发展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若是一味守成,那么大宋就是死水一潭,早晚改朝换代!”
    宋初以来,当时的诗坛流行“整饰典丽”的“西昆体”,文风也随之变得华美、浮浅,极其注重雕琢、讲究声律韵句,内容上关有风花雪月、风雷花木,有种过分追求形式美的流弊。
    有“宋初三先生”之称的国子监直讲石介、孙复、胡瑗力排西昆体,他们主张“复古道”,注重义理,提倡“先经术而后华藻”,以“古道”、“诗颂圣德”来代替西昆体中衰弱的风云草木。
    在他们的教学训育下,诸生逐渐追求复古、矫枉过正,形成了“太学体”的文风。
    嘉佑二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科考被人称为千年龙虎榜,多少大宋风云人物尽出此榜。
    而这榜的主考官正是欧阳修,欧阳修为了痛改当时的文风,下令凡是写作“太学体”者,一概不录。
    他拿着大红笔把所有“太学体”文章从头叉到尾,甚至还残酷淘汰了被誉为“累为国学第一”、仁宗朝“赋律集大成者”的刘几,有些夸张地斥责他“文理纰缪”。
    当年落第的士子们群嘲聚骂,喧闹不休,纷纷围殴主考官欧阳修,还往他家里塞《祭欧阳修文》咒他早死。
    不过仁宗皇帝信任欧阳修,也支持欧阳修的文风改革,是以连刘几也只能化名刘辉再上科场。
    而轻诗赋重经义的科举模式已经开始实施,现在所争者无非是谁的经义为正统。
    王梓出口就是改朝换代,这虽然有些狂悖,但宋不以言获罪,是以也无人指责王梓。
    此时吕大临有些钦佩的道:“文相公以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称王郎可安天下,今日得万事万物新旧交替,知王郎于事极精,令人佩服呀!”
    刑恕一看王梓的名声再起,哈哈一笑道:“王郎之道虽然粗浅倒也深远,确实令人敬佩。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
    “噗,咳咳……”
    刑恕看着被茶呛着的王梓,不禁有些恼怒的道:“王郎可是在笑我诗词不精?”
    王梓一手擦着嘴,一手摆着道:“不是不是,你继续吟,不用管我。”
    刑恕酝酿了一下情绪,吟道:“彩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刑恕的诗词之道与苏轼等大家那是没法比,但在洛阳却是其中翘楚。
    虽然科举改革重经义,但文人以诗会友,诗词之道仍是一种高逼格的品味。
    刚刚赶来的文及甫高声喝道:“这一趟真没白来,刚到就闻得一首佐酒好诗,痛快痛快!”
    文及甫与刑恕相交最是亲厚,凡是刑恕的事就是文及甫的事。文彦博曾因此劝过文及甫,但文及甫却不听,仍是一力襄助刑恕。
    刑恕算是吕大临等人的师兄,吕大临等人自然也要买账。
    在听得了一圈赞扬之后,刑恕道:“我闻王郎在中秋之夜于京兆府以一首水调歌头才惊四座,今番不知可再得仙音?”
    王梓的笑容为之一止,沉吟了一下,道:“诗词之道于国无益,而且我也不善诗词,是以就不献丑了!”
    刑恕不依不挠的道:“都说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莫非王郎想以一首水调歌头孤篇压全宋吗?”
    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确实是千古流传的好词,这么一说王梓颇为惭愧的道:“哪里哪里,只是我真的不善诗词而已!”
    杨时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曲怕是以苏前辈也难得一出,王兄既然有此才华,何不再出一曲供我等洗耳?”
    “就怕一曲明月几时有是不知从何而来,是以王郎才如此露怯啊!”
    王梓本来是真不想再作文抄公,但形势之下,王梓只能再次亮瞎刑恕的狗眼。
    看着金谷园外夕阳西下,王梓轻叹一声,负手而立道:“城上斜阳画角哀,金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数百年,金园柳老不吹绵。纸醉金迷今犹在,黄粱一梦复何言!”
    一首怀古伤今让众人的面子有些挂不住,沉浸在天下无事之中的才子们一时不得言。
    吕大临突然道:“当年吴越忠懿王钱俶之子、西京留守钱惟演厚待欧阳文忠公等青年才俊。
    不但很少让这些年轻文人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公然支持他们饮酒作乐。
    这引起了接任者名臣王曙的不满,当时文忠公还深为不满,直到与范文正公结交后后才知大宋之危,是以才有欧阳文忠!
    今日得见王郎,方知我吕大临不当于金谷园饮酒作乐。今日大宋之危更甚于庆历之时,吕大临是时候出仕了!”
    吕大临自从进士及第之后却一直辞官不就专心经学,以为这才是古圣贤所为。
    但受到王梓的言语刺激之后,方知洛阳的才子圈于天下太小,是以决然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