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章 烧窑师傅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十章 烧窑师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动。
    ——罗曼·罗兰
    砖,是建筑业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建筑质量越高,用砖也越讲究。砖的种类很多,有空心砖、实心砖、多孔砖、水泥砖、瓷砖、墙面砖、地砖、耐火砖、灰沙砖等等,数也数不清。
    我说的砖指的是传统的黏土实心砖——青砖或红砖。实心砖规格也很多,有大方楞、小方楞、八五砖、九五砖、坟砖、正四寸、小四寸、薄砖等等。凡砖都要经过制坯、干燥、烧制的过程,才成为建筑用砖。烧红砖比较简单,可以放在轮窑里烧,只要烧到一定的火候,停火冷却就好了。烧青砖技术要求就高了,不仅要准确地达到火候,而且烧好之后还要焖窑,在不漏气的情况下任其逐步冷却。上好的青砖青灰色、不变形,轻轻敲击发出金属声响;如果青砖里头有红砖,或者黑咕隆咚敲打没声音的那就是没烧熟。青瓦也属于实心砖一类,要用上好的黏土制坯,工艺比较繁琐。先要制成圆筒形的坯,称为瓦筒;干燥后剖成四片才成为瓦坯。大概“瓦解”二字就来源于形容剖瓦筒的过程吧。复瓦弓背仰瓦成槽,巧妙地组成瓦楞、屋脊,遮风挡雨。
    烧砖术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我未查阅资料。不过,按照我的设想,古代先民曾经用泥土、石块垒墙,用树枝茅草盖屋。几经风雨,坭墙会被风雨冲刷倒塌,频频需要重新建造,十分麻烦。偶然的机会房子被火烧了,或者野火烧山,发现过火的泥土水浸不化,敲之难碎。于是先民们终于懂得用黏土制砖,或者用黏土捏成各种形状、各种用途的器具,放在火上烧一烧,就能长久使用。由此产生制陶业,烧砖也就开始了。
    砖、陶、瓷的原料都来自黏土。制砖是粗放型的,对原料要求不高,任何黏土都可制砖。制陶的原料要讲究一些,必须选用既黏又耐高温的漂洗型黏土或者紫沙黏土,原料的提炼过程与制作工艺比制砖进了一大步。制瓷的要求就更高了,其原料来自高纯度的、高硅酸含量的高岭土,还要经过多次黏磨、过滤、沉淀,再按照配方加入许多金属矿物配料,聚合、浓缩而成。由此推论,制砖、烧砖的年代一定早于陶与瓷。
    专业烧砖起源于何时?因为没有看过考古资料,无法详述。但是读《左传》,有昭公二十六年“射之中盾瓦”之句。说明公元前三百年已经有瓦,砖会更早于此。这样看来,史书记载的“秦砖汉瓦”,应当理解为秦朝的砖和汉朝的瓦是兴盛时期,质量上乘、很有名气。而不是说秦朝发明砖、汉朝才有瓦。
    传说砖瓦业祖师叫“大魔”。这个大魔与公元前五十年从印度来到中国传教的大魔和尚,是否是一个人呢?史书记载这个和尚在贵州、四川传教生活了较长时间。后来又从内地到滨海传教,兴许就是他把内地的烧砖技术传到东海之滨吧。
    现代烧砖技术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就温州地区而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大都是仰口的小土窑,六十年代有围窑、煤窑、轮窑;八十年代发明转盘窑,一次点火可以不断进坯不断出砖。九十年代发明蒸制灰沙砖,不需要黏土作原料。现在,一种高强度的空心墙体新材料又已问世,替代黏土实心砖。因为黏土实心砖需要大量的泥土作原料,损耗土地资源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所以许多人在挖空心思地寻找替代建筑材料。是否可以预期,有朝一日黏土实心砖的烧窑将会宣告结束?
    我会做砖做瓦,我烧过仰口土窑,更烧过煤窑,当过十年烧窑师傅。所以我很想说一说烧窑的事,并且把它记述下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