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102章 林修的真实身份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102章 林修的真实身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詹统领放心。”
    菡萏立刻肃容应下,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此事奴婢记下了,定会一字不漏,即刻回禀娘娘!多谢詹统领告知!”
    她深知事关重大,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往钟粹宫走去。
    詹巍然看着菡萏匆匆离去的背影,心头那块巨石才终于落下。
    剩下的,只能看宸贵妃娘娘如何定夺了。
    “娘娘……”
    菡萏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回到了钟粹宫,气息微喘。
    她也顾不上平复,立刻屏退左右,将詹巍然的话原原本本,禀报给了正在批阅宫务的沈知......
    宫中虽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岭南、江南之乱虽被迅速平定,但赵宸新政推行依旧举步维艰。旧臣多持观望态度,朝堂之上,每有新令颁布,总有大臣以“祖制难违”为由反对,致使政令难以贯彻。柳如烟深知,若不尽快树立新帝威信,朝局恐将再度动荡。
    这一日,御书房内,赵宸与几位心腹重臣议事,气氛凝重。兵部尚书王允上奏道:“陛下,岭南、江南虽已平定,然各地藩王仍拥兵自重,若不加以节制,恐怕后患无穷。”
    赵宸眉头紧锁,沉声道:“朕已有削减藩权之意,然诸王皆称忠于朝廷,若贸然削权,恐激其反叛。”
    王允拱手道:“依臣之见,可先收其兵权,再逐步削弱其势力。如此,既不至于激起大乱,亦能稳固皇权。”
    赵宸尚未开口,一旁的户部尚书李敬之却摇头道:“此举过于激进,恐引得众王联手对抗,届时局势更难收拾。”
    殿中一时陷入沉默。
    柳如烟在帘后静听良久,终于缓步而出,神色从容:“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然如今之势,已不容拖延。陛下登基之初,便曾许诺要革除弊政,若此时退缩,岂非失信于天下?”
    众人皆是一怔,赵宸抬眸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柳如烟继续道:“若欲削藩,不可强攻,当以柔克刚。可先设‘巡抚使’一职,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员巡视各藩地,监督赋税、军务,使其权力逐渐收回中央。同时,可借此次岭南之乱为契机,宣布凡属藩王私兵者,皆需裁撤,归入朝廷统辖。”
    此言一出,王允眼前一亮,连连点头:“娘娘所言极是!此举既能削弱藩王实力,又不致引发大规模冲突,实乃上策。”
    赵宸沉思片刻,终是颔首:“好,就依皇后所言。传旨下去,设立巡抚使,优先派驻岭南、江南两地,逐步推进至其余藩地。”
    众臣齐声应命,一场关乎国运的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
    然而,就在新政逐步推行之际,宫中却传出一则惊人消息??废太子赵曜之子赵昱,竟在冷宫之中病逝。
    此事一经传出,民间哗然,更有流言四起,称赵昱死因蹊跷,疑有人下毒灭口。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怀疑,此事乃皇帝授意,为的是彻底断绝旧太子一脉复辟的可能。
    赵宸得知此事后,脸色阴沉,怒斥太医署:“赵昱虽为废皇子,然毕竟是皇家血脉,怎会突然暴毙?你们如何解释?”
    太医令战战兢兢跪地叩首:“回陛下,赵昱近来确实偶有发热咳嗽之症,臣等已尽力医治,奈何病情恶化过快……”
    赵宸冷笑一声:“一句病情恶化便可搪塞过去?你可知,此事已引起民间骚动,百姓皆以为朕残害宗亲!”说罢,他拂袖而去,留下满殿惶恐的大臣。
    柳如烟闻讯后,立刻召见青鸢,低声道:“查,彻查此事。赵昱年纪尚幼,怎会突然病亡?我怀疑,有人故意制造混乱,意图动摇民心。”
    青鸢领命而去,数日后带回一封密报??原来,赵昱并非自然病亡,而是被人用一种名为“牵丝草”的慢性毒药所杀。此毒无色无味,初期症状与普通风寒无异,待毒性发作时,已无可救药。
    更令人震惊的是,此毒乃是宫中药库流出,而掌管药库的太监,竟是淑妃的亲信!
    柳如烟心头一震,立即召见淑妃。
    淑妃再次前来凤仪殿,神情却比上次更加紧张。她跪地行礼后,柳如烟并未让她起身,只淡淡问道:“赵昱之事,你可知晓?”
    淑妃面色骤变,连忙叩首:“娘娘明鉴,臣妾对此事毫不知情!”
    柳如烟目光微冷,缓缓道:“你的亲信太监,从药库取走牵丝草,而后赵昱便离奇身亡。你说,此事与你无关?”
    淑妃惊慌失措,连忙辩解:“娘娘,臣妾从未指使任何人下毒,也从未想过要害赵昱!那太监擅作主张,臣妾实在不知情啊!”
    柳如烟盯着她许久,才缓缓道:“你若真无辜,为何不早些揭发此人?你明明知道他在做什么,却选择沉默,这便是你的罪。”
    淑妃浑身颤抖,泪水滑落:“娘娘饶命!臣妾只是想借赵昱之事,试探陛下是否会念及旧情,未曾想那人竟敢私自下毒……臣妾愿承担一切后果,请娘娘赐臣妾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柳如烟沉默片刻,最终道:“你即日起禁足于宫中,不得外出一步。至于那个太监……处死。”
    淑妃连连叩首:“谢娘娘恩典!谢娘娘恩典!”
    待她退下后,青鸢低声问道:“娘娘,您为何不借此机会彻底铲除她?她毕竟曾向您示好,但如今看来,不过是另有所图罢了。”
    柳如烟轻叹一声:“她虽有过错,但终究未亲自下手,且也算立过功。若此刻处置太过严厉,反倒显得我容不下人,反而不利。”
    青鸢点头称是。
    ---
    赵昱之死虽经调查后得以澄清,但民间仍有流言不断。柳如烟意识到,仅靠调查真相已无法完全平息舆论,唯有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方能真正稳定局势。
    于是,她建议赵宸下旨,追封赵昱为“安陵郡王”,并举行隆重葬礼,昭告天下,以此安抚人心。
    赵宸采纳她的建议,下令厚葬赵昱,并亲自前往祭奠,以表哀悼之情。
    此举果然奏效,民间风波渐渐平息,百姓对新帝的信任也逐步恢复。
    与此同时,巡抚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地方藩王的权力被逐步削弱,朝政渐趋清明。
    一年之后,赵宸正式颁布新政,全面整顿吏治、减税赈灾、兴修水利,国力日渐强盛。
    而柳如烟,也在朝堂与后宫之间游刃有余,成为赵宸最坚实的后盾。
    某夜,两人独坐御花园,夜风轻拂,星光璀璨。
    赵宸握着她的手,轻声道:“如烟,这些年,辛苦你了。”
    柳如烟微微一笑,靠在他肩头:“只要你安稳,我便安心。”
    赵宸低头看着她,眼中尽是温柔:“以后的日子,我会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再无人敢欺你半分。”
    柳如烟轻轻摇头:“我不求荣华,只愿与你共度此生,护你江山,守你社稷。”
    赵宸将她揽入怀中,低声道:“有你在我身边,我便无所畏惧。”
    夜色深沉,灯火阑珊,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紧紧相依,宛如一幅画卷,诉说着属于他们的传奇。
    而在这片广袤的江山之上,新的时代,已然悄然开启。
    赵宸登基后,朝局并未如众人所料那般风平浪静。新帝初立,根基未稳,旧臣观望,新政推行举步维艰。柳如烟虽已正位中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但她的责任也愈发沉重。
    她深知,自己不仅仅是一个皇后,更是赵宸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幕后操盘手。前朝的纷争尚未平息,各地藩王蠢蠢欲动,朝中仍有旧势力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荡。
    这日,赵宸在御书房召见重臣议事,柳如烟则于凤仪殿接见六宫嫔妃。自从贵妃倒台后,后宫之中再无人能与她抗衡,但她仍不敢掉以轻心。毕竟,皇帝身边的女人从来不止一个,而她们背后往往牵连着各自的家族势力。
    “娘娘。”青鸢低声禀报,“方才传来消息,岭南节度使陈景行秘密调兵,似有异动。”
    柳如烟神色微凝,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思索片刻后道:“此事不可声张,立刻派人前往岭南查探虚实。”
    青鸢点头应命,正欲退下,忽听外头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一名宫女匆匆入殿,跪地禀报:“启禀娘娘,淑妃娘娘求见,言有要事相告。”
    柳如烟微微挑眉。淑妃乃世家出身,素来低调,从不参与宫斗,今日突然求见,必有缘故。
    “让她进来。”柳如烟淡声道。
    不多时,淑妃身着素衣缓步入殿,神色凝重。她向柳如烟行礼后,低声道:“娘娘,臣妾近日听闻一件秘事,恐对陛下不利,特来禀报。”
    柳如烟示意她起身,问道:“何事?”
    淑妃压低声音:“岭南节度使陈景行,与江南漕运总督李崇文私通书信,密谋拥立先太子赵曜之子赵昱为帝。”
    此言一出,柳如烟心头一震。赵昱乃废太子赵曜之子,年仅八岁,如今被幽禁于冷宫之中,若有人借他之名起兵,确实容易煽动人心。
    她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淡淡道:“你可有证据?”
    淑妃迟疑片刻,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递上:“这是臣妾兄长从岭南潜伏之人送来的密信,请娘娘过目。”
    柳如烟接过信仔细阅览,果然字里行间提及“另择贤君”、“清君侧”等字样,确有谋逆之意。
    她将信收起,看向淑妃,目光锐利:“你为何将此事告知本宫?”
    淑妃低头道:“臣妾虽出身门阀,却从未参与党争。此次之事,若真成,恐怕天下大乱,百姓遭殃。臣妾不愿坐视不理。”
    柳如烟沉吟片刻,缓缓点头:“你做得很好。此事暂且保密,待我与陛下商议后再作定夺。”
    淑妃躬身告退后,柳如烟立即命青鸢传话,请赵宸速归凤仪殿。
    ---
    夜色渐深,赵宸披甲归来,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他刚踏入凤仪殿,便察觉到气氛不对。
    “发生何事?”他皱眉问道。
    柳如烟将密信交予他手中,待他看完,才缓缓开口:“岭南、江南两地节度使已有异动,若不及早应对,恐怕会酿成大祸。”
    赵宸神色凝重,握紧拳头:“朕即位之初,便已下令削减地方兵权,他们竟敢如此大胆!”
    柳如烟冷静分析:“他们或许早已不满新政,趁你根基未稳之际,意图反扑。若任其发展,不出三月,恐怕会有更多藩王响应。”
    赵宸沉思良久,终是抬头道:“你有何建议?”
    柳如烟道:“第一,立即召回岭南、江南两路巡按御史,彻查二人罪证;第二,调遣京畿卫军加强京城防务,以防万一;第三,对外宣称你要亲自巡视江南,诱使他们提前行动。”
    赵宸闻言眼前一亮:“妙计!这样一来,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
    柳如烟微微一笑:“正是如此。”
    赵宸握住她的手,语气郑重:“有你在,朕才能安心。”
    柳如烟抬眸看他,眼中满是坚定:“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护你周全。”
    ---
    数日后,赵宸正式下旨,宣布将于来年春日亲临江南巡视民情,并命楚怀瑾随行,负责安全事宜。
    与此同时,柳如烟暗中派遣密探深入岭南、江南两地,搜集陈景行与李崇文勾结的证据。短短半月内,已有数十份密报送达东宫,皆指二人图谋不轨。
    赵宸借此机会,果断下令缉拿两人,抄没家产,并派兵围剿其麾下兵马。岭南、江南之乱迅速平定,叛乱尚未爆发便已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消息传回京城,百官震动,纷纷称颂新帝英明神武,震慑宵小。而柳如烟的名字,也在民间悄然流传??世人皆知,这位皇后不仅貌美聪慧,更是一位真正能助君王稳固江山的巾帼女子。
    宫中风平浪静,仿佛一切归于平静。然而,柳如烟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因为她明白,权力之争,永无止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